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1982年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四省市天主教會聯辦1983年,山東、江西、福建3省天主教教會參與聯辦。1986年,位於佘山西南麓的新院舍落成。1990年起,在江蘇、江西和上海各設立佘山修院分院。目前只在江蘇、上海設立佘山修院分院。修生在分院進行三年的學習後,再到佘山修院本部進行為期7年的學習,包括兩年的哲學,之後一年的實習,以及四年的神學學習。修院實行董事會制,現任董事長為上海教區主教刑文之,代院長為方祖耀神父。過去情況
坐落於上海松江區佘山腳下的中國天主教佘山修院,是華東六省一市(福建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江蘇省、山東省和上海市)聯合開辦的一所大修院。她創建於1982年,已經穩步走過了二十一個春秋。這二十一年來已經培養了近三百位年輕有為的神職人員,他們大多已經成為各教區福傳牧靈工作中的骨幹力量。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政府很快恢復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天主教上海教區的教務活動逐步得到了恢復和發展。當時張家樹主教等從長遠考慮,把培養年輕一代神職人員作為刻不容緩的頭等大事。經多方商量後,為了應急,決定使用佘山中山教堂的附屬房屋“七間頭”開辦修院。江、浙、皖三省兄弟教區聞訊,隨即提出與上海教區合辦的願望。張主教放眼全局,欣然允諾,並全權委託金魯賢神父主持創辦。張家樹主教於1982年6月23日在徐匯大堂主持了三省一市首次籌辦修院聯席會議,確定了辦院的宗旨,通過了佘山修院籌委會名單。會議上大家一致推選張家樹主教為主任委員,金魯賢神父為修院第一任院長。籌備會後的籌辦工作在金魯賢院長主持下加緊進行。當時修院在條件、師資、教材、教學管理等各方面都存在著一系列的困難:教室,是一間只有幾十平方米的老房子;老師,外聘和兼任行政管理的神父共十位;課程,只能開文學和教理等幾門最基本的課;教材,更是奇缺,十年浩劫,教會的神哲學書籍毀失殆盡,當時金魯賢院長向南京的基督教神學院借來八本書,權且應一時之急,所以佘山修院可謂是“八本書起家”。儘管困難重重,但經主教、神父、教友及善心人士的多方努力,終於於1982年10月11日正式開學,首屆入學修生36人。
在佘山修院籌備之際,國務院宗教事務局十分重視中國天主教領導人的籲請,專門為宗教界開辦培養教職人員的院校事宜向國務院報告,國務院於1982年6月頒發了國辦(82)第六十號檔案,將籌辦中的佘山修院確定為華東地區的“地方院校”。檔案下達,對籌辦修院給予了很大支持與鼓舞。
佘山修院開學後,山東、江西、福建三省教區紛紛主動前來聯繫,要求參與聯辦。1983年春,六省一市代表會議在徐匯大堂舉行。會議設立了修院董事會,並推舉張家樹主教為首任董事長。這樣佘山修院擴大成為華東“六省一市”教區聯辦修院。
由於修院規模的擴大,原有因陋就簡的房舍巳不夠使用,建設新院舍勢在必行。在各級政府的協助和海內外友人的支援下,新院舍選址佘山西南麓,於1985年5月12日奠基,於1986年9月5日落成,張家樹主教親自主持了奠基和落成典禮。新院舍包括自用聖堂、教學樓、圖書館、階梯教室、修生宿舍和理院樓,以及伙房、食堂和教職員工樓,建築面積共6000平方米,包括庭園和運動場,占地共18畝。按設計可同時容納160位修生在院攻讀修業。
院舍的改善,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修院的辦學質量。修生人數由1982年的36位,增加到1998年的172位(歷史最高記錄)。從1986年起,年輕神父開始陸續充實修院的培育團,協助老神父工作,有的還被委以重任(如副院長、教務長),用金院長當時的話說,這些年輕神父“Made in Sheshan”,肩上的擔子可不輕。從1993年開始,在國外留學的神父、修士相繼回院,挑起了修院教學和管理的大梁,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培育團的整體素質。