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壓電容櫃

低壓電容櫃

一個低壓供電系統的無功功率的大小,隨著負荷的改變而改變。如果投入低壓電容補償的電容量大小是固定低壓電容櫃結構的,那么,用電系統總功率滿負荷時,可以得到滿意的補償。

簡介

工業用電戶總的功率因數很低,用戶變壓器承擔的有功功率一般在60%左右,30-40%左右的無功功率白白的浪費掉.這些無功功率主要來自用電器電磁場的建立,如異步電動機、電焊機、低壓變壓器、電抗器及其他所有的電磁場系統。通過低壓電容補償,可以讓功率因數提高到95%左右,這意味著,整個低壓用電系統的電能利用律也由60-70%左右提高到85%-90%。

一個低壓供電系統的無功功率的大小,隨著負荷的改變而改變。如果投入低壓電容補償的電容量大小是固定低壓電容櫃結構的,那么,用電系統總功率滿負荷時,可以得到滿意的補償。但是,在總負荷過低的情況下,補償的電容量就顯得太大了,這時定會由於“過度補償”而把低壓電網的供電電壓抬高,常把400伏的供電電壓提高到500伏甚至更高,這是很危險的!為此,低壓電容補償的接入電容總量,必須隨著用電負荷的變化隨時減少或增加,這樣才能達到“穩定補償”的效果。這種“根據用電負荷而隨時改變補償電容量的低壓電容補償方法”叫做“動態補償”。但是,一般不需100%的電容量都進入動態補償狀態,習慣上把其中一部分電容接在“一直接通狀態”叫做“靜態補償部分”。而把另一部分電容量作“動態補償”用,參與“動態補償”的那部分電容,一般採取自動根據總用電量(或功率因數)的變化需要,自動地接入或斷開低壓電網的工作方式。總之,我們把“能夠根據無功負荷的大小,而自動調整補償電容接入量的那一部分,叫做‘動態補償部分’”。

工作原理

合上刀熔開關和斷路器,無功功率補償控制器根據進線櫃電壓和電流的相位差輸出控制信號,控制交流接觸器閉合和斷開,從而控制電容器投入和退出。

補償原理

把具有容性負荷的裝置與感性負荷並聯接在同一電路,當容性負荷釋放能量時,感性負荷吸收能量;而感性負荷釋放能量時,容性負荷卻在吸收能量,能量在兩種負荷之間互相交換。這樣,感性負荷所吸收的無功功率可由容性負荷輸出的無功功率中得到補償,這就是他的補償原理。

作用

低壓電容櫃的作用是提高負載功率因素,降低無功功率,提高供電設備的效率;電容櫃是否正常工作,可通過功率因素表的讀數判斷,功率因素表讀數如果在0.9左右可視為工作正常。

運行維護

1、對運行中的電容櫃應加強巡視,檢查。
(1)監視溫度、電壓、電流。電容櫃環境溫度不得超過40攝氏度,電容器本體溫度不得超過60攝氏度。
(2)關於電壓的監視,一般規定,電壓高於額定電壓1.05倍時電容器可以長期運行,並允許在一晝夜中,最高不超過1.1倍於額定電壓下運行不超過6小時。
(3)巡視時要檢查電容器外殼有無膨脹,瓷套管破碎,漏油,接頭是否發熱,通風是否良好等。
2、無功功率自動補償控制器是電容櫃的關鍵部件,它是否能正常工作則直接影響到電容櫃的正常運行。因此用戶必須全面了解控制器的功能特點,使用條件,技術參數,安裝接線,一般定性檢查,系統故障的排除。

電容櫃改造電容更換

由於民用建築場所內使用的多為單相電感性負荷,因其自身功率因數較低,在電網中滯後無功功率的比重較大。為保證降低電網中的無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數,保證有功功率的充分利用,提高系統的供電效率和電壓質量,減少線路損耗,降低配電線路的成本,節約電能,通常在低壓供配電系統中裝設電容器無功補償裝置。
在電容器無功補償裝置中電容櫃起主導作用,而其中的電容器是主要部件,用於完成無功功率的補償。但是電容器屬於易損易耗品,一般正常壽命3~5年,如果不及時更換,將會影響補償功效,並且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