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字義
〈形〉
1. 相次,隨後[next;second]
佴,佽也。從人,耳聲。——《說文》
佴,貳也。——《爾雅·釋言》
佴,次也。——《廣雅·釋詁三》
李陵既生降,聵其家聲;而仆又佴之蠶室,重為天下觀笑。——《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2. 另見nài
佴Nài
〈名〉
1. 姓
佴,姓也。——《廣韻》
2. 另見èr
3. [èr] 扔,丟掉。常見於川東一帶(山西也有此叫法)。
“‘佴’的意思是‘扔’。‘佴’俗寫成‘耳’。‘耳’‘扔’ 二字古音同,如《漢書·惠帝紀》顏師古註:‘耳因仍’……仍、耳聲相近”。楊小平所著《南充方言詞語考釋》 中考釋南充方言中“佴”(扔)字的寫法。
如:張可,快把這個垃圾佴了,大夏天的容易招惹蒼蠅!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仍吏切,音貳。《爾雅·釋言》佴,貳也。《注》佴次,卽副貳。《司馬遷·報任安書》李陵旣生降,頹其家聲,而仆又佴之蠶室,重為天下觀笑。
又地名。《金陵志》有佴墅村。
又佴革竜,雲南地名。
又《廣韻》奴代切《集韻》乃代切,音耐。姓也。明萬曆進士佴祺。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亻耳 漢字部件分解:亻耳
筆順編號:32122111
筆順讀寫:撇豎橫豎豎橫橫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