主要擔任文化課(如文學、歷史、社會學、政治理論、外語等)的本籍外聘老師也在人數和素質上逐年提高,他們絕大多數都是有多年教學經驗的大學專業老師。從1989年至今,每年邀請一定名額的外籍老師前來佘山授課,從而大大充實了修院的師資,並且將佘山修院的教育質量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佘山修院董事會每年召開一次,各教區董事們聚集一起,就修院的培育工作、教學質量、師資隊伍建設等事項進行討論和總結,並對今後的修院工作做出指示和調整。佘山修院分別於建院十周年和二十周年之際舉行了隆重的慶祝活動,並充分肯定了佘山修院十年和二十年來所取得的巨大成績以及對華東地區教會所作出的貢獻。
現在情況
目前佘山修院培育團神父共有8人,其中有3人在國外留學過並有碩士或學士學位。修生共有114位(包括在教區實習、出試的修生),分為七個年級,哲一、哲二、出試班(哲學兩年後回教區出試)、神一、神二、神三、神四(暫空缺)。修生在修院生活以靈修和學習為主,每年舉辦一次運動會。修院辦有院刊《葡萄園》,每年出2期。修院中修生團體除學生會外還有一個聖母會,以祈禱和服務為宗旨,帶動整個修院的靈修氣氛。修院的圖書館是目前國內天主教修院規模最大的圖書館,分為中文圖書館和外文圖書館,藏書共7.5萬冊。二十一年來,共有621人曾經和正在就讀於佘山修院,其中有310人已經畢業(其中294人已經晉鐸),114人正在修院就讀或在教區實習、出試,共有187人先後退學或被勸退。
佘山修院在佘山聖母的保護下,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培養出一代一代中國教會的接班人,我們相信往後她將為教會培養出更多德才兼備、獻身於主的神職人員。
愛德圖書館簡介
1986年佘山新院舍舉行落成典禮,修院圖書館隨即成立。1988年3月,金魯賢院長主教給圖書館命名為“愛德圖書館”。十六年來,圖書館在場地、設施、藏書等各個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發展。愛德圖書館分為外文部和中文部兩大部分。目前外文藏書已達6萬多冊,主要有英、法、拉丁語等著作,還有少量的德語、義大利語、希伯來語、希臘語等著作。按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分類法予以編排,除天主教神哲學、歷史、倫理、靈修、禮儀等圖書資料外,還有多種版本的天主教百科叢書、經典著作、工具書和具有代表性的天主教雜誌,以及幾套縮微膠片、文獻資料等。從1986年開始,已故美國舊金山大學中西文化史研究所主任馬愛德神父(Edward Malatesta, SJ)向本圖書館捐贈了神學、哲學、教父學等著作。此後他又參與了圖書的分類、整理、編目、制卡等大量的工作,佘山修院圖書館有今天的規模離不開他的慷慨奉獻。
目前,中文部藏書已達1.5萬冊,按中國圖書分類法予以分類、編排,計有哲學、宗教、文學、歷史等20多類圖書。其中以哲學、宗教中的聖經、神學為主。中文部設有下列服務部門:
外借組:每周星期二、五開放,提供圖書外借。
編目組:利用電腦進行圖書登記、分類、編碼工作。
購書組:不定期地到上海各大書店採購各類圖書。
閱覽室:提供豐富的報刊雜誌。
印刷組:提供各類資料的複印服務。
愛德圖書館取得今天的成績,離不開修院歷屆董事會領導的高度重視,修院培育團和修士們的辛勤努力,台灣輔仁大學神學院、香港聖神修院大力支持,以及海內外廣大友好人士的熱情幫助。在此我們深表謝意,並為圖書館美好未來祈求天主的降福、佘山聖母的眷顧。
佘山修院聖母會簡介
佘山修院聖母會在修院首任董事長張家樹主教倡議下,於1985年5月12日正式成立。成立盛典與新修院奠基祝聖典禮同日舉行,至今18年來,共吸收會員269位。目前在修院中是一個擁有33名會員的大團體。聖母會奉無原罪始胎聖母為主保,其宗旨是特敬聖母、效法聖母的貞潔、謙遜、聽命等德表,在祈禱和服務中,善度修道生活,共建修院團體,將來作一名稱職的司鐸。會員有下列義務:熱心敬主、孝愛聖母、恪守院規、謙遜聽命、以身作則;積極參加每次會期及會內各項活動;每日念三遍:“吁!瑪利亞無原罪之始胎,我等奔爾台前,望爾為我等祈!”
