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余灑度(1898—1934),生於湖南省平江縣,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二期,在時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來的影響下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6年隨葉挺獨立團北伐到武昌,後歷任國民政府警衛團第一營營長、團長,江西省防軍暫編第一師師長。
1927年9月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任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師長,在起義部隊分三路從平江向長沙進軍途中,因收編的土匪武裝邱國軒團叛變,使進攻受挫。
毛澤東決定放棄進攻長沙的計畫,令各路部隊在瀏陽文家市集中;他率部參加毛澤東主持召開的前委會議,在討論進軍方向問題時,極力反對毛澤東向農村進軍、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正確主張,堅持要“取瀏陽直攻長沙”,經過激烈爭論,會議否定了余灑度的意見,決定向湘贛邊界農村進軍。
1927年9月29日,工農革命軍到達永新三灣,毛澤東在這裡主持召開中共前委擴大會議,會議根據部隊當前的實際狀況,同時也為了應付複雜的鬥爭局面,決定對部隊進行改編;在改編中余灑度被免職,被編入軍官隊任一般幹部(仍保留前委委員)。可余灑度心懷不滿,加上不願“鑽山溝”,更過不得艱苦的生活,於10月12日,以向湖南省委請求匯報工作為藉口,夥同蘇先駿逃離部隊。
1927年10月,余灑度受遣抵滬,向當時設在上海的黨中央寫了《警衛團及平瀏自衛軍合併原委參加此次兩湖戰役報告略書》的工作匯報,該文成為研究秋收起義的重要文獻。在滬期間,余灑度對革命產生了悲觀情緒,最後脫黨。
1933年,余灑度成為國民黨第61軍政訓處少將處長,在此期間開始利用職權販毒。
1934年販毒事發,被押送回南京,蔣介石下令將其槍決。
人物評價
多少黃埔精英,在中國現代歷史上留下不可抹殺的痕跡,但余灑度的結局卻令人唏噓。
余灑度,曾任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長,在毛澤東的直接領導下,率部參加了秋收起義。不可否認,當時身為共產黨人的余灑度在秋收起義前期的工作是積極的。然而,他作為工農革命軍的師長是不合格的、是不稱職的:
1、余灑度在秋收起義前夕收編邱國軒為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四團的過程中,沒有親自調查、沒有對其部隊進行混編、沒有對官兵做細緻的思想工作,而只委派“參謀彭楷、副官佘浩兩同志前往邱部工作,察考其是否誠意,迭接彭、佘報告,均雲邱部忠實可靠,可以隨意指揮。”就輕意相信了邱國軒。正是余灑度在用人問題上的輕率和隨意,所以有了邱國軒及其所部的反叛之舉,給起義部隊造成重大損失。
2、1927年9月19日,前敵委員會在文家市里仁學校召開的緊急會議中,余灑度自恃是黃埔軍校的畢業生,自認為行軍打仗有一套,對農民出身的毛澤東瞧不起,自始至終堅持“取瀏陽,攻長沙” 的觀點。他這種不顧現實,不服從前委領導規勸和不聽取大多數前委委員的意見,不認可毛澤東關於時局正確分析的行為和做法,令包括毛澤東、盧德銘、余賁民等前委委員在內的領導人深為失望。
3、文家市按毛澤東提出的意見,決定工農革命軍退萍鄉往湘南轉移。余灑度當時就不同意,但黨的前委決定,余只得勉強服從。9月24日在蘆溪戰鬥中,因余灑度越權指揮,部隊一時混亂不堪,總指揮盧德銘為掌控部隊、冒死衝殺,後中彈犧牲。這時余灑度自認為是當然的總指揮了,權力欲再度膨脹。而在隨後的蓮花戰鬥中,余擅自釋放惡貫滿盈的敵保全隊長李成蔭,幾陷革命軍於危險之地。面對毛澤東等人的責問,余竟強詞奪理,大耍軍閥作風,並索要更大的指揮權,嚴重損害了他作為一師之長的形象。
4、余灑度對部隊中的舊軍閥主義習氣不改正,對隨意打罵士兵的問題不制止,對士兵反映官兵待遇很不平等的問題不重視。
人物年表
余灑度,一八九八年出生在湖南平江一個農民家庭。
一九二二年平江開展農民運動時期接受進步思想,一九二四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二期,在周恩來的影響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是黃埔軍校內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的骨幹成員,也是黃埔軍校血花劇社重要演員。
一九二六年七月,受命潛入武漢發動兵變,余灑度任暴動隊隊長。
一九二七年六月,任張發奎的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中校團附兼第一營營長,該團骨幹大部來自葉挺獨立團,團長為大名鼎鼎的盧德銘。
一九二七年八月,盧德銘、余灑度率領警衛團參加南昌起義,部隊未開到南昌,南昌起義軍已經南下,警衛團遂輾轉在湘鄂贛邊界地區。期間盧德銘離開部隊尋找黨組織,余灑度代理警衛團團長職務。他帶領部隊來到修水,與羅榮桓帶領的農民武裝取得聯繫,以江西省防軍第一師的名義逐漸擴大力量。九月毛澤東在安源召開會議,決定把該部隊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參加秋收起義,余灑度任第一軍第一師師長。秋收起義後,余灑度跟隨毛澤東向湘南轉移,九月十九日的三灣改編後,余灑度擔任前敵委員會委員,部隊上井岡山後,毛澤東派遣余灑度前去與中共湖南省委和湖北省委報告工作並請示工作方針,余灑度的經歷從此發生了重大變化。
一九二七年十月十九日,余灑度輾轉來到上海,向當時設在上海的黨中央寫了《警衛團及平瀏自衛軍合併原委參加此次兩湖戰役報告略書》的工作匯報,該文章刊登在中央內部秘密刊物《中央政治通訊》第13期上,該文後來成為研究秋收起義的重要文獻。但余灑度在上海,對革命逐漸產生了悲觀失望情緒,最後發展到脫離黨組織。
一九二九年,他參加了譚平山、章伯鈞等人組織的中華革命黨。
一九三○年五月,鄧演達秘密返回上海,創建了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這個黨後來演變為現在的中國農工民主黨,但在當時被人們稱之為第三黨。余灑度加入該黨,並受鄧演達的委託籌建黃埔革命同學會,號召黃埔學生反對蔣介石——應該說這時的余灑度依然堅持“革命”信念的,他堅決反對蔣介石,很快在十八個省市建立了黃埔革命同學會的分會和支部。但是好景不長,南京國民政府對鄧演達進行通緝,一九三一年八月十七日,鄧演達在上海被捕,當天晚上,余灑度也在上海束手就擒。十一月二十九日,鄧演達被殺害,而余灑度則表示願意“悔過自新”,搖身一變,進入了中央軍校特別訓練班學習,從此他徹底拋棄了自己以往的信念,從一個陣營走進了原來敵對的另一個陣營。
一九三二年三月,復興社成立,余灑度成為該社的一個重要成員,在政訓研究班學習結束後,他與同班畢業學員五百餘人組成華北宣傳隊,赴華北進行宣傳活動。
一九三三年成為第六十一軍政訓處少將處長。
在北平,這個昔日的黃埔學生,青年精英,在信念喪失、茫然摸索中竟然自甘墮落,生活腐化,紙醉金迷。為了滿足自己奢侈的生活,他利用職權,走私並販賣毒品。而且又貪心不足,分贓不均,結果引發同夥不滿,最後事情敗露。
一九三四年,北平憲兵團團長蔣孝先檢舉此事,余灑度鏇即被逮捕押往南京,被蔣介石親自下令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