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佛寺[湖北鹹寧來佛寺]

來佛寺[湖北鹹寧來佛寺]
來佛寺[湖北鹹寧來佛寺]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來佛寺是湖北鹹寧黃袍山一座古寺廟,據查該寺始建於漢代時期公元前110年前後,是現今為止,在中國發現最早的佛教寺廟。

歷史沿襲

來佛寺[湖北鹹寧來佛寺] 來佛寺[湖北鹹寧來佛寺]

黃袍山來佛寺,位於湖北省鹹寧市通城縣塘湖鎮黃袍山望湖村高山湖西南,始建於漢朝(約建於公元前118-105年之間),是在漢武帝時期的大漢使者張騫遣副使出使大夏經身毒(今印度國的一部分)之後,由於漢武帝以開放之姿容納八方之物,黃袍山地處皇城之偏遠,才得以由身毒國人在黃袍山傳入佛教和建設寺廟,因是華夏四海九州最早的佛教寺廟之一,得名為來佛寺,距今已有2100多年,略早於洛陽的白馬寺、南宮的普彤寺,更早於中國四大佛教名山的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等地的寺廟,可謂為中國佛教寺廟之“佛源”和“祖先”。在漢代時期沿黃袍山大盤山來佛寺側的古道及山窩相繼建起了上寺、中寺、下寺、觀音(又稱東庵,女性佛教信士集聚之地)等四寺,寺廟建築面積宏大,信徒眾多,曾一度香火極為旺盛。東漢時期在洛陽等地建起了白馬寺等寺廟,佛教也開始慢慢在我國各地廣為興起。

黃袍山來佛寺的附近有北宋詩人黃庭堅和北宋抗金英雄方瓊等歷史名人所書的“佛源”“佛宗”“佛祖”等古石刻。湖北省通城縣黃袍山來佛寺也和中國其他各地的寺廟一樣,曾經戰爭及朝代更替而數度浩劫,時至今日,上寺、下寺、中寺、觀音寺都已不見,只有重建於明清時期的來佛寺的幾間瓦屋、幾段斷壁、幾塊裂石碑,還瀟條且破落地立於黃袍山高山古道邊,現存的寺廟規模、信徒香火都遠不如從前,甚至是已被世人遺忘。

古蹟景色

黃袍山來佛寺不遠處有多棵至少1500年以上樹齡的紅豆杉、銀杏等古樹,也許是古時的佛教信士們所種植,這些古樹也被稱為黃袍山活著的歷史。來佛寺左側古道上行百餘米有一塊由後人修補過的千年古佛石碑,我們在古道附近見到了古石橋、古石埂、古石梯、古石道、古石洞等,但楚吳古道邊的古茶樓、古驛站、古街道、古客棧都已不見。

黃袍山上的火山岩,黃袍山華羅寨及高山湖四周儘是火山岩石,火山岩石如燃燒的火焰、如噴發的火山漿、如騰雲的飛龍。武漢一位資深的戶外旅遊愛好者曾用這樣一段文字來形容黃袍山的火山岩:“黃袍山上億萬年前形成的火山岩,是我們所見過的獨一無二的怪石、奇石,黃袍山上的火山岩地質地貌非常明顯、獨特,是華中地區山脈成山久遠的歷史見證,有著很高的地質科考、奇石欣賞和旅遊價值”。

黃袍山火山岩和高山湖一帶,儘是野櫻桃樹,漫山遍野,綿盡數里。據當地村民介紹,每到清明時節左右的半個月的時間段,山坡上呈現大片大片的櫻桃花海,還有後來人為種值的數千畝望春花海。而到了5月份,這裡的櫻桃樹就會結滿鮮紅的、金黃的櫻桃果,有酸的、有甜的,由於是野生和免費的,很受戶外旅遊人士的喜愛。

我們在黃袍山望湖村北側的大堝村還發現在漢代初期智者張良所創建的“伐桂書院”(曾叫良山書堂、伐桂書屋等)、“監樓”、“良山道觀”等古遺址,張良是不是退而不休在為漢朝培育政治精英,這些我們無從知曉,但紀念張良的古匾“圯直德怡”至今仍懸掛於黃庭堅的黃袍山故居“魯直第”的側堂。伐桂書院遺址和良山道觀遺址的發現,說明黃袍山的道教信仰更早於佛教信仰,但兩者也並存於黃袍山,更是印證了“佛道是一家”的說法。伐桂書院是不是中國最早的書院,雖有待考證,但伐桂書院的曾經存在,也說明這一方水土的重文重教之風盛行。

黃袍山不僅耕讀文化深遠,習武健身的歷史也很久遠,黃袍山來佛寺自漢到唐都有武僧的記載。黃袍山上的一位夏姓村民告訴我們:“少林寺第34代弟子釋延康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女兒的武術教練,也是我們湖北通城人,但他也許不知道,河南嵩山少林寺的武術是源於黃袍山的來佛寺,作為少林武術發源地的通城人,我們今天卻要去河南學習武術,這就是中國人所說的‘30年河東、30年河西’吧。”只是他說的這個“30年”也太久了,但言語間也同時流露出驕傲與失落,驕傲的是黃袍山古老歷史與曾經的興盛,失落是今天的蕭條和人們的遺忘。

黃袍山還有太多太多的神秘等待我們去打開,還有太多太多的古文古蹟等待我們去發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