聖母會在指導司鐸的陪伴下,由會長、副會長、秘書、議員、幹事等負責聖母會各項活動。
聖母會的活動項目除祈禱、聚會之外,較重要的還有,每主日山頂聖母大殿為遊客提供信仰諮詢、人生疑難解答等服務;聖母月為來自全國各地朝聖的教友提供各類服務;聖誕夜於中山主持祈禱會;售書組提供各類書籍的服務。
聖母會特別鼓勵廣大會員效法聖母的德表,多行善工,善度修道生活,在修院起模範作用。
讓我們祈求佘山聖母,求她常眷顧聖母會,願聖母會明天更美好!
院刊《葡萄園》簡介
佘山修院院刊《葡萄園》創辦於1986年,至今已出版了33期。開始時由當時的文一班主編,後由學生會主編,每年2期。稿件來源主要有在院或出試的修士、修院培育團神父或曾來修院教學的國內外教會人士,也有在高校就讀的主內青年學生及堂區的教友等。主要的欄目有:靈修感悟、文學天地、哲學探討、專家論壇、採訪紀實、文藝專欄、識見篇、翻譯窗等,內容豐富,不拘一格。本刊為修生們抒發情感、發表見解、練習文筆提供了廣闊天地,產生了良好的影響。經驗總結
明確辦學方向,提高辦學質量
每一個院校都有它的辦學方針和辦學方向,佘山修院的辦學宗旨就是培養熱愛祖國,熱愛教會,有良好的品行和獨身奉獻精神,有良好的宗教學識的神職人員。為達到修院辦學宗旨,首要的工作便是師資隊伍建設,尤其培育團的建設更是修院辦學中,一件重中之重的大事,因此在每一屆董事會(每年一次,已經開過二十一屆)上,董事們都會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認真討論,並採取切實措施以改善師資力量。正如第二十屆董事會所提出的:“對於修院的師資隊伍的建設,應以‘一盤棋’的指導思想來加以解決。各教區都應全力以赴支持修院工作為出發點,對那些適合於教學工作的人才,應全力鼓勵他們成為終身教師,成為教會培養人才專家,改變那種所謂‘轉換’的想法和做法。”
因此對於修院的師資建設採取“派出去”和“請進來”的方針。每一年聘請一些外籍教師來授課,以協助完成教學計畫。但修院的師資主要還是來自培育團,所以為加強培育團的建設,一方面對合適的人才“派出去”學習、進修,另一方面,在現有的修生中選拔合適的人選,進行重點培養,使其畢業後留院任教,以加強本院的師資。為能實現這一目標:第一,重視現有教師的再培育計畫。第二,發掘、留住、起用有從事修院教育工作的神恩性人才。第三,充分利用國內各大修院的教師資源,形成人才的相互交流。
如何提高佘山修院的辦學質量一直是修院領導和董事會成員共同關心的頭等大事。在修院的第十六次(1995年)董事會上,董事們一致認為: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把好三道關:招生、培育、再培育。
為了貫徹落實第十六次董事會的精神,為了把好這三道關,我們在招生工作方面推行基層推薦並進行嚴格考核的現行制度,也就是說:1)佘山修院的生源現在只來自佘山修院下屬的分院, 不收插班生,不搞特招。2)每年六月上旬從上述三所分院選拔、推薦德才兼優的學生(獲得普通高中的同等學歷;個人的操行評定合格),來參加佘山修院的招生考試。3)經考試(筆試和面試)合格者,佘山修院才予以錄取。近幾年來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我們發現在校學生的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
修院現行的教學計畫是六年制,即哲學兩年、神學四年。在兩年哲學的培育中,使修生們根據萬古長青的哲學真理,對人、對宇宙、對天主,獲得一個有根據而又和諧的認識;同時使他們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當代哲學思想有相當程度的認識,以便於同現代人交往。在神學四年的培育中,使修生們在信仰的光照下,探究天主啟示的真理,並能在以後的司鐸職務中傳播、說明、衛護之。神學四年的課程主要分為四大部分:即聖經、禮儀、信理和倫理。除此之外,還有教會法典、教會史、牧靈心理學等課程,而靈修學作為一門實踐性神學則貫穿於修生的整個培育過程中。
