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寺介紹
據傳說,在很早以前,張莊村一王姓財主之子在外地做知府,為顯赫家族的飛黃騰達,在村東建一王家祠堂敬奉家族列祖列宗,雜性佃戶也跟隨燒香敬奉,以求風調雨順。隋唐時期,羊冊糧商趕牛車去源潭販糧、途中遇三位商人搭車結伴,行至王家祠堂,時值深夜,三商人饑渴難忍,要求停車休息,糧商便停車稍酣,待醒來時天已發亮,發現三商人已變為三尊石佛。村人們便在此建房修廟,把王家祠堂演化為廟宇,起名來佛寺,一直沿襲至今。
寺廟由來
在饒良鎮境內的西南部有一座小有名氣的寺廟,叫來佛寺,意即佛祖是自己來定居的。據傳說,隋唐時期,一王姓車夫趕牛車上山砍柴,回來時太陽已經落山了,他急急忙忙往家趕。當趕到羊冊時,已經半夜了。這時,隱隱聽到路邊有呻吟聲。車夫趕快停下車察看情況,果然真有人,還是三個老人,原來這三個人也在趕路,他們帶的乾糧吃完了,也沒有車子可搭。此時既渴又餓又累,實在難以行走。車夫見狀忙把自己的乾糧拿出來分給他們吃,並答應先卸下柴送他們一程。午更時分,行之王家祠堂時,三老人說想下車去附近村子辦點事,順便也讓渾身是汗的老牛歇息一下。可過了一個時辰,也不見人回來,車夫決定順著他們去的方向尋找,找了很久也沒見人影。這時天已發亮,看到的卻是站在路中間的一佛來菩薩三尊石佛, 每個頭上都頂著一錠銀子,車夫立刻明白了,原來搭車的三老人不是凡人,而是神仙,這銀子或是答謝他的,或是神佛暗示在此處修廟用?車夫略加思索,恍然大悟,利用這三錠元寶,組織村人在此建房修廟,把王家祠堂演化為廟宇,供奉著自己來的神佛,後來起名來佛寺,一直沿襲至今。
據碑文記載,始建於隋唐時期,重建於1976年。寺院占地2.7畝,耕地6.5畝。現有房舍21間、大門3間、二門5間、大殿2間、配房2間、東廂房8間、分金爐1座、一米高的石獅1對。大殿內供奉有—佛二菩薩、西方三聖、東方三勝彌勒佛等十尊,均為泥塑,西廓房有十八羅漢,高1米,均為泥塑,共有佛像28尊,現有僧尼4人,現任主持方丈海賢法師。來佛寺村位於山東省濟陽縣太平鎮西北約11華里處,座於徒駭河南岸。此村原與“閆家橋”為一村,分“圍子裡”和“圍子外”兩部隊。清代初葉,黃可決口,衝來木佛一尊,“圍子裡”人將其供於寺中,於是便把“圍子裡”稱作“來佛寺”。
地理位置
寺址,河南省社旗縣丁莊鄉安莊村
自然氣候
來佛寺屬於北溫帶受季風影響的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全年氣溫.冬季漫長;春季回暖快,日照充足;夏季熱而多雨,空氣濕潤,秋季短促,天高雲談,涼爽宜人適合游寺。
寺內法師
海賢法師
師俗姓文,諱 川賢,字 清選。祖居豫南唐河縣少拜寺鎮。生於晚清光緒二十六年八月十九日。師生逢亂世,未得深研詩禮,自幼只隨母親茹素念佛。師天生純樸,宿根深厚,孩童時便以孝行聞名於鄉里。師十二歲喪父,慈母於苦難中將五個兒女拉扯成人。其 民國九年,師二十歲,決意拜別慈母,投在桐柏山太白頂雲台禪寺 上傳下戒老和尚座下出家,老和尚賜法名曰 海賢。民國十二年,師敬赴湖北榮寶寺受具足戒。
傳戒公本是臨濟宗白雲系的一代大德,然而卻不曾教授賢師參禪打坐,也未教授講經說法,唯傳六字洪名,囑其一直念去。師謹受教,一句佛號,終生繫念。
師曾先後在桐柏山桃花洞、雲台寺、塔院寺常住。開墾過十四片荒山,助人修建過十一所道場。曾與宗門高僧 海墨法師、體光法師於塔院寺結廬共修多年。
