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回答是否定的,前面所說的這種信差不是鏢局的鏢師,所送的信件也不是私人函件,而是吃皇糧的官差送的官方文書。
其實驛站這樣的郵路耗資是極其巨大的,按照平均計算一封信件要花掉將近二三百兩銀子的郵遞系統,連朝廷都感到是一種沉重的負擔,自然和富賈商人無緣,更別說普通老百姓了。因此,在中國的古代是根本沒有什麼郵路可言的,富人商家和親人通信,最多也是順便捎帶,窮人則是除非親自前往,不可能會有信件來往的。
到了明末清初,隨著鏢局的產生,普通老百姓親人之間的通信成為一種可能。朝廷、將軍、總督、都統、巡撫發信件照舊使用驛站的八百里快騎,就像楊貴妃愛吃荔枝,從廣州往長安用八百里快騎送荔枝一樣,累死多少馬,花多少銀子不關她事,只要能達到目的就成,反正花的銀子都是國庫里的。而富賈商人和普通老百姓卻找到了一條省錢省心的郵路,那就是鏢局。根據路途的遠近,花上一二兩銀子,讓鏢局帶捎,既便宜又保險,就能實現和家人親人的互通信件,達到交流的效果。
當然,信鏢在為他人服務的同時,也很好地為鏢局自身起到了一定的通信作用。大型鏢局的鏢路遍布大半箇中國,在郵政、電信沒有創辦之前,不只是商人、老百姓,就連鏢局的總號、分號和外櫃之間的聯繫,也全靠走鏢時帶信。但是一旦遇到十萬火急的事情,他們不可能像現在打個電話,搞個特快專遞,或者直接坐飛機前往,這是他們做夢也不會想到的事情。
為了解決緊急的通信聯絡,許多的大中型鏢局開始動腦子馴養鏢鴿。鏢鴿也是信鴿,但是由於是鏢局馴養的,所以普遍被人們稱做鏢鴿。鏢局的鏢師出發時都會帶上鏢鴿,平安到達後就會放飛回來報平安,在鏢路上出了意外,也會放出鏢鴿進行聯絡請求救援。王公貴族,富賈商人看到鏢局的鏢鴿如此神奇,一邊競相購買,一邊利用它們千里傳書。普通老百姓自然沒有閒錢和雅興飼養,依然依靠鏢局捎帶或者通過鏢局的鏢鴿傳書。
進入20世紀以後,清政府的新政實施以後,郵政興辦起來,信鏢從此退出了歷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