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東古鎮

余東古鎮

余東鎮古稱“鳳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是江蘇省科技名鎮,位於長江下游,地處長江和黃海交接處,中心地理坐標東經121°,北緯32.24º,隸屬江蘇省東南部城市海門市。境內地勢平坦,西北向東南略有傾斜,位於長江三角洲平原地帶,陸地平均高程為吳凇基點4.2米。地基承載力每平方米10噸以上,地震烈度6度以下。氣候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3°C,全年降雨量約987.7毫米。

概述

村鎮規模

全鎮轄區3002公頃,下轄8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現有人口約3.3萬,鎮區面積164公頃,其中,古鎮核心保護區為8.86公頃,常住人口1500多人。

交通狀況

余東古鎮游 余東古鎮游

余東鎮位於海門市東北部,距海門市區20多公里。

它東臨呂四港,北枕204國道、335省道,南接寧啟高速,與上海僅一江之隔,西至南通興東機場、南通港僅30公里,交通便捷。

方圓10公里內有10多個自然集鎮分圍在余東周圍。

經濟建設

余東鎮是江蘇省首批對外開放的工業衛星鎮,入選江蘇省著名鄉鎮,江蘇省科技先進及民眾文化、體育先進鄉鎮。

全鎮擁有體育用品、製冷設備、裝飾裝潢、金屬製品等12大門類的產業。所產的西洋棋、環保電池、球類產品暢銷東南亞、歐美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余東銅管廠已發展成為我國乃至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空調、冰櫃貯液器生產基地。

此外,余東的建築業成績斐然,擁有3000多人的建築隊伍,征戰全國各地,曾承建過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金茂大廈、青海省青藏高原博物館等著名建築。

歷史沿革

概述

余東,古稱餘慶,又名鳳城,是一座有1300多年文字記載的歷史古鎮。始於唐代,興於北宋,盛於明清,基於煮海為鹽而逐步發展形成。

歷經鹽亭(唐開元)—兵防要塞餘慶寨(唐乾符)—餘慶鹽場(北宋)—余東鹽場(元)—余東城(明)—余東鎮(清以後)的發展過程。

唐以前

余東系江海沖積平原,成陸歷史悠久。南北朝時期(公元420—589年),余東開始露出水面,後逐漸積成一條狹長的水脊,人稱“牛角梢”。

唐代

唐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尉遲恭之後裔尉遲寶慶因受薛剛反唐之牽連避難於此地,圍墾築寨,取其姓名首尾二字為餘慶,餘慶由此得名。此後逐漸有移民定居,加上官府流放大量犯人到此墾殖,逐步形成沿海一村落。

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始建鹽亭。

大曆中黜陟使李承實巡查此地,在此圍墾築堤設灶煮鹽,余東由此又有其乳名“李灶”。

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余東建制餘慶寨,與狼山、石港、蔡港、西寨同為通州兵防五要塞。

宋代

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余東鹽業興旺,蘇、皖、浙、晉等各地商賈相繼來此開店經營,絡繹成市,建餘慶場。

元代

元代(公元1271—1368年)由於江海潮起潮落,大片陸地相連出現,餘慶因位於余中沙之東,更名為余東,此名一直沿用至今。當時兩淮計有29個鹽場,余東場為其一。

明代

余東因其地域濱江臨海,歷為兵防要塞,明洪武年間(公元1371年),信國公湯和奉命在此建城,大興土木。整個余東城河環繞,以河為界,城內城外各建十廟,無城牆但有四個城樓(東城門魁星樓,又名鎮海樓,南城門三義樓,西城門火神樓,北城門真武樓),五處牌坊,堂、會、院等一應俱全。余東發展到了一個鼎盛時期,已由一個自然集鎮發展成為官方建制鎮。因余東城總體格局形似鳳凰,故余東又名鳳城。一首舊時民謠可以反映鼎盛時期余東城的全貌:

余東城,好風光,它有四城踞四方;

城裡城外各十廟,五山五坊三條港;

四河七橋四池塘,還有青墩雙井莊;

亭台樓閣堂會院,鳳城福地美名揚。

明正統、嘉靖年間余東城雖經修建,但鳳城格局和主體建築一直保存至清朝初期。

清代

清代,為兩淮鹽業鼎盛時期,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兩淮共有23個鹽場,余東場為其一。余東、呂四二鹽場鹽質冠於兩淮,號為“余呂真梁”,成為朝廷貢品,暢銷全國,余東遂成為清代淮南的一個鹽業重鎮。鹽業的不斷發展,促進了工商業的繁榮,又使余東成為古通州的一個工商業重鎮。

余東曾是南通地區土布紡織業中心,是藍印花布的發源地,所生產的芙蓉衫、芙蓉手巾都成為朝廷貢品,並遠銷東南亞。

乾隆四年(1739年),余東城遭到滅風大潮,原有格局遭到部分破壞,但仍存四城樓。據記載,余東城曾有108座大門堂,其中10多座懸掛有皇帝御賜的各種匾額(文革期間均遭破壞)。

清末—解放前

清末民初,由於海岸東移,鹽業淡出,許多餘東人撤灶務農。但至解放前,余東一直作為通東地區(南通市東部一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1903年,張謇在余東鹽河橋東建辦了通東惟一的高等國小南通縣立第九高等國小。1928年,通東第一個中國共產黨黨支部在余東國小成立。