文革中,紅衛兵焚毀經書佛像,逼迫僧人還俗。師被迫到山村里做了生產隊長,但一直為大眾示現著僧寶形像。
文革結束後,來佛寺多位護法居士相約到塔院寺迎請賢師前來主持正法、恢復道場。不肖印志方得忝列門墻、歸依座下。戊子孟秋,恩師將來佛寺託付於印志,再三囑咐,寺院須專修淨土,老實念佛。
公元二O一三年元月十七日,古歷壬辰年臘月初六日凌晨,恩師無諸苦痛、安詳示寂。世壽一百一十二歲,僧臘九十二年。其瀟灑自在,令無數見聞者皆嘆羨不已!四眾弟子守靈念佛七日後,遂依佛家傳統葬禮,請恩師法體坐缸入塔。不才曾於恩師法體之前,誠為祭曰:
聖哉賢公,人中豪雄。三界師表,法門象龍。
少懷壯志,紹隆佛種。拜別慈母,出家為僧。
嚴持淨戒,勤修梵行。九十餘載,善始善終。
律己秋氣,待人春風。以身垂範,普利群萌。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桃李不言,下自蹊成。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來佛古寺,因師而名。
師今歸去,福慧圓通。花開見佛,徹悟無生。
不肖弟子,拜瞻聖容。祈師再來,莫舍頑冥。
今立誓願,我佛證盟。於師教誡,信受奉行。
同心同願,眾志成城。六和道場,百忍家風。
廣演正法,利樂有情。
海慶法師
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來佛寺名聲大震,得益於海慶法師。
據金剛館簡介:釋海慶,俗名李富貴。祖籍泌陽揚院,生於1909年,1928年出家, 拜羅漢山傳東法師為師,隨師修行多年,並得師之真傳法語。後雲遊四方,朝拜天下名山。於1987年到來佛寺常住。1989年在洛陽白馬寺受戒,1991年往生。1997年師之戒兄海賢法師發心為之化身入塔,將壽缸打開後,發現法師法體端坐如初、體膚無損、面如生者,才知已是金剛不壞之體,隨供奉寺院。法師一生持戒精嚴、修行圓滿,成就如是福德,誠為廣大同修之楷模。
在佛教中,修行到最高境界就有望實現圓寂之後肉身不壞。佛教用語將肉身不壞的軀體稱為“全身舍利”,就是僧尼圓寂後,身體經過多年不但未見腐朽潰爛,而且栩栩如生。能達到肉身不壞的境界,自然不是一般修為所能夠,因此肉身不壞的僧尼被尊稱為肉身菩薩。唐宋之後,相當數量的肉身菩薩稱號出現。但遺憾的是,自惠能禪師以下,千載之後,由於戰亂頻繁,無數名山大川寺毀僧散,肉身菩薩金身多不可保。時至今日,神州大地上的肉身菩薩已然數量稀少,現試選取至今仍然保存的十大肉身菩薩,以饗列為看官。
賢公母親
世上有一種情感不能忘,那就是母愛;有一種事情不能等,那就是孝!賢師的二哥和弟弟相繼去世後,賢師就把母親接到桐柏山上孝養。一九五七年冬,母親突然提出要回老家居住,賢師苦苦相勸終難挽留,只好順從母親返鄉,暫且住在生產隊菜地里的兩間茅屋裡。晚上,老母親吃頓自己親手包的餃子,捎信要她的女兒、侄女都回來,第二天中午僅喝點女兒拿回來的罐頭汁,自己又到廁所方便後,坐在椅子上,說了聲「我走啦」,只見她頭一歪老母親就真的走啦!她八十六歲自在而逝。也是因為當時條件極其困難,賢師為母親念佛三日後,只能用一口薄板棺材將母親簡單埋葬了。這讓賢師常掛在心,深感對不起母親的無邊深恩。八年後,賢師發心為母親遷墳樹碑,豈料掘開墓穴,竟然空無一物,僅有幾顆釘棺材用的大釘而已。
三世諸佛,淨業正因。蓮池大師曰:「父母離塵垢,子道方成就。」至於賢師之母是否乃菩薩應化,如達摩掛履般遊戲神通,我輩凡夫自是不敢妄斷,然而賢師對慈母至純至真的一片孝心,卻足以令我感動至之!