為了讓修士們更深地了解和熱愛中國文化、更多地了解中國的國情及社會的變遷,為以後的神學本地化工作打下基礎,修院也開設了中國哲學史、中國歷史、中國文學史、中國教會史、四書、社會學、時事政治、鄧小平理論、宗教政策與法規等課程。另外,修院也開設了英語、法語、音樂課供修生們選修。我們特別邀請了一些大學教授講授這些課程。
為提高同學們對神哲學的學習興趣、加強對專業知識的研究整合能力,我們在哲學部和神學部各舉辦學術研討會一次。研討會通常由三個部分組成:
① 學生在導師的引導下圍繞一個主題收集整理資料。
② 每位同學就自己所研究的成果,做一次報告,同學們針對其報告進行討論。
③ 然後作報告者根據大家的意見,修改自己的學術報告,並將其整理成為一篇思路清晰、論證有力的學術小論文。
為考核畢業生的學習成果及套用專業知識進行學術研究的綜合能力,修院要求哲學二年級和神學四年級的修生在畢業前,提交一篇畢業論文。
其基本規定是:凡是修滿兩年哲學的修生在畢業之前必須提交一篇五千至七千五百字的哲學論文;修滿四年神學的修生在畢業之前必須提交一篇一萬至一萬五千字的神學論文。通過論文的寫作,我們發現修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這為他們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佘山修院一直很重視畢業生的再培育工作,從1992年起,基本上每兩年舉辦一次校友返校活動,特別聘請一些神學或靈修學專家作不同的專題講座,讓校友們在神學知識和靈修理論知識方面有所提高。另外利用佘山的特殊環境,讓每年來佘山朝聖的校友有機會在修院有交流、分享和學習的機會,多感受一些修院團體的活力,多了解一點新的神學思想和傳教方法。通過與母校的接觸,校友們往往獲得很多啟迪和精神方面的支持。
佘山修院二十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要提高教學質量,就要把好招生、培育、和再培育這三關,並且要把這三個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因為我們的培育是全人的培育。
要提高修院的教學質量,教學管理是很重要,教學管理方面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完善教學規則,讓老師和學生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外提高老師和學生的積極性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經常關心任課老師的教學情況,生活情況;及時了解修生們的上課情況,重視他們反映的各種意見,努力做到課程的合理安排。
我們建議所有的任課老師,在每一個學年即將結束的時候,對自己的教學情況進行一個比較全面的總結。教務處也通常在學年末發給同學們問卷,以了解他們對每一門課和整體教學安排的反映。根據調查結果,我們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比如對外聘老師的任免和課程的調整,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調查總結的結果為依據的。
發揮主觀能動性和主人翁精神
為了增強修生們的責任感和自主性,並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修院通過學生會組建了八個小組,它們分別是:體育組、文藝組、美術組、理髮組、縫紉組、垃圾回收組、小樂隊和院刊(《葡萄園》)編輯組。其中的小樂隊組建於1999年9月,給修院增添了不少的生氣。學生會設正副主席各一人,組員是這八個組的組長。通過學生會各種不同形式的組織活動,極大地豐富了修生們的課餘生活,也營造出了一個團結友愛互相合作的良好氛圍。比如體育組每一年都要舉行一次“全民”性運動會(神職隊也積極參與)。通過各類的體育比賽,不但增強了修生們積極鍛鍊的意識,而且還加強了他們的團體意識。文藝組和美術組為那些具有藝術天賦的修生髮揮才能提供了天地,特別是每一年的聖誕節、復活節他們總能把聖堂裝飾得莊嚴美麗,把聖誕晚會辦得精彩動人。縫紉組和理髮組為老師同學們義務服務,深受好評。