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РЭ 制導雷達

俄羅斯РЭ 制導雷達

——“A”飛彈防禦系統的“神兵利器”

納里曼• 阿別列維奇• 阿伊特哈日馬爾克• 米哈伊洛維奇• 加采維奇 著 天雲 譯

摘自:《俄羅斯防務評論》2010年第04 期

20 世紀50 年代,裝備核彈頭的彈道飛彈開始列裝美軍部隊。不管是從飛行速度還是從破壞力上來講,核彈道飛彈比其他戰略級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擁有很明顯的優勢。這無疑給蘇聯的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據此,蘇聯政府決定儘快研製出相應的反導防禦兵器和飛彈防禦系統,並將此作為國家安全防禦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

由於彈道飛彈的彈頭體積小,不易被地面防空雷達所發現,因此蘇聯地空飛彈部隊攔截摧毀來襲彈道飛彈的勝率就很低。蘇聯政府之所以下決心研製新型反導防禦兵器和建設飛彈防禦系統,就是為了改變這種戰略劣勢,抵消美軍的空中優勢,最大程度地減輕美軍彈道飛彈對蘇造成的安全威脅。

後來的實踐證明,蘇聯政府的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充分體現了政府領導層的高瞻遠矚。但在當時,也有不少知名學者、科學家和技術專家提出了反對的意見。他們認為,研製出反導防禦兵器進而部署飛彈防禦系統也許是可能的,但要使其有效的發揮飛彈防禦的作用,不管是從理論還是從實踐來看,恐怕都是“收效甚微”。

面對種種質疑,蘇聯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旨在統一思想的措施,並強調指出:“建設飛彈防禦系統和研製反導防禦兵器,必須統一籌劃,整體實施。對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不能採取分開對待、單個解決的辦法,而是應將其視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統籌解決。科研人員要群策群力,跳出狹隘的視角,從整體的高度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因此,整體性是飛彈防禦系統建設的精髓和本質所在。”順便提一下,“整體性”原則直到今天仍然是俄羅斯建設飛彈防禦系統的基本原則之一。

在飛彈防禦系統的調研論證階段,科研人員進行了大量艱苦辛勤的工作,最終形成了一份《總體建設構想》。在這份檔案中,時任飛彈防禦系統首席設計師的Օ 基蘇尼科(1958 年被任命為總設計師)提出,“我們應該著手建立一個飛彈防禦試驗靶場。它是我們進行飛彈防禦試驗、技術研製論證、作戰方法研究、技術人才培養的最佳場所。”

1955 年2 月,為了更好地開展關於飛彈防禦方面的工作,蘇聯政府從第1 設計局抽調出部分專家和技術骨幹,組建了一個新的單位——第30 特種設計局。(註:該局是“無線電儀表製造科學研究所”的前身,本文的兩位作者是第30特種設計局的元老級人物。)此外,參與“A”飛彈防禦系統研發工作的還有:蘇聯科學院,政府各相關部委,隸屬於工業部和國防部的多家科學研究所和軍工企業等等。(註:“A”飛彈防禦系統只是一種用於靶場試驗的飛彈防禦系統,並沒有套用於實戰,後來蘇聯為部署的實戰型飛彈防禦系統取了新的名字。)

在《總體建設構想》的指導下,科研人員開始繪製“A”飛彈防禦系統設計圖。同時,科研人員還利用電動相似法對彈道飛彈彈頭的射能力進行了模擬仿真試驗。雖然得出的試驗數據其測量精度並不是很高,但對科研人員說,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當然,模擬仿真試驗得出的數據是無法代替實戰環境下彈道飛彈的真實飛行數據,因此科研人員必須首先解決飛彈防禦系統試驗靶場的建設問題。 РЭРЭ 制導雷達系統全景制導雷達,專為飛彈防禦系統試驗靶場設計,實際上是蘇聯第一部反導型雷達,其設計工作於1955 年完成。按照設計要求,РЭ 制導雷達應被部署在彈道飛彈試驗發射時彈頭的落點地區。試驗靶場的選址也是頗費了一番周折。最後,經過詳細的論證和慎密的分析,蘇聯政府決定將飛彈防禦試驗靶場建造在哈薩克斯坦巴爾喀什湖地區別特巴克塔拉草原的薩雷沙甘。1956 年7月,“A”飛彈防禦系統試驗靶場的大規模建設拉開了序幕。在科研人員和技術工人的辛勤勞作下,在半荒漠化的草原上迅速建起了大量的基礎設施 和技術試驗設施。值得一提的是,РЭ 制導雷達就是第一批完工的技術試驗設施之一。

