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鄉,指的是侗族世代居住的廣西、貴州、湖南毗臨地區。擁有150多萬人口的侗族,一向在這一帶從事傳統的農、林、漁、獵生產。
侗族分南侗和北侗,服裝和語言全都不相同。北侗生活在貴州;南侗主要居住在廣西三江一帶,特別是在三江的程陽,不但風情濃郁,更以獨特的侗族建築風雨橋知名。
程陽風雨橋好像一條金色的花龍
從柳州乘火車北上200公里,到達三江侗族自治縣城,再改乘汽車繼續北行,就可以來到程陽。
一路上青山綠水,昔日的侗鄉古道、花橋、涼亭、石板路仍然不斷出現在現代公路的則畔。水流清澈的溪流上橫架著一座座風雨橋。關於風雨橋,還有一段傳說:以前,這一帶只有用大根杉木架的小橋。有一天,一對年輕夫婦過橋,河底突然颳起一陣狂風,把女的捲走。原來是何里的(螃蟹精)看上了那女的而作怪。那丈夫急得在河邊大哭,驚動了水底的一條花龍,他施法將(螃蟹精)擊殺,救出了那女子。人們為了紀念花龍,就將小木橋改建成畫廊式的風雨橋,還在柱上刻了花龍的形象,稱它為(回龍橋)。因為它成了人們躲避風雨的好地方,所以後來人們又稱它為(風雨橋)。
風雨橋雖然長短不一,但都一律採用木架結構,造型精美,十分堅固。在這些風雨橋中,風格最獨特的,要數林溪河上的程陽橋了。 程陽橋全長64.6米,有四敦五孔。石敦上架著木排,木排上鋪木板,木板上建屋宇。兩側裝著欄桿,並安置板凳,這一切都是用杉木鑿椎銜接,吻合得一絲不差。
走廊上豎著一排排整齊的木樑木柱,蓋著青瓦白檐。特別精美的是橋面上築有五個層層屋檐高翹的的樓亭,前後兩個是宮殿形,中間三個是寶塔形,每個塔的頂端都有一個象徵吉祥如意的紅色葫蘆。樓亭之間的瓦樑上,還有四個戎蘆和倒豎的鰲魚,每個檐角上站著一隻仙鳥,總共有38隻之多;檐角上還有各種民族圖案。據說,當年侗族用了10年的時間,才於1916年建成了這座大橋。
鼓樓是侗寨標誌也是“社交中心”
只要進入侗鄉,不論向哪個寨子望去,最先進入眼中的,就是那像寶塔又像亭閣,雄偉壯觀而又玲瓏雅致的鼓樓。侗寨鼓樓雖大,卻不用一顆鐵釘,,全用杉木鑿椎銜接,一分一毫也不差,結構十分嚴謹。
鼓樓分上、下兩個部分,樓下身是正方形廳堂,約二至三丈見方,廳鍘架著一面牛皮大鼓,廳中間用石徹了一個大火塘,四壁鑲板和欄桿,還設有座位,可以容納一兩百人在這裡集會。
事實上,鼓樓在侗家的日常生活中是一個社交中心,只要大鼓一響,人們便紛紛涌到鼓樓來。每逢春節,從初一到初七,千村而寨的侗家相互串訪,來到鼓樓唱起"耶鋪""即"贊賀耶歌""。到了冬至,鼓樓里夜夜燈火輝煌,人們在這裡教歌、唱歌、學歌,為開春"月也""即集外出訪問作客"做準備。
當蘆葦笙季節來到,年輕人便從山上砍回金黃的笙竹,使到鼓樓來,從遠處把最好的"桑倫""製造蘆笙的師傅"接到鼓樓里。削竹、制簧,製造出一把把大、小不同的蘆笙。當蘆笙吹響,鄰寨的蘆笙隊便來賽蘆葦笙,在鼓樓坪上圍著圈子踩堂,或者幾十上百人一起唱壯麗的和聲音樂,——侗族"大歌"。鼓樓不僅是輕歌曼舞的舞台、音樂廳,也是年輕人播種愛情種子的地方。
作客侗家 不放下筷子主人添菜不止
侗族的房子是用杉木和杉皮構成的要樓,樓上住人,樓下飼養牲畜。當然,屋裡還少不了掛著一根獵槍。每到獵食季節,男人便會上山打獵。依照傳統風俗,獵人都會將自己的獵物分送給所有的同行者。
侗族十分好客,每有賓客光臨,主人都會用油茶來招待客人。主人先將茶油倒入鐵鍋煮沸,再把陰米(即蒸熟晾乾的糯米)放入滾油里,炸成白米花。第二道工序是炒花生、黃豆等,第三道工序是用茶油把粘米炒焦,再放入茶葉拌和米炒,最後放入一、兩瓢溫水,加鹽熟滾便成。
然後,將油茶盛入碗裡,撒上油炸花生米、陰米、糯米飯、粑粑丁、米粉條、炒豬內臟等佐料,一碗香噴噴的油茶就端到客人的面前。客人一邊吃,主人會不斷的往客人碗裡添花加菜。原來,侗族喝油茶有“茶規”,客人必須放下筷子,主人才會停止添茶。
過年歡天喜地最熱鬧
侗族的節日很多,其中最隆重的要數過年和三月三蘆笙節。三月三,侗寨里要舉行蘆笙踩堂、搶花炮等盛大活動。
侗人過年時十分熱鬧,特別是三江一帶,除了蘆笙踩堂、唱大歌等活動個,還有“抬官人”這“鬧劇”助興,因此更顯得有歡天喜地的味道。
“抬官人”一般都在過年期間的“月賀”過程中進行,“月賀”是指村寨之間的團拜活動。每次“月賀”,侗寨會出動數十上百的青年男女,駔成侗歌隊、蘆笙隊和戲班子,涌到其它寨子去春遊作客。而“抬官人”則是整個“月賀”活動中的高潮。
官人是由青年或小童扮演,還有“娘子”相隨,一路上乘著轎子前呼後擁,像舊戲裡八府巡按出外考察時鋪張的陣勢。
主寨“頭領”要率領本寨男女青年往寨外迎接。“官人”的隊伍進入寨中的鼓樓歌坪,隊伍前頭是儀仗隊,“官人”和“娘子”在中間,最後是“隨從”。“隨從”的隊伍最精彩, 有的扮野人,有人扮成牛鬼蛇神,有的扮“綠林好漢”、“大將軍”、“乞丐”…… “官人”隊伍繞鼓樓三圈後,主寨的人們便開始吹蘆笙放鞭炮歡迎。寨中的姑娘以歌攔路,每唱完一曲,“官人”就要把紅包遞過去;那些歌喉短甜美的姑娘,不但贏得喝彩聲,到手的紅包也最多。
那些人模鬼樣的“隨從”們,也不甘寂寞,在歌坪上盡情的裝神弄鬼,逗得圍觀的男女老少捧腹大笑。最後則“抬官人”的壓軸戲,叫“天女散花”。一群盛裝銀飾的姑娘走上歌功頌德坪,將籃子裡裝滿的米花、糯米粑粑等食品贈給寨佬和踩歌堂的年輕後生,表示“官人”對主寨居民的謝意。“花兒”散盡,主寨的居民便又吹蘆笙鳴鞭炮,把“官人”的隊伍一直送到寨口。
第二天,角色轉換了,又輪到他們抬本寨的“官人”和“娘子”,到對方的寨子裡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