在他被紅衛兵勒令下山還俗時候,扒開了傳戒師的墓塔,可是墓穴空空,只好作罷。賢師在墓穴底下的石板下面,找到了師父的骨灰,方知傳戒師是得道高僧,早知有此一劫,方將骨灰藏匿石板下面。任憑紅衛兵如何逼問師父骨灰去向,他儘管歷盡磨難,始終守口如瓶,師父的骨灰才得以保存。至到一九九一年,海賢老和尚又親率弟子們為師父在桐柏山桃花洞旁邊,重新修塔安葬!
在長達幾年的時間裡,沒有香火供養,幾乎是海賢一個人辛勤勞作,供養五個年老體弱的老和尚,直到他們一個個往生……
無論是在寺院還是在佛堂,每年的清明節或十月一日,他都要叨念著:「我得趕緊回去,十月初一馬上到了,我得再回老家上墳祭祖,還要到桐柏山寺院再去祭拜我的師父!」
海賢是孝親尊師的典範,在他所示現的百年修持生涯中,讓世人清楚地看到並認識到佛教是圓滿的因果教育,是和現世人們生活中的倫理、道德緊密結合的,絕非是可望不可及的空中樓閣或世外桃源。
走進寺廟
現在信佛的人越來越多,每年春節及農曆初一、十五等日期,廣大民眾有到來佛寺寺燒香禮佛、祈福求安的習慣。旅遊途中參觀名寺大剎,燒香拜佛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如何燒香拜佛,為使十方善信種植福田、廣獲法益、正善正行,以滿所願,以祈共沾法益。寺廟建築都有許多道門,從哪一道門進入都有講究的。據說只有開了光的寺廟才有資格修十三道門。正中間的三道門,才是供人出入的。普通遊客,進門只能走右邊的那道門,中間那道門叫空門,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進門時,男客先邁左腳,女客先邁右腳,而且這步子,需邁得越大越好。同時進廟內殿宇時應遵循左門進右門出的原則。注意:一定不能踩踏在門檻(據說門檻代表佛祖的肩膀,當然不能踩踏)之上。而登臨第1和第6個台階的行禮意味著一心一意和六六大順的含義。禮佛前,先要淨洗手。香不能叫買而應該叫請。普通人敬香要用左手持(據說右手不淨,普通人殺生大多用右手),三炷為自己祈福,六炷為兩輩人祈福,九炷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個極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圓滿的高香。先燒香再叩頭。燒香的話,應該是左手拿香,右手拿燭。燒香時,先用自己的火點燃 香,要越旺越好,人們就常說香火旺盛嘛。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舉過頭頂作揖。作揖後,把香插在香灰里,就可進門叩頭了。叩頭的話,要認準佛祖菩薩或羅漢。
比如,你不能向地藏菩薩一陣猛叩頭。上香以3支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 常住三寶。這是最圓滿且文明的燒香供養。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所謂“燒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誠心”。香入香爐時應呈水平角度,曰平平安安。晨起看日出,天邊雲彩變幻多姿,唯仙洞山靜若聖者,浮想聯翩;日落在此打坐,看西天喜奏黃昏頌,來佛寺緘默怡然,有松濤泉鳴貫耳,如入一方淨土。寺坐東北向西南,總建築分為二進:大雄寶殿、藏經樓。登上往曲水流山路左旁,高大壯麗的寺門,十分引人。前一對石鼓,使大門更顯莊嚴。入門,一個闊埕,走到盡頭,置一門,上書齋堂,從這進去,竟是下樓之梯,可達地下室,面積近百平方米。這是設計師高妙之處,巧妙利用山地低處之佳作。若不是住持引領,我們還不知埕下有堂。全座寺院裝飾很美,除精工雕琢的石刻、木刻,各色閃光的油漆之外,連外牆上也嵌著彩瓷;山壁也皆嵌彩瓷,既安全防崩又美麗悅目,令參觀者讚不絕口。后座藏經樓,二層。下層為六祖惠能祖師堂,上層為藏經、客堂、僧舍,設備高雅。
