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戰

信戰是中國漢語內的一個辭彙,出自《六韜·龍韜·論將第十九》記載。

信戰

凡與敵戰,士卒蹈萬死一生之地,而無悔懼之心者,皆信令使然也。上好信以任誠,則下用情而無疑,故戰無不勝。法曰:“信則不欺。”①
三國魏明帝自征蜀,歸長安,遣司馬懿督張郃諸軍,雍、涼勁卒三十萬,潛軍密進,窺向劍閣。蜀相諸葛亮時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險要,十二更下,在者八萬②。時魏軍始陣,幡兵③適交,參佐鹹以賊眾強盛,非力不制,宜權停下兵一月,以並聲勢。亮曰:“吾統武行師,以大信為本,得原失信④,古人所惜;去者束裝以待期,妻子鵠立而計日,雖臨征難,義所不廢。”皆催令去。於是,去者皆悅,願留一戰;住者奮勇,思致死命。相謂曰:“諸葛公之恩,死猶未報也。”臨戰之日,莫不拔劍爭先,以一當十,殺張郃,卻司馬懿,一戰大克,信之由也。

注釋

信則不欺:語出《六韜·龍韜·論將第十九》。意思是,為將帥者應當具備誠信而不欺詐的思想品格。
②十二更下,在者八萬:十分之二的人換防休息,留守陣地的只有八萬人。
③幡兵:幡,同“旛”,旌旗;幡兵,指正在換防的部隊。
得原失信:得到原國而失掉信義。典出《左傳·僖公二十五年》:春秋時,晉文公率兵圍攻原國,預定三天攻下,但屆期未克,晉文公即下令退兵。這時,有偵察人員從圍城中出,向晉文公報告說:“原人準備投降了。”軍吏也建議不要撤兵。晉文公說:“信,國家之寶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於是,退兵三十里,而原國也歸降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