候學煜

候學煜,1912年4月2日出生於和縣歷陽鎮,畢業於金陵大學,成為我國植物學奠基人之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兼職教授。

候學煜(1912——1991),和縣歷陽鎮人。畢業於金陵大學,1945年留學美國,1947年獲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碩士學位,1949年獲博士學位。1950年回國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工作,成為我國植物學奠基人之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兼職教授。中科院學部委員(院士),全國人大、政協常委。1991年4月1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79歲。
候學煜,1912年4月2日出生於和縣歷陽鎮,1925年考入蕪湖私立萃文中學,後轉入陶行知兼任校長的南京安徽中學。陶行知的“行以求知知更行”思想,成了後來他從事科學活動的指導思想。1928年入南京金陵中學高中,畢業後直升金陵大學化學系,半年後入南京中央大學化學系。在將要讀完一年級時,父親病逝,經濟難以維繫,輟學回鄉在和縣中學任教。1934年他復學由化學系轉入農學系,1937年畢業獲學士學位,入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研究室,歷任練習員、調查員、研究員。1945年考取中華農學會的留美獎學金研究生,1947年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獲碩士學位,1949年4月獲博士學位,期間兼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
1950年1月,候學煜回國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任研究員。他是我國植物生態學奠基人之一,並創建了我國第一個植物生態研究所,擔任主任33年,還先後兼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校的植物地理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治沙隊副隊長、農業研究委員會副主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他還先後擔任中國自然資源研究會理事長和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協委員、中國生態學會副理事長、《植物生態學與地植學學報》主編,1951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8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被選為六屆全國人大代表、常委會委員,七屆全國政協委員、常委。
候學煜曾多次出席國際性會議,如1956年在巴黎召開的第六屆國際土壤學會、1981年在悉尼召開的第13屆國際植物學會、1981年在肯亞奈洛比召開的世界環境保護會、1986年在美國召開的第五屆國際生態學會等。除在國內各省進行植被、土壤考察外,對亞洲、北美、澳大利亞、歐洲、非洲的植被、土壤也作了大量的考察。在從業的50多年裡,候學煜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科研成果,出版專著10餘部,論文與植被圖300餘篇(冊),成為編制中國植被圖的創始人。他的著作《中國境內酸性土、鈣質土和鹽鹼土指示植物》獲全國科學大會重大成果獎(1978)、《什麼是生態系統和什麼是生態平衡》獲中國科協新長征科普作品二等獎(1980)、《中國植物地理及優勢植物化學成分》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三等獎(1986)、《中國自然環境及其他地域分異的綜合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987)、《中國植被》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987)、《生態學與大農業發展》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1988)、《中國植被圖(1:400萬)》和《中國植被圖(1:1400萬)》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1989),1989年獲中國科學院學問委員榮譽獎章。
候學煜通過長期研究農業生態,大力提倡保持生態平穩,全面發展大農業。他對生態系統平衡有自己的獨特看法:首先從類型觀點看,他贊同森林、草原、農田、水域等應分別視為生態系統;同時還要從地區觀點出發,主張一個地區的山、水、林、田、路、村是相互聯繫的,即農、林、牧、副、漁也是一個生態系統。這就是他提出“大農業”的理論基礎,也是近年來許多人提倡生態農業的主要依據。其次認為在自然界生態系統中,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靜態平衡。他主張一個生態系統從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只有在保持生態平衡的基礎上,才能達到最佳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認為保持生態平衡就是人類套用生態學原理來維護、管理、調節和控制生態系統中的結構和功能;除無人區上,自然界中根本不存在受人類活動影響的生態系統,只是受人工影響的輕重程度不同而已。總之,候學煜根據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原理以及我國農業生產的特點,提出了大農業生態原理,是對生態農林業全面深入發展理論的闡明與最佳化的模式。這不僅為我國生態大農業的發展提出了正確的指導思想與實施方案,對農業生產的穩定、持續發展和改善環境具有重要意義,並且是對現代生態學的重要貢獻。
作為一名生態學家,候學煜十分關心祖國的經濟建設,曾向中共中央提出西北發展農業的意見,特別提出防護林的營造應注意土壤環境的變化,要因地制宜。從1984年起,他在調查農業植被的同時,重視環境保護和工業污染的防治問題,先後調查了柳州市工業和生活污水排入柳江河,包頭鋼鐵廠的氟污染,蘇南鄉鎮企業的污染,黑龍江齊齊哈爾、佳木斯和大慶等工業的污染,北京市的環境污染,山東維坊市郊區農村的污染,四川和福建沿海的環境污染,安徽巢湖的污染等,寫出的調查報告都受到了重視。
候學煜是一名很有成就的科學家,又是一名出色的科學工作者。他意志堅強,富於奮鬥精神,對人真誠,直言不諱,勇於提出自己的意見。他重視實踐,愛惜時間,身體力行,獨立思考,從不盲從,工作認真負責,孜孜不倦。他在幾十年的科研和教學工作中,誨人不倦,為我國培養了大批植物生態學與地植物學科研和教學人才,其中不少已是學科帶頭人和知名科學家、教授。1991年4月16日,候學煜教授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79歲。《人民日報》發表《深切懷念候學煜同志》的悼念文章這樣寫道:“候學煜同志不幸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傑出的愛國者,一位卓越的科學家,一位對中國科學事業尤其對環境保護事業充滿熱情的活動家,這是中國的科學界的一大損失。”“我們唯有加倍努力,多做工作,才能不辜負老一輩革命家和科學家的厚望,無愧於我們為之共同奮鬥的偉大事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