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米壽星

倒米壽星

廣州人對一些好心做壞事的人稱之為“倒米壽星”。

來歷

在五十年代尾、六十年代初,廣州的僑眷很多有從香港寄回的“壽星公煉奶”,喝完煉奶後將個“噹噹嘜”面蓋用開罐器去掉,再用錘把切口敲平伏,用來做“米嘜”(也有人叫米星),以計量每餐用米量,通常口語有“量三嘜米”或“嘜半米”,一嘜米通常可煮3--4碗飯。

壽星公本來是美好的形象,卻被用來司倒米之職。於是那時的廣州人對一些好心做壞事的人稱之為“倒米壽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