1957 年,“A”飛彈防禦系統試驗靶場執行了首次彈道飛彈探測跟蹤任務。這是蘇聯的一次彈道飛彈發射試驗,РЭ 制導雷達對飛彈的飛行過程進行了全程的跟蹤和探測,並開啟了對彈頭反射信號特徵的研究工作。從構造來看,РЭ 制導雷達是一種單束雷達。雷達天線(型號為РЭ-10)是雙反射卡塞格倫天線,可升轉,直徑15 米,通過喇叭輻射器進行信號反射。РЭ-10天線位於球形天線罩內,天線罩與天線通過兩個軸相連線,二者一起轉動。天線發射機沿用C -25 防空飛彈系統的雷達天線發射機,其脈衝功率為2 兆瓦。天線接收機由兩個放大器組成,採用雙變頻無線電超外差方案設計。一個放大器具有線路增益特性,負責把信號傳輸至測距設備,另一個放大器具有對數增益特性,可在動態的範圍內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調幅。按照技術要求,РЭ 制導雷達可探測РЭ 制導雷達天線到位於400 公里之內的來襲彈道飛彈及其彈頭,並對它們實施自動化跟蹤監測。科研人員為了縮短研製時間,加快研製進程,沒有為РЭ 制導雷達配備專用的角坐標測量設備。因此,在跟蹤和探測彈道飛彈目標時,РЭ 制導雷達只能使用其他外部設備傳輸來的角坐標數據,也就是說在角坐標跟蹤模式下,РЭ 制導雷達完全處於被動狀態。РЭ 制導雷達使用動力傳動裝置實現天線的波束制導。動力傳動裝置通過自動同步機與KT-50 光學望遠鏡相連線。科研人員之所以採用這種制導方案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因為當時的計算設備還不是很先進,無法對彈道飛彈的飛行彈道進行精確的測量和計算,無法為己方的攔截飛彈提供準確的目標指示信息。

1958 年,РЭ 制導雷達進行了一次技術上的升級改造。科研人員為РЭ雷達更換了性能更加先進的天線發射機、波導輻射器和輸入放大器等設備,使雷達的精確制導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其載頻工作狀態也變得更加穩定。改造後的РЭ 制導雷達有了一個新名字——РЭ-2 制導雷達。由於РЭ-2 制導雷達的天線發射機的脈衝功率增加到了10 兆瓦,為了保證高質量地完成信號放大和輻射的任務,科研人員為雷達安裝了4 通道波導系統和4 個喇叭輻射器。為了提高РЭ-2 制導雷達對彈道飛彈彈頭反射面的測量精確度,科研人員在РЭ-2 雷達里安裝了校準設備。這些校準設備主要用於:監測並校準雷達的動力參數;測量飛行目標反射面的絕對值。總而言之,校準設備在反導雷達的試驗過程中套用很廣,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了配合РЭ-2 制導雷達的試驗,蘇聯相繼研發並發射了3 顆人造衛星,分別是ДСП-1、ДСП-1Ю 和“颱風”。從1958 年起,РЭ-2 制導雷達根據衛星的反射信號進行了多次衛星制導試驗。試驗結果表明,РЭ-2 制導雷達不僅能對彈道目標,還能對小型高速太空目標實施精確的坐標測量。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證工作質量,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科研人員把РЭ-2 制導雷達與其他一些攝影攝像設備結合起來使用,使它們相互協作,配套工作。這些設備包括KT-50 航空電影經緯儀、AKC - 40 航空攝影機、РЭ- 803 攝影機等等,其職能是記錄下空中目標的反射信號在回波示波器上形成的振幅。科研人員通過分析攝影攝像設備記錄下來的目標反射信號,就可以了解這些信號的結構特徵,進而判別出空中目標的類型,以最大限度地彌補僅靠單純的雷達偵察所帶來的缺陷與不足。至於РЭ-2 制導雷達和這些攝影攝像設備所記錄下來的所有目標反射信號,則全部傳輸給“箭”計算機系統進行分析、鑑別、篩選和處理。

順便說一句,在1960 年11月24 日舉行的實彈攔截試驗中,РЭ- 803 攝影機立下了大功。雖然那次試驗的結果不甚理想,攔截飛彈未能擊中靶彈,但РЭ- 803 攝影機卻將兩枚飛彈在空中交匯飛行的反射信號完完整整地記錄了下來,為後來科研人員查找並最終解決問題提供了堅實的依據。