寺內建築
佛寺採用傳統宮殿建築形式。寺院一般以殿堂(又稱正殿、大殿或大雄寶殿)為主體。殿堂建築集中地體現了我國傳統建築風格和特點。殿堂的屋頂,較多地採用廡殿、歇山、重檐、懸山、硬山、卷棚等樣式。屋頂,無疑是中國建築中最顯著、最重要的部分,無論正視、側視、俯視,它的立面平面都是曲線。曲線優美的屋頂,尤其翼狀起翹的飛椽,輕巧活潑的動人形象,是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部分。斗拱是中國建築獨有的奇特構件,常被用來代表中國建築,兼具結構、造型、裝飾多重功能,十分獨特斗拱由多種形狀各異的木塊重疊裝配而成,位於柱頂、額枋、梁枋與屋頂之間,它的使用可增加屋檐伸出的長度,縮短梁枋跨度,分散節點 處的剪力,此外,還兼有裝飾作用並表現尊貴等級。使用斗拱的木構架,是“中國建築真髓所在梁思成《清式營造則例》。大殿一般採用樑柱結構。其樑柱做法,是沿進深方向在石礎立柱,柱上架梁;樑上又立短柱,上架一較短的梁。
這樣重疊數層短柱,架起逐層縮短的梁架。最上一層立一根頂脊柱,形成一組木構架。每兩組平行的木構架之 間,以橫向的枋聯結柱的上端,並在各層梁頭和頂脊柱上,安置若干與構架成直角的檁子;檁子上排列椽子,承載屋面荷載,聯結橫向構架。這種木構架,是用中國傳統工藝做成,可抗地震的破壞。從建築格局上看,我國建築群體的平面布局,多為均衡對稱,設計時以縱軸為主,橫軸線為輔,通過暗示、烘托、對比等手法,使建築間含有微妙的虛實關係,從而體現了中國建築“含蓄”的美學特徵。一般佛寺的建築,也以中間一條南北向縱軸線為主,主要建築都位於南北向的中軸線上,次要建築安排在軸線的東西兩側。自南向北,依次為山門,山門的正面為天王殿,天王殿後面是大雄寶殿、法堂,再後面為藏經樓。
寺內佛經
對於佛教思想史的分期法,近代的學者之間,有著各種不同的看法。不過,以一般來說,可以分作兩大類:佛陀 時代稱為基礎的佛教,佛陀以後稱為發展的佛教。基礎的佛教,可以稱為原始的;發展的佛教,則又分為第一期小乘部派佛教,及第二期大乘宗派佛教。小乘的思想,著重出家僧團在註解釋義方面的努力。大乘的思想,則重於佛陀本懷在精神理想方面的發揮。但此二者的淵源,均不出乎原始佛教思想的延伸。我們研究佛教,若不追本溯源,理解原始佛教,光看小乘的部派佛教及大乘的宗派佛教,往往就會誤解佛教。乃至使你面對著三藏聖典,感到莫衷所以而難以抉斷和取捨。因為發展的佛教之中,均已多多少少加入了歷代古人的思想,以及各個時代環境中的特殊成分。唯有研究了原始佛教,才能真正了解佛教的根本精神之所在。佛陀及其教團(一)出家以前的菩薩:我們現在所講的佛陀,就是距今二千五六百年前生於印度的釋迦牟尼。佛陀是由行了菩薩道而完成的。尚未成佛的佛,通常均稱為菩薩,此處是指釋迦佛的最後身菩薩。出家之前的菩薩,乃是一般人格(凡夫) 的榜樣。身為太子享盡人間一切富貴尊榮,這是人間福報的模範,自幼好學深思、博聞廣識,文藝武功的造詣為當時之極致,這是人間智者的模範,對上事父母以孝敬,對下蓄妻生子一如常人,這是人間倫理的榜樣。由此可見,成佛的基礎,先要具備一般人格的條件。(二)由苦行至成佛:這一階段的釋尊,是從一般宗教的信仰和實踐,而轉為獨創思想的過程。他由二十九歲出家,苦行六年,至三十五歲成道。最初修學印度神教的法門,信仰梵天,修禪定,習苦行,由信起修,修禪定而達到最 高禪境的非想非非想處定。繼之,修苦行(持外道戒)六年,日食一麻,以維生命,形銷骨立,而不退心,這確是一般宗教徒的最佳榜樣了。修禪定,乃是印度傳統的宗教行持法;修苦行(戒),則為印度當時反傳統的新興宗教的行持法。釋尊的學習過程是沿著歷史的軌跡,進入新的天地。最後,他卻體認到了,光靠定和戒的方法,不能真的達到解脫的目的,於是主張以智慧的觀照,來衝破生死苦海的藩籬。戒、定、慧三學具足,才是求取解脫的唯一法門。