1948年5月,余東勝利解放,成為海門地區唯一通過武裝鬥爭取得解放的鄉鎮。

解放後至今

余東解放後,原富餘區人民政府改為富餘區公所,1952年富餘區更名為余東區,

1957年全縣撤區並鄉建余東鄉人民委員會,1958年10月1日成立余東人民公社(設管委會),

1963年2月另建余東鎮人民委員會(兩套班子兩處辦公),

3年後撤鎮恢復人民公社,1967年初公社機構由於文化大革命的衝擊而癱瘓, 1968年4月由人武部建公社革命委員會,

1981年10月撤消革委會重建管委會,

1983年10月公社改鄉,1986年10月撤鄉建鎮並一直沿襲至今。

歷史遺存

現存古鎮格局

現存余東古鎮區,面積0.89平方公里,為明代余東城所在地。原有的四城門、十廟、五山、五牌坊雖已不存在,但仍能保持明清時期余東城“中軸對稱,城河相擁”的基本格局:

1)古城原有的基本框架依舊:

古代的街巷肌理基本保存完整,最突出的是由2146塊石板鋪成的南北長街(兼下水道、藏兵洞),共有876米長仍在,街巷兩側當年的商鋪舊宅多數仍在;古護城河除南運河段於上世紀80年代被改為水泥馬路外,其餘三段保存完整,河岸的自然風貌仍在;另有古橋兩座、古井十多口——這些都依舊顯示了古城原有的基本框架。

2)因鹽成邑的城鎮體系仍能體現:

現存古運鹽河和兩個鹽碼頭,原有鹽倉、鹽店、鹽棧等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才被破壞,遺址尚在——這些都較好地體現了余東因鹽成邑的城鎮體系。

3)古城原有的功能格局得到反映:

石板街兩旁原為商鋪,現仍零星存有商店;原有的主要宗教場所東嶽廟至今香火很旺;原有的私塾,建築尚存;原有的衙署及倉儲等功能場所的遺址基本保留;核心區內以居住為主,仍存幾處大門堂,民居雖為各個時期所建,但80%以上為一層建築——這些都比較完整地體現了古城的原有功能格局。

現存重要文物建築及歷史建築

余東鎮擁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還有少量的明代歷史建築及大量的清代及近代的歷史建築。

文物建築

法光寺又稱東嶽廟 法光寺又稱東嶽廟

1)法光寺建築群

法光寺,古稱東嶽廟,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是海門市內唯一留存的明代古剎。現有殿宇50餘間,其中,天王殿為明代建築,山門為清代建築。1984年,政府出資對寺廟進行整修,恢復了10個側殿,並復建了大雄寶殿、藏經樓、念佛樓、僧寮樓,現已成為通東地區規模最大的廟宇。

法光寺建築群現包括文昌閣和芙蓉池。文昌閣,古稱文昌宮,儒教勝地,內供文曲星、孔子和朱熹塑像,始建於明代,抗戰期間被毀,現存文昌閣為2001年復建。據《張氏家譜〉記載,芙蓉池為文昌閣同期所建。現存芙蓉池已被整修一新,並於池中央增建了湖心亭、九曲橋等設施。

法光寺建築群,反映了余東古鎮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同時也體現了一種特有的儒釋道三教合一和諧共處的宗教文化,為蘇中、蘇北地區所罕見。

2)十餘處保存尚好的明清時代民居

十餘處保存尚好的明清時代民居包括:明武進士故居、范氏宅院、江村故居、郭家銀樓、郭家宅院、張氏私塾、大夫第宅院、王家宅院、震豐恆布莊、江家客棧等。以建築單體遺存為主,少數幾個有獨立院落,建築的規格等級普遍較低,但其木鑕柱礎、牛角形屋脊(當地又稱鳳尾)、屋面坡度等建築形制體現了南通地區建築特有的古樸遺風。

歷史建築

以育嬰堂、錢糧房、白玉池澡堂、崔桐故居遺址、鹽倉遺址等為代表,體現了南通地區歷史建築的明清遺風。

價值特色

歷史價值

是中國古代因鹽成邑的一個代表,是明清時期兩淮地區的一座鹽業重鎮,是明清兩淮鹽業商貿鏈起始端的代表。

曾位於出江入海口的余東鎮,是南通地區唯一保存城河環繞格局的古鎮,對研究南通地區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科學價值

明初為兵防而建余東城,有助於了解明初兵防要塞小鎮的城鎮格局及其發展過程。余東鎮的大量民間建築遺存反映了古代江蘇沿海地區人民抵禦海潮、颱風等侵蝕的技術成就。

藝術價值

余東是通東文化的薈萃之地,現存有明、清、民國及近代各個時期的建築,大門堂、木鑕柱礎、牛角屋脊等建築形制,反映了南通地區普通民居的地域特色及其明清至近代的演變過程。這部分建築遺產是南通沿海地區不同時期的歷史證物。

社會價值

余東古鎮,體現了中國古代位於社會底層的鹽民生活,挖掘他們的奮鬥歷史,能夠為當代建設和諧社會提供借鑑。

法光寺集儒釋道三教於一廟,體現了東南沿海地區至今仍然存在的三教合一的宗教文化,是當代世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當代構建和諧社會推動經濟發展的文化資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