1957 -1958 年,РЭ 和РЭ-2 制導雷達參與了多次飛彈攔截試驗。從其試驗表現來看,其探測和跟蹤彈道飛彈彈頭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精確制導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這就為飛彈防禦系統後來的建設和發展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1956 年3 月,“A”飛彈防禦系統的設計圖由以基蘇尼科為首的第30 特種設計局科研團隊設計成功,並獲得了蘇聯政府的批准。

從結構設計方面來看,“A”飛彈防禦系統採用了兩大原則。第一是科技設備的創新性原則。“A”飛彈防禦系統套用了當時最先進的科技設備,特別是高速數字電子計算機。這種計算機系統主要用於:測算彈道飛彈的運動軌跡;求解彈道飛彈在地球引力場中的物體運動方程;執行自動化算法,指揮控制反導作戰設備;接收和處理情報信息數據;在己方攔截飛彈發射升空後,對其實施指揮和制導(此時,攔截飛彈的飛行速度可達到7 -10 公里/秒)等等。當時,要完成上述這些任務,除了這個高速數字電子計算機外,其他的計算設備都顯得“力不從心”。

第二是雷達測量設備的多位性原則。為了精確測量來襲彈道飛彈與己方攔截飛彈的位置、坐標和間距,科研人員採用了“三角測量法”,即把3 部РЭ 或РЭ-2 精確制導雷達部署成一個等邊三角形,每部雷達占據該三角形的一個頂點,這個等邊三角形的內切圓的半徑為85 公里,其圓心應與來襲彈道飛彈的彈頭落點位置大致相同。

由於來襲彈道飛彈的飛行速度很快,所以留給飛彈防禦系統的作戰反應時間就很短。越是在這種情況下,就越需要РЭ/РЭ-2 制導雷達擁有極強的探測、掃描和跟蹤空中目標的能力,儘可能早的發現來襲彈道飛彈,為己方飛彈防禦系統提供充足的反應時間和精確的測量數據,並引導己方攔截飛彈準確摧毀來襲彈道飛彈。РЭ/РЭ-2 制導雷達具有適時調頻的功能,使用了微波電子管和大口徑天線孔徑,大大提高了雷達自身精確制導的能力,顯著降低了錯情和漏情率。

在對攔截飛彈實施制導的過程中,所有相關設備都是通過雙工數字無線電中繼通信線路與中央計算工作站相連線,並由中央計算工作站進行統一指揮和控制。中央計算工作站安裝有中央指揮控制系統,以揚聲通信或其他通信方式對下屬指揮所的工作過程實施監控、傳輸指令和收集設備工作報告。

蘇聯政府把為“A”飛彈防禦系統研製中央計算工作站的任務交給了蘇聯科學院精密機械學及計算技術研究所。1958 年,中央計算工作站研製成功,並被安裝在“A”飛彈防禦系統試驗靶場內的第40 號設施內。中央計算工作站的主要設備就是M-40 電子計算機和M-50 電子計算機。這兩種電子計算機的首席設計師是C•A• 列別傑夫

M - 40 電子計算機的主要任務是:對攔截飛彈的整個工作流程實施指控,實時處理來自不同地域的各型技術設備的信息數據。M - 40 電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可達到40000 次/秒,記憶體容量為4096 位元組,每秒可進行5 萬次乘法運算和30 萬次加法運算,外存容量為15 萬位元組。M -40 電子計算機通過5 個方向的無線電中繼通信線路,採用異步雙工的方式進行數據交換。M - 40 電子計算機安裝有特殊的輸入-輸出處理器,其傳輸速率達到1 兆赫。

M - 50 電子計算機是M - 40 電子計算機的改進型,主要用於處理記錄下的各種數據。與M - 40 相比,M -50 電子計算機具有更先進更強大的外部存儲系統。

M- 40 與M-50 這兩種電子計算機可以結合起來使用,並與40 號設施內的通信樞紐相連線。此外,在該通信樞紐內還安裝有由第30 特種設計局研製的監控-記錄設備,負責記錄M - 40 電子計算機與其他反導技術設備之間通過無線電中繼通信線路所傳輸的數據。M - 40 電子計算機內裝有專門的中斷設備和接收存儲設備,可接收來自監控-記錄設備所傳輸的數據,並能迅速地恢復工作進程,甚至可於必要時對某些程式進行近實時處理加工。

