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文化之魂

1999年,普希金誕辰整整200年了,世界各國的文學的愛好者給他獻上了隆重的紀念。 在眾多的外國詩人中,普希金對於我們中國讀者,不僅僅是熟悉,而且,還像一位知心的友人。 1812年的抵抗拿破崙的衛國戰爭喚起了詩人的愛國熱情。

內容介紹

已經步入新世紀的讀者大約還記得20世紀的最後一年世界文壇的一樁文化盛事。那一年初夏,有這樣一位傑出的古典詩人從那並不遙遠的詩歌王國再次引人注目地走上了世界文學追憶的前台,喚起了讀者心中與生俱來的詩意。這位詩人就是我們十分熟悉和喜愛的俄羅斯近代文學的奠基人普希金。1999年,普希金誕辰整整200年了,世界各國的文學的愛好者給他獻上了隆重的紀念。在眾多的外國詩人中,普希金對於我們中國讀者,不僅僅是熟悉,而且,還像一位知心的友人。他充滿激情的積極浪漫主義詩篇曾經也感動了中國無數的進步青年。他同情勞苦大眾,用人民的語言創作,反映時代生活的現實主義藝術精神與我們所倡導的文藝創作方向具有相似的歷史語境和藝術語境,所以,中國讀者特別喜愛普希金的作品。普希金在其短暫而輝煌的生命中所留下的不朽作品,贏得了從少年到成年各個年齡段讀者的普遍喜愛。回首千百年的世界文學史,具有如此廣闊創作領域和藝術成就,擁有這樣廣泛讀者群的文學家其實並不多見。
本書以簡練的筆法從不同側面記述了這位大師的生平。
亞力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出生於莫斯科一個日漸走向衰落的沒落貴族家庭。其父母很少關心孩子的教育,把他們交給家庭教師去照料。普希金從小就接觸到拉伯雷,高乃依,拉辛,莫里哀,布瓦洛,伏爾泰,莎士比亞等人的作品,他也熟讀俄國的羅蒙諾索夫,傑爾查文,卡拉姆辛,德米特里耶夫等人的著作。1811--1818年普希金就讀於彼得堡皇村學校。在他15歲時,即1814年,發表了他的第一首詩《致詩友》。1812年的抵抗拿破崙的衛國戰爭喚起了詩人的愛國熱情。在十二月黨人的影響下詩人創作了一組抨擊暴政,歌頌自由,諷刺權貴,同情農民和揭露農奴主殘酷不忍的詩歌《自由頌》,《致恰達耶夫》,《鄉村》。因此得罪了最大的權貴沙皇,1820年詩人被流放到南方。在南方流放期間創作了浪漫主義敘事詩《高加索俘虜》,《強盜兄弟》,《茨岡》,《致大海》,《致西伯利亞囚徒》,《魯斯蘭和柳德米拉》,《努林伯爵》,《青銅騎士》等。1825年他創作了歷史劇《鮑里斯·戈都諾夫》,1831年他完成了詩體長篇小說《葉夫蓋尼·奧涅金》的創作,1834年完成了散文體小說《別爾金小說集》,《黑桃皇后》,《上尉的女兒》。由於與官方的矛盾加劇,引起沙皇和當局的不滿,於是當局唆使法國流亡人士丹特士不斷追求普希金的妻子,彼得堡上留社會中流言紛起。詩人常常收到來自彼得堡的侮辱詩人名譽的匿名信,詩人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向丹特士提出決鬥。遂於1837年1月27日與丹特士決鬥,1月29日含恨長逝,享年39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