低級的宗教,止於盲目的信仰,高級的宗教,則在信仰之後,必進而修行。釋尊是由一般的高級宗教之中信行而來,並非否定了一般的宗教而獨創佛教,乃是透過一般宗教的信仰和實踐而另設佛教。佛教的尊貴和崇高,即在於此。既能肯定一般宗教的價值,又須以智慧的抉擇,對之作理性的考察。不像一般的宗教,僅鼓舞人們去服從“神”的“權威”,而不許用歷史的方法及科學的角度,對他們的“神”作理性的考察。因此,一般宗教的實踐,止於戒和定;佛教的實踐,則於戒定之上,增加智慧。所以,釋尊是一般宗教徒的最佳榜樣,他是超越了一般宗教而始創了佛教。(三)佛陀的一生:佛陀成道之後,直到八十歲時進入涅?,他是作為一個佛教徒的最佳榜樣了。福慧兩足而悲智雙運,空我執而斷除一切的煩惱——自求解脫;空法執而廣度一切的眾生——使入解脫。佛是由於行了菩薩道的自度度人而來。成佛之後的釋尊,雖已功圓果滿,但仍不棄任何一個說法度人的機會。他以深邃的智慧,配合和平中道的態度,發揮利益眾生的精神,他沒有作為領袖的希望,由弟子們自然形成的僧團,卻在無形中以佛陀作為最高的中心;他不主張以神異怪誕之術作為弘化的手段,佛的神通境界卻非任何一人所能企及;他從來不曾以權威者自居,佛的言行卻為千年萬世之所仰則。在佛的一生之中,並非沒有不如意事,但他總是以慈祥溫和的態度,處之泰然。他的悲心愿力之偉大堅強,卻又不是任何一位宗教家所能比擬,和平中正而剛毅不屈。成了佛的釋尊,絕不是以此而想求得什麼。乃是以身師範,作為弟子們的榜樣而已!人若能與釋尊一樣之時,他也必已成佛了。
寺廟瀏覽須知
名寺名廟,分布較廣,它們是旅遊觀光的熱點,但遊客在遊歷寺廟時有以下幾項須注意:
①忌稱呼不當。
對寺廟的僧人、道人應尊稱為師或法師,對主持僧人稱其為長老、方丈、禪師。喇嘛廟中的僧人稱其喇嘛,即上師意,忌直稱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污辱性稱呼。
②忌禮節失當。
與僧人見面常見的行禮方式為雙手合十,微微低頭,或單手豎掌於胸前、頭略低,忌用握手、擁抱、摸僧人頭部等不當之禮節。
③忌談吐不當。
與僧人道人交談,不應提及殺戮之辭、婚配之事,以及提起食用腥葷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 感。
④忌行為舉止失當。
遊歷寺廟時不可大聲喧譁、指點議論、妄加嘲諷或隨便亂走、亂動寺廟之物,尤禁亂摸亂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動應靜立默視或悄然離開。
⑤忌孩子失禮。
要照看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無知而做出不禮貌的事。
拜完用左手取一支先上中間,念供養佛,不墮地獄;第二支上右邊,念供養法,不墮餓鬼;第三支上左邊,念供養僧,不墮畜生。這樣上香就較契合佛教禮儀,讓人更能體悟佛的莊嚴法像。但現在的寺院大多數都是佛殿前一個很大的香爐,一走近就濃煙滾滾,很高溫度的熱氣直撲臉上,還有很多香客乾脆將大把大把的香扔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