垃圾回收組的弟兄最辛苦,他們負責把各種廢棄物從垃圾箱中拿出來,分門別類地整理好,賣給廢品收購站。院刊《葡萄園》每學年出兩期,它為修生們提供了一個練習文筆的廣闊天地。(《葡萄園》內開設有採訪紀實、心靈獨語、專家講座、詩菀、明道信箱、譯文視窗、神學茶座等十幾個欄目。)除了學生會和其領導下的八個小組,修院內還有兩個相對獨立的小組,即聖母會和禮儀組。聖母會是修院內人數最多的小組(通常占修院總人數的三分之一),以特敬聖母、熱心服務為其宗旨。每個月至少舉行一次會期,每個星期天安排一個小組在山上為教友及遊客提供各方面的服務。禮儀組則安排彌撒中讀經、輔祭、選歌以及組織各種祈禱與大型禮儀慶祝活動。他們的服務對增加修院的靈修氣氛非常重要,所以,修院通常對禮儀組的成員予以嚴格甄選,並且必須由高班的修生擔任主要負責人。
近幾年來,在培育團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下,修院的各個學生組織不斷地發展完善,並且開展了很多有意義的活動,大大活躍了修生們的修道生活。因此,我們更加堅信:修生們才是修院真正的主人,只有使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他們才能愉快地“當家作主”。
對修生的陪伴
今天的修生受到社會上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等消極的思潮的影響,再加上某些神職人員的壞榜樣等等,這些都會帶給修生們一定的衝擊。所以,我們發現:“幫助修生們成為一個生活於世界卻不屬於世界的人(在基督內生活的人)”非常重要。為此,我們始終強調對修生的個別的靈修輔導。修士們可以自己選擇神師,定期和神師談心,從神師那裡得到切實的指導和幫助。總神師負責安排培育團參與對修生的靈修輔導,使其能充分發揮團隊的精神,全心陪伴修生,幫助他們進一步認清自己的聖召,積極地面對困難與挑戰,不斷地向天主開放,並在生活中不斷地皈依天主。展望未來
回顧歷史,總結經驗教訓,從整體上來說,佘山修院正朝著它既定的一個目標健康地發展。在這充滿挑戰和機遇的二十一世紀,二十一歲的佘山修院就象一個意氣風發的青年,壯志滿懷,決心開創更美好的未來。一個地區教會的修院,是這個地方教會的心臟,修院的成敗,關係到教會的興衰。今天我們遵照主的應許,抓住擺在我們面前的希望(參閱希6:17-18),展望佘山修院的未來和她美好的前景。
我們相信,我們期盼,佘山修院在佘山聖母的眷顧下,將満載基督的恩寵,成為一個清楚意識到天主在這個時代召叫我們所負使命的團體。這個團體將帶著使命、帶著權柄、帶著能力為天國服務(參閱路9:1-2),成為華東六省一市教會復興力量的儲備與陶成基地,成為中華民族皈依的工具,成為中國天主教會希望的標記。
我們相信,我們期盼,佘山修院在佘山聖母的眷顧下,將愈來愈成為一個靈性的團體,成為一個充滿基督生命的團體。在這裡我們所追求的不僅僅是學識,首要的乃是基督的生命。教師們、修士們在一種祈禱、靈修與彼此相愛的氛圍中熱切尋求基督的生命、得著基督的生命、活出基督的生命。畢業晉鐸後,我們不是帶著屬地的智慧,而是帶著基督的生命,帶著自高天而來的能力(參閱路24:49),牧養天主的子民,傳揚基督的福音,成為一位祈禱者、宣道者、使徒與牧人。
我們相信,我們期盼,佘山修院在佘山聖母的眷顧下,將成為一個熱切尋求在基督內的真理、充滿學術氣氛的團體。我們將為追尋真理而學習,為宣講真理而研讀,為維護大公教會純正信仰而努力;不僅要明白教會的真理,也要了解這個社會和時代的訊息與徵兆,為使將來能在天主所賦予我們的使命上更好地侍奉。
我們相信,我們期盼,佘山修院在佘山聖母的眷顧下,將成為一個充滿福傳熱火和牧靈精神的團體。所有的培育都指向一個目標,使修生們將來成為真正的牧人(參閱<司鐸培養法令>第4號),以完成基督託付給教會的大使命(參閱瑪28:19-20),去宣講基督和他永恆的福音,引人進入天主的國度。
我們相信,我們期盼,佘山修院在佘山聖母的眷顧下,將擁有一支強大而滿帶聖神恩賜的師資隊伍,使我們所有的期盼不致落空,使修生們在天主恩寵的帶領下,在靈性、人格、學識上拙壯成長,終至成為主所重用的器皿、德才兼備的司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