在龐大的“A”飛彈防禦系統內,部署著多部雷達。在攔截彈道飛彈的過程中,多部雷達之間既有明確的分工,又在M - 40 電子計算機的指控下進行緊密地協作。至於雷達與計算機之間的數據傳輸,則是通過無線電中繼通信線路來實現,共建設有16 個終端站和中繼站,線路總長度達到1230 公里。此外,這些通信線路還能傳輸時間統一信號、提供電話服務、同步所有測量設備之間的工作等等。通信線路中的每一條幹線都有16 個獨立信道,可用於傳輸14位二進制碼,且傳輸的可靠性非常高。

按職能劃分,“A”飛彈防禦系統內的雷達主要分為兩類:探測雷達和制導雷達。探測雷達用於探測和跟蹤來襲的彈道飛彈,著名的“多瑙河-2”遠程探測站(其首席設計師是В•П• 索烏里尼科夫)就是這種類型。而制導雷達則用於為己方的攔截飛彈提供精確制導和目標指示。具體來說,制導雷達又可分為兩種:一是攔截飛彈跟蹤雷達,再一個是精確制導雷達。

1958 年,“A”飛彈防禦系統靶場內的各種雷達設施全部建設完畢並投入運行。當然,這些雷達是與M - 40 電子計算機配套使用的,二者的工作協同程度非常高。攔截飛彈跟蹤雷達的首席設計師是С•Я• 拉賓諾維奇,其作用主要是用於捕捉和跟蹤己方發射的攔截飛彈。在攔截飛彈上升到預定高度後,精確制導雷達開始工作,為攔截飛彈提供制導信息和目標指示。

原先,3 部精確制導雷達(不包括天線裝置)都被部署在第30 特別設計局內,它們與部署在蘇聯科學院精密機械學及計算技術研究所內的M - 40 電子計算機相互連線,通過無線電中繼通信線路完成相互之間數據和指令的傳輸。

精確制導雷達的構造很獨特。這是一種雙波束雙通道單脈衝雷達,通過分集載頻和重複頻率實現信號的接收和輻射。由於精確制導雷達需要與M - 40 電子計算機時刻保持聯絡暢通,因此二者之間的距離應在100-250 公里之內,不能超出這個地理界限。

精確制導雷達安裝有兩個可升轉的接收-傳輸天線РС-10 和РС-11,二者都是雙反射器卡塞格倫天線。

РС-10 天線用於探測和跟蹤空中目標,裝備有一個直徑15 米的拋物面鏡,在天線的焦點位置安裝有一個喇叭輻射器。在發射模式下,所有的喇叭輻射器都處於相位同步狀態,可形成單束雷達波,在接收模式下,可形成4 個功率相等的偏移射束。

在實際操作中,РС-10 天線具有許多優點。在天線焦點處安裝有一個輻射器,且焦點位於反射器頂端。天線的波導系統有4 個信道,每個信道放置一個喇叭輻射器,既能在反射器天線狀態下工作,也能在相控陣天線狀態下使用。有了這樣的波導系統,天線可沿軸實現高速鏇轉,不但提供了天線工作所需要的動力,而且保證了空中目標角坐標測量的精確性。該天線可接收和輻射線偏振微波信號。

РС-11 天線直徑為6 米,用於為攔截飛彈提供制導。該天線安裝有一個單信道輻射器,可接收和輻射圓偏振微波信號。

РС-10 和РС-11 天線安裝有兩個反射器,一個是拋物柱面反射器,一個是雙曲面反射器。如今,這種雙反射器天線設計方案已被廣泛套用於地面雷達天線和無線電通信天線的生產和安裝,但在當時(1955 -1958 年)那可是一件了不起的發明和創舉,РЭ-10、РС-10 和РС-11 天線可以算是世界上第一批雙反射器卡塞格倫大型天線。

為了解決雷達波導系統微波能量傳輸的問題,科研人員研製出了四波變壓器、雙系統節流收集器和U 形波導移相器,大大提高了多信道系統的定相精確度。科研人員還使用分配器和縫式電橋取代了原先的波導三通管,不但增強了各信道之間的隔音效果,而且提高了輻射器輸出信號的穩定性。

為了增強波導系統的耐電強度,科研人員向內注入了壓縮空氣,達到了3 -3.5 個大氣壓。此外,科研人員還研發出了專門的密封膜片,以保持波導系統處於密閉狀態。密封膜片由科伐鐵鎳鈷合金材料和石英混合製造而成,具有極高的耐電強度和機械強度

