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光緒二十九年(1903)東渡日本,初進師範速成班,後轉日本中央大學預科,繼升英法科畢業。本欲赴美國耶魯大學深造,因參與革命活動,未能成行。三十一年(1905)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但以湖北代表身份參加,並被推舉為法務部判事,後改任執行部書記幹事、總理秘書、湖北支部主盟,同時負責歐美會務聯絡事宜。
但燾在台潛心著述。八十歲時,親朋出資自費刊印《觀物化齋詩集》祝壽,收入《觀物化齋詩錄》二卷,《入蜀集》一卷,《山中酬唱集》二卷,《台員集》一卷。《入蜀集》和《山中酬唱集》為抗戰時入川所作,與章士釗,沈尹默,汪東唱和最多。台灣又稱台員,《台員集》即赴台後所撰。
生平概述
燾於1900年考中秀才,1903年肄業於湖北經心書院,後赴日本留學,入日本中央大學學習。1905年同盟會在東京成立,但燾放棄前往耶魯大學留學的機會,加入同盟會。
1911冬,但由日返國,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任但為總統府秘書兼公報局局長。1912年2月初曾受孫中山委託至上海迎接章太炎赴寧就任總統府樞密顧問。南北和議告成,唐紹儀組閣,但出任國務院秘書。1914年袁世凱積極推行帝制,但當即辭去一切職務,匆匆南下,蟄居上海。
中華民國成立後,但燾被孫中山任命為總統府秘書兼公報局局長,後入唐紹儀內閣任國務院秘書。二次革命期間辭職,隱居上海。護法戰爭開始後,但燾於1917年南下廣州,任護法軍政府秘書長。此後一度回上海守孝。
1917年孫中山南下護法,但應邀去廣州擔任國會非常會議秘書長和軍政府秘書長,深得孫中山信任。1918年其父死,但辭去本兼各職,回上海守孝,閉門讀書,不問政事,與章太炎、田桐、何香凝等時相過從,賦詩吟詞,研究詩畫以自娛。1919年國會正式成立,但受聘任參議院秘書長兼憲法會議秘書長。
1919年,但燾擔任參議院秘書長兼憲法會議秘書長。1927年,但燾加入桂系控制的中國國民黨湖北省黨部,蔣桂戰爭期間曾起草聲討蔣介石的宣言,失敗後下野。
1934年開始,但燾在國民政府任秘書。1946年出任新成立的國史館副館長,實際主持工作。1948年辭職,後去台灣,曾擔任總統府資政,1970年病逝於台北。
1927年,但回到湖北,在桂系控制的國民黨湖北省黨部任候補監察委員、省政府委員、武漢市市政委員會委員。
1929年蔣桂戰爭爆發前,但曾為湖北省清鄉督辦胡宗鐸起草“討蔣通電”。桂系敗退,蔣下令通緝但燾,但於前一天離漢。
1932年,唐紹儀任廣東中山模範縣長,任但為教育局長。兩年後,唐因貪污,被民眾驅逐出境。而但卻以清廉自守、為民眾所挽留,但仍然辭職回滬。
1934—1945年,但一直任國民黨政府秘書。1946年任國史館籌備委員會總幹事、國史館副館長並主持館務,《國史館館刊》出版時,館長張繼已病故,但於是成為實際負責人,為刊物寫了許多文章,如《國史體例雜議》、《國史館制度雜議》、《修史雜議》等,為保存民國文獻,貢獻良多。1948年辭職去廣州,後去台北閒居。
1956年受聘為“總統府資政”。
1970年去世,終年89歲。
主要成就
學術方面,但燾對清史研究貢獻頗多,最早時撰有《黃黎洲》一文,刊於1903年1月《湖北學生界》創刊號,是目前所知的中國第一篇近代性質的清史學術論文。1915年翻譯日本學者稻葉君山《清朝全史》,由中華書局出版。其他方面,還譯有《正則英文教科書》、著有《日語古微》(1910)、譯有《蒙台梭利教育法》(1914)等。
但燾一生著述甚豐。早期與章太炎一起在日本東京辦報,除編輯呂留良《四書講義》作學生課本外,並將《四庫全書》中有關民族大義部分收錄於《漢風雜誌》,自費刊行問世。同時仿金聖歎筆調,評點明朱舜水《之瑜陽九述略》、陳其年《婦人集》等書。在日本還出版了《海外叢談》,風行一時,極受日本文學界重視。另外,尚有許多文獻著作,刊行於《國史館刊》上,為研究民國史提供了寶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