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埠村

何家埠村

何家埠村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轉塘街道東南角,距離轉塘街道約6公里。我村東與雙浦鎮的蘭溪口村接壤,南與雙浦鎮的夏家橋村接壤,西和回龍村為鄰,北和南村為鄰。早在明朝後期,大約30代前的祖先叫何九二,在公元15世紀,由浙江浦江或說浙江諸暨舉家遷入當地。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何家埠村位於浙江省杭州西湖區轉塘街道東南角,距離轉塘街道約6公里。我村東與雙浦鎮的蘭溪口村接壤,南與雙浦鎮的夏家橋村接壤,西和回龍村為鄰,北和南村為鄰。

村名由來

早在明朝後期,大約30代前的祖先叫何九二,在公元15世紀,由浙江浦江或說浙江諸暨舉家遷入當地。當是只有2-3畝面積,供船泊停靠用的船埠,四面均是一片汪洋,何姓祖先就在這裡起家落戶。然後沙塗漸漲面積增加,人口逐漸增多,大都姓何。自然形成為何家埠。該地名一直延續到現在,同時何家埠村靠近西面,有一個堆放柴草的地塊,稱為柴場。該名稱亦延續至今。何家埠村自1950年土地改革開始的第二年,即1952-53年,組織互助合作組,到1954年開始組織豐產、何家埠、新橋三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到1956年由以上三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合併組織為光明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至1958年。1959年與回龍村合併,那時已實行公社化,名稱為回龍生產大隊,到1961年與回龍分開後,名稱為光明生產大隊。後來插隊改村,稱為光明村。大約在1980年前後,經地名調查,要求恢復老地名時,改為何家埠村。

產業發展

全村到2008年底共有331戶,人口1230人,土地面積共有1250畝。其中耕地700畝、基地180畝、社會公共場地包括道路200畝、水面50畝、村集體基地120畝。開始以糧食生產為主,少量經濟作物油料、蔬菜等種作。現在通過土地流轉、產業結構調整在2000年開始以水產養殖,專業蔬菜種植和奶牛飼養家禽家畜群養等生產,到2006年後,除保留水產養殖外,奶牛和家禽家畜禁養後,發展農業高科技產業,部分原養殖基地轉為企業廠房建設,引進企業10餘家增加集體收入。解決剩餘的勞動力就業出路。2008年企業銷售收入有1.27個億。國家稅收750萬。

新村整治

何家埠村,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境內。在轉塘街道的東南方向,西面緊靠杭州利群煙廠,北與南村村接壤,東南接近雙鋪鎮的蘭溪村、夏家橋村。袁浦公路穿村通行,公車在本村東西兩面設停靠站,交通十分便利。地理優勢明顯,全村現有住戶327戶,總人口1286人,其中60周歲以上老人228人,總面積1150畝(其中耕地650餘畝)。黨員52名,村名代表48名,村私營企業16家。
何家埠村老人活動
該村原來經濟相對薄弱,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導下,村兩委班子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子。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利用資源、引進企業、加強管理、帶領全體村民依靠科技進步,自力更生、艱苦創業。使全村經濟有了顯著發展。到2010年年底全村實現工業產值1.4億元,上繳國家稅收85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13000元。村可用資金162萬元。
2009年全村又實行了經濟體制改革。重點是完成了經濟合作社到股份制經濟合作社的改造。重新盤點了村集體資產。到2009年底我村資產總值達到了1800萬餘元(不包括社區服務中心)。全村有8938股。2010年我村實現了第一次給村民分紅(每股100元),今後將逐年提高。
該村是2010年省級待整治村之一,按照“潔化、美化、亮化、硬化、綠化“的總體要求,劃分各自責任區。新配垃圾箱30隻。專職垃圾車一輛。專職保潔員9名。綠化面積達到4500平方米。新設監控探頭20隻。村內道路全部硬化。衛星浦從關廟根分別有1號橋、新橋(寬12米,主要功能是連線長400米的道路,為村實行土地規模經營、籌劃招商引資作基礎)、2號橋、3號橋、4號橋至四號浦有橋樑五座,進入何家埠村道路十分暢通。
2010年村投資230多萬元,新建了社區服務中心和公園融成一體。有健身苑、燈光球場、老年活動室、閱覽室。公園內小橋流水,鳥語花香,現在我村是村美、戶富、班子強。環境更加最佳化,村名生活現代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