發射機系統發射機系統

發射機磁控管發射機磁控管

РС-10、РС-11 和РЭ-10 三種雷達天線使用的都是方位角-高低角系統,這種系統的固定軸不是垂直安置而是水平放置的。之所以這樣設計,完全是由“A”飛彈防禦系統的作戰模式所決定的。如果要對空中目標進行持續緊密的探測與跟蹤,安裝垂直固定軸的雷達天線因為要適時調整觀瞄角度而不得不重新架設,這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在戰場瞬息萬變的情況下,這是不允許的。而安裝了水平固定軸後,雷達天線就可以自由實現鏇轉,還能隨時調整方位角和高低角,進而實現對空中目標(特別是彈道飛彈)的密切監視。

РС-10、РС-11 和РЭ-10 三種雷達天線都裝有兩個固定軸,分別稱之為E1 和E2。為了增強軸的耐久性和保持天線重量的均衡分布,科研人員設計出了專門的支撐-鏇轉裝置和平衡器。

三種天線能以13 度/秒的速度實現鏇轉。РС-10天線可移動的部分有92 噸重,而РС-11 可移動的部分只有8 噸重。

三種天線安裝有輔助數字跟蹤系統和動力傳動跟蹤設備。РС-10 天線動力傳動跟蹤設備的E1 軸功率可達到70 千瓦,E2 軸功率可達到40 千瓦。РС-11 天線動力傳動跟蹤設備的每個固定軸的功率都是2 千瓦。

天線固定軸的角(度)位置由光學-機械感測器來決定。光學-機械感測器由大約700 個電晶體和650 個半導體二極體構成。當輔助數字跟蹤系統接收到來自M - 40電子計算機關於空中目標的各種數據後,會將其與光學-機械感測器生成的數據進行分析和比對,最後再根據分析結果對天線固定軸進行角度調整。天線採用這樣的設計方案,一是可以儘量減少M - 40 電子計算機生成錯誤數據的機率,二是大大提高了雷達制導數據的可靠性和準確性。當然,用雷達測量空中目標的角坐標只是提高制導數據精確度的一種輔助手段,並不能作為主要依據。

攔截飛彈上安裝有天線接收器,但沒有安裝數據甄別器。雖然攔截飛彈無法對接收到的信號區分正誤,但能確保收到來自地面指控中心的制導信息和命令指令。

蘇聯的科研人員為РС-10 和РС-11 雷達天線設計了專門的天線罩。РС-10 的天線罩命名為“圓頂-10”,採用剛性結構,外形是一個六面體形狀,直徑約35 米,每一面由若干三角形組成。天線罩的材料用的是蜂窩材料(蜂窩材料由粗平紋布澆灌特殊的樹脂製成),每個蜂窩高11厘米,其表面附加著3 或6 層玻璃纖維,蜂窩和玻璃纖維這兩種材料是在170℃的高溫下融合而成。“圓頂-10”具有極好的透明度和輻射性能,能承受風速為95 米/秒的衝力。РС-11 的天線罩名為“圓頂-11”,外形為球體,直徑15.5 米。

蘇聯的科研人員還為РС-10 天線設計了一種充氣天線罩,這是一個直徑為36 米的球形外罩,由橡膠尼龍材料製成,內部氣壓達到了20 - 80 毫米水柱。這種充氣天線罩可承受風速為30 米/秒的衝力。

為了進一步檢驗РС-10 和РС-11 兩種雷達天線的方向性、增益性和校準性,科研人員專門在距離制導雷達900 米的地方建造了一些高達80 米的塔台和井架,並在其上安裝了特種測量天線。這些測量天線通過波導系統與РЭ 精確制導雷達相互傳遞信號。此外,科研人員還使用了多種新型設備,如測試振盪器、模擬信號震盪器、特種測量儀、定向耦合器等,旨在驗證雷達設備的自動化工作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信道”波導磁控管的研發問世大大提高了雷達天線發射機的技術性能。該磁控管主要用於產生超高頻能量,其輸出參數在當時居於世界領先水平。

20 世紀60 年代,雷達天線發射機使用了新型的大功率鐵制整流器,這就對天線波導系統的載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解決波導系統信號反射完整性的問題,科研人員研發了新一代的反射計

