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前羊鍋節

倉前羊鍋節

倉前羊鍋節是農家食文化的節日

概況

掏羊鍋”在倉前已有100多年的歷史。過去,倉前葛巷村有許多農戶專門從事活羊收購、羊肉屠賣的活兒。羊肉賣完,羊頭、羊腳、“肚裡貨”(內臟)之類的雜碎只能自已留著吃。自家吃不完,往往邀請隔壁鄰居、親戚朋友,一桌人邊吃酒,邊敘家常,邊從鍋里掏著吃。羊鍋中有羊腸、羊肚、羊頭肉、羊心、羊肝、羊腎、羊腳等,掏啊掏啊掏,掏上來什麼吃什麼。當羊雜水淋淋香噴噴辣乎乎地出鍋的時候,具有味蕾和視覺的強烈享受。傳統的“掏羊鍋”,用的是木鍋,水是井水,羊雜落鍋後要被壓上石頭悶熬2個多小時,高湯裡面加入茴香、桂皮、老薑、黃酒等佐料,比例都是有講究的。這一習俗由此延續下來,“掏羊鍋”也成了倉前一道獨特的“農家食文化”。

倉前羊鍋節倉前羊鍋節

“掏羊鍋”這道農家傳統美食,原先只是倉前葛巷村幾戶農家單家獨戶的“小打小鬧”式經營。2006年,倉前鎮政府舉辦了“太炎故里·首屆倉前羊鍋節”,讓廣大民間燒羊鍋的高手們,以“羊鍋一條街”的形式同台展示手藝,並結合其它文化藝術形式,開展“倉前羊鍋節”,大獲成功。短短三天時間,“掏羊鍋”營業額就達到了350萬元。2007年舉辦的第二屆羊鍋節,僅一周時間,遊客達30多萬人次,每天平均有4.5萬人次左右,“掏羊鍋”營業額飆升到1500萬元。此外,倉前鎮政府還專門蒐集整理了“乾隆皇帝掏羊鍋”等多個有關“掏羊鍋”的民間傳說和故事,創編了小品《乾隆陶羊鍋》和舞蹈《羊鍋樂》等文藝節目,增添了“羊鍋節”的文化內涵。眾多外國客商被“掏羊鍋”吸引,慕名前來,贊聲連連。省、市乃至全國性多家媒體和中央電視台,對倉前羊鍋節作了全方位的宣傳,打響了倉前“掏羊鍋”這塊百年美食品牌。短短兩年內,“掏羊鍋”遍及了全鎮各地,“金沙灘”、“創意休閒農莊”、“怡和四季休閒美食”、“倉前耕讀人家”等已頗具名聲;文一西路兩邊的“掏羊鍋”農家樂,成為一道獨特的飲食風景線。

掏羊鍋

所謂掏羊鍋,底下是個普通鐵鍋,直徑大約50厘米,有趣的是,鐵鍋上罩了個兩頭空的木桶,高80厘米,一般羊肉、羊肚、羊腳、羊腸、羊雜碎、羊湯要裝滿到木桶頂上,師傅們則拿著長柄大勺掏鍋盛碗上桌。

羊鍋傳說

它的來歷,有一種說法是和乾隆有關。乾隆下江南,游至倉前龍泉寺,飢餓難耐。遇上倉前街上賣羊肉的羊老三,羊老三好客,何況見這幾位客人氣宇軒昂,熱情地請他們到家裡吃飯,沒想到家裡老婆沒準備什麼好菜蔬,情急之下,羊老三隻好“掏羊鍋”。

原來,倉前賣羊肉的,長年用一隻鍋子燒制羊肉,半爿半爿羊放在鍋里燒,這鍋老湯不用起底,一直用。時間一長,總有羊雜碎遺落在鍋里。若把那些羊肚、羊腳、羊腸、羊雜碎掏起來吃吃,味道相當鮮美的。羊老三情急之下,就用上了這一招。

果然,乾隆吃得心滿意足,銀兩付得足足的。羊老三隻道是碰上了慷慨富商。不料一個月後,知縣敲鑼打鼓,送來了乾隆回京後御書的“羊老三羊鍋”牌匾,再賞三百兩白銀。自此,大家都來嘗“御羊鍋”,羊老三就發了“羊財”,而倉前掏羊鍋,也就上了名堂。

羊鍋村地理位置

倉前羊鍋村坐落在國學大師章太炎故里—倉前鎮葛巷村。葛巷村位於杭州市西郊,東臨舉世聞名的西溪濕地,溪邊毗鄰餘杭組團中心餘杭古鎮,不僅是餘杭區創新高教所在地,更處在整個杭州西部的開發前沿。沿著文一西路一路向西,少了想像中的顛簸,平坦寬闊的大馬路延伸至村口,展現在眼前的全然是一座美麗的生態花園。嫩綠整齊的草坪,修剪精細的苗木,花紅柳綠,鳥語花香,處處透露著閒適安逸的氣息,羊鍋村的村民們每逢遊客都會喜笑顏開的跟遊客談天說地,盛開的鮮花映襯著質樸的笑臉,宛如一幅精美和諧的油畫,真是此地鮮花別樣紅。難怪有人說倉前有個"梅家塢",說的正是葛巷村。

羊鍋村線路

羊鍋村線路羊鍋村線路

公車:杭州古盪公車站乘車直達倉前,或公交346、K506路至餘杭鎮,然後轉車到倉前鎮。

自駕車:古墩路至倉前鎮,約15分鐘車程。

羊鍋節公交專線:黃龍旅遊集散中心-古盪-古盪新村-康樂新村-駱家莊-蔣村公交中心站-文一西路花蔣路口-浙江理工大學科藝學院-倉前羊鍋村村口

黃龍旅遊集散中心9:30-20:00倉前10:30-21:30。每人次2元

蔣村公交中心站-文一西路花蔣路口-浙江理工大學科藝學院-倉前羊鍋村村口

蔣村公交中心站9:30-21:00、倉前10:00-21:30。每人次2元

綠汀路文一路口-陸家橋北-陸家橋南-羊鍋村停車場

9:30-21:30。每人次1元

羊鍋店分布圖

羊鍋店分布圖羊鍋店分布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