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源順鏢局舊址,崇文區西半壁街13號](/img/7/3df/nBnauM3X3EjN4AzNzADM5QDM1ITM3gzMwEDMwADMwAzMxAzLwA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源順鏢局坐南朝北,原門前右上角高豎一面杏黃大旗,“源順鏢局”四個大字迎風招展。進門兩廂各設一個櫃房,門道兩旁設條板凳,東、西牆壁上懸掛“德容感化”和“義重解驂”匾額,顯亮醒目,門洞內壁面上方有兩塊小匾,一為“尚武”,一為“濟貧”,這些匾額均為百姓所贈。鏢局分前、後院和西跨院,共有房屋50餘間。前院是倉房、車棚、馬廄,後院搭有天棚,為鏢師們練功習武、起居用餐之所。中間空場擺放著石擔、鐵槓、木樁、跳板等各類練功設施,兩旁兵器架上刀槍林立,寒光閃閃。
源順鏢局當時約有三四十位鏢師,其中王五拜把兄弟18人,個個身懷絕技,武功精湛。鏢局師法嚴格,每早點卯(即點名),眾鏢師在門道兩旁的長凳上依次坐定,聽侯王五吩咐,有鏢保鏢,無鏢練功,不得隨意耽誤。鏢局還定期考核武藝,而且要求鏢師們互教互學,不得分門別派。鏢局分有水旱兩路鏢師,往北多走旱路,往南順通州運河而下。每次出鏢時,都要敲鑼打鼓,鳴炮啟程,以求平安吉利。
源順鏢局雖然北路鏢也保過,但他們以保河北、河南、陝西等地,也就是保南路和西路鏢為主。因為這些地方大刀王五的江湖朋友多,路好走。所以,源順鏢局所保之鏢從未出過事。一些大店鋪寧願多花錢也找源順鏢局為他們運貨,因之,源順鏢局全體三四十人,一年到頭總是忙的。每次出鏢時,都要敲鑼打鼓,鳴炮啟程,以求平安吉利。
源順鏢局是王子斌日常生活起居之所,現房屋建築尚存,格局未有大的變動。但年久失修、多處殘破,院內私搭亂建嚴重。王子斌第四、五代後人仍居住在此院。家中尚有“德容感化”、“義重解驂”兩方匾額及他當年使用過的部分家具什物。
創辦人
王正誼,世稱大刀王五。是河北省滄州人,他從小就喜歡練習武術。成年後,刀、槍、劍、戟等十八般武器也都學成了。由於他喜用大刀,又由於他在盟兄弟中(有說師兄弟)排行老五,故得此“大刀王五”的美名。大刀王五,早年闖蕩江湖,廣交天下英雄豪傑。這就是他創辦源順鏢局的主要資本。現在尚存的前門外西半壁街13號院就是原大刀王五的源順鏢局的舊址。
王正誼一生行俠仗義,曾支持維新,靖赴國難,成為人人稱頌的一代豪俠。位列民間廣泛流傳的晚清十大高手譜中,與燕子李三、霍元甲、黃飛鴻等著名武師齊名。
影響
保鏢護資是鏢局正業。但王子斌除保鏢外還廣招天下志士豪傑,進行救國救民的政治活動,特別是戊戌變法和義和團運動中,鏢局也在大刀王五的帶領和影響下投入了這一愛國鬥爭,當時源順鏢局成了革命民眾團體秘密聯絡點和會聚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在北京城內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大刀王五義憤填膺,英勇地反抗侵略軍。在前門外護城河邊與敵人戰鬥時,中彈而犧牲,時年56歲。大刀王五被害後,源順鏢局就沒有人掌管了。又由於京奉、京漢火車線建成後,商人運貨大都由火車站託運。從而源順鏢局的生意被鐵路奪去,大約在光緒三十年(1904年),源順鏢局就歇業了。
儘管源順鏢局存在時間不長,但它在社會變革中是有影響和起了進步作用的。 現鏢局的房屋建築尚存,格局依然未變,王子斌第四代後人仍居住在此院。他家中現有“德容感化”、“義重解驂”兩塊匾額以及當年使用過的部分家具什物,作為文物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