與此同時,雷達天線接收機也使用了新型的輸入放大器和無線電行波管,使用寬波段和雙變頻,大大提高了雷達天線的靈敏度。接收到的信號經過放大、轉換、調幅、角偏差信號處理等工序後,再先後進入校準器、測距儀、指示器、角跟蹤系統、監控記錄設備,最後形成目標數據。這個過程基本上是自動化操作,無需人工干預。

測距儀是全自動設備,能自動跟蹤和測量來襲空中目標與己方攔截飛彈之間的距離。角坐標測量使用的仍然是單脈衝測量法,其脈衝可以根據情況自動進行調整和控制。測距儀還可根據信號的振幅相位對其進行甄別,摒棄掉錯誤的信號。

測距儀與角測量儀一樣,都是由第1 設計局研發製造的。在二者的協同作用下,雷達坐標測量的精準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測量誤差不大於0.2 米。為了消除某些因素的不利影響,科研人員研製出了一種新型角反射鏡,並將其安裝到距離РЭ精確制導雷達15 公里的地方。角反射鏡的套用,不僅提高了РЭ 精確制導雷達對空中目標反射信號的辨別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雷達對空中目標坐標測量的精度。

在執行自動跟蹤空中目標的任務時,РЭ 精確制導雷達所進行的各種數字運算及程式控制都是由PC - 40B 計算設備完成的。在PC - 40B 設備的協助下,精確制導雷達可以對測距儀得出的數據進行自動校準,讓誤差減少到最小。此外,PC - 40B 還可對雷達的其他設備實施數字程式監控。

在“A”飛彈防禦系統各項試驗基本完成的情況下,科研人員進行了攔截飛彈發射試驗,目的是為了進一步驗證РЭ 精確制導雷達在距離測量和角坐標測量方面的性能。當時,雷達接收設備採用的是三通道單脈衝角坐標測量法,這種方法在今天看來已不算什麼,可在那個時代,這種測量法是首次套用於實踐,屬於世界領先技術。試驗中,空中目標的捕獲任務是由雷達操作人員手工完成的。РЭ 精確制導雷達在這個項目上還沒有實現高度自動化,但跟蹤空中目標的任務卻是自動化實現的,無需人工操作。

1966 年,蘇聯利用РЭ 精確制導雷達進行了一次彈道飛彈追蹤試驗。這次,科研人員在彈頭上安裝了光電感應器。試驗得到的數據資料十分有價值,在日後研發新型飛彈防禦系統雷達的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在РЭ 精確制導雷達的研製過程中,科研人員套用了多種新型技術方案,使用了大量的新式無線電元器件,不但提高了設備的技術含量,還大大縮短了產品的生產裝配時間,為國家節省了大批資金,僅用鋁製波導替換銅製波導一項就節省雷達的發射機系統黃銅42 噸之多。

在攔截P -5 和P -12 型彈道飛彈的實彈射擊試驗中,РЭ 精確制導雷達表現十分出色。在其指引下,攔截飛彈成功擊中了靶彈彈頭,試驗取得了圓滿成功。攔截試驗的勝利,一方面打破了“彈道飛彈作為一種超級武器根本無法攔截”的神話,另一方面也推動了軍用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的科學領域,特別是飛彈突防技術和反導技術,一“矛”一“盾”,相互壓制,相互促進。

“A”飛彈防禦系統的試驗數據和成功經驗被套用到了後繼的特種設備研製過程中,如PT-15 可鏇轉無線電望遠鏡。1974 -1992 年,科研人員使用PT-15 望遠鏡開展了太空飛行器無線電輻射研究,驗證了無線電天文校準法、反射器天線/相控陣天線特徵天文測量法、地球靜止衛星相控陣天線測量法等一系列新技術手段。

1959 年,科研人員在РЭ-2 雷達的基礎上,研發出РЭ-3(РЭ-2M)型精確制導雷達,並將其部署在堪察加半島上,主要用於監測本國的洲際彈道飛彈。РЭ-3雷達與МП- 40 型電子計算機配套使用。МП- 40 電子計算機套用了當時蘇聯最先進的科技成果,在運算速度上比M - 40 型電子計算機快了不少。

後來,蘇聯在研發A-35 飛彈防禦系統的雷達設備時,都是以РЭ 型精確制導雷達為版本,基本沿襲了РЭ 雷達的設計原則和基本構造,РЭ 雷達的所有試驗數據都為科研人員研製下一代新型雷達提供了參考依據。(全文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