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舟姓

妨正匱財,聲不和平,非宗官之所司也。 五曰夷則,所以詠歌九則,平民無貳也。 為之六間,以揚沈伏,而黜散越也。

基本介紹

伶舟(伶州)[伶舟、伶州,讀音作líng zhōu(ㄌㄧㄥˊㄓㄡ)]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東周時期伶州舟鳩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伶舟、伶州,在史籍《萬姓統譜》中記載:“周伶州舟鳩之後”。伶州舟鳩,就是伶州鳩,並非兩個人。伶州鳩是周景王姬貴執政時期(公元前544~前520在位)的宮廷樂官司,據說是一個盲人,這在典籍《國語·周語下》中有記載。樂官,在周王朝乃至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周王和諸侯國宮廷中掌管音樂演奏的官員,亦稱伶官。據典籍《國語·周語下》中的記載,當周景王不懂樂理時,就向伶州鳩諮詢,伶州鳩解說並列舉了十二律和七音,並且說明了宮、商、角、徵、羽各階與律的音高之間的關係:據《國語·周語》記載,周景王不懂樂理,在公元前522年曾問樂律於伶州鳩。伶州鳩的回答成了中國樂律學史上最早的名篇。伶州鳩除了借論樂來諷諫周景王不要“匱財用,罷民力,以逞淫心”外,還講了許多樂律學知識。
伶州鳩按六陽六陰的順序列舉了黃鐘、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等十二個律名,這是十二律名見於典籍的最早的完備記載。伶州鳩在答周景王問“何謂七律”時,他將七律的出現和周武王姬發伐紂的時期。在中國音樂史上,對“七律”的解釋歷來有爭議:一說指七聲音階而言,一說以先秦文獻中無“變宮”一詞,以為另有所指。王弗聽,問之伶州鳩,對曰:“臣之守官弗及也。臣聞之,琴瑟尚宮,鍾尚羽,石尚角,匏竹利制,大不逾宮,細不過羽。夫宮,音之主也。第以及羽,聖人保樂而愛財,財以備器,樂以殖財。故樂器重者從細,輕者從大。是以金尚羽,石尚角,瓦絲尚宮,匏竹尚議,革木一聲。夫政象樂,樂從和,和從平。聲以和樂,律以平聲。金石以動之,絲竹以行之,詩以道之,歌以詠之,匏以宣之,瓦以贊之,革木以節之,物得其常曰樂極,極之所集曰聲,聲應相保曰和,細大不逾曰平。如是,而鑄之金,磨之石,系之絲木,越之匏竹,節之鼓而行之,以遂八風。於是乎氣無滯陰,亦無散陽,陰陽序次,風兩時至,嘉生繁祉,人民龢利,物備而樂成,上下不罷,故曰樂正。今細過其主妨於正,用物過度妨於財,正害財匱妨于樂,細抑大陵,不容於耳,非和也。聽聲越遠,非平也。妨正匱財,聲不和平,非宗官之所司也。夫有和平之聲,則有蕃殖之財。於是乎道之以中德,詠之以中音,德音不愆,以合神人,神是以寧,民是以聽。若夫匱財用,罷民力,以逞淫心,聽之不和,比之不度,無益於教,而離民怒神,非臣之所聞也。”王將鑄無射,問律於伶州鳩。對曰:“律所以立均出度也。古之神瞽考中聲而量之以制,度律均鍾,百官軌儀,紀之以三,平之以六,成於十二,天之道也,夫六,中之色也,故名之曰黃鐘,所以宣養六氣、九德也。由是第之:二曰太蔟,所以金奏贊陽出滯也。三曰姑洗,所以修潔百物,考神納賓也。四曰蕤賓,所以安靖神人,獻酬交酢也。五曰夷則,所以詠歌九則,平民無貳也。六曰無射,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軌儀也。為之六間,以揚沈伏,而黜散越也。元間大呂,助宣物也。二間夾鍾,出四隙之細也。三間仲呂,宣中氣也。四間林鐘,和展百事,俾莫不任肅純恪也。五間南呂,贊陽秀也。六間應鐘,均利器用,俾應復也。“律呂不易,無奸物也。細鈞有鍾無鎛,昭其大也。大鈞有鎛無鍾,甚大無鎛,鳴其細也。大昭小鳴,和之道也。和平則久,久固則純,純明則終,終復則樂,所以成政也,故先王貴之。”王曰:“七律者何?”對曰:“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黿。星與日辰之位,皆在北維。顓頊之所建也,帝嚳受之。我姬氏出自天黿,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牽牛焉,則我皇妣大姜之侄伯陵之後,逄公之所憑神也。歲之所在,則我有周之分野也,月之所在,辰馬農祥也。我太祖后稷之所經緯也,王欲合是五位三所而用之。自鶉及駟七列也。南北之揆七同也,凡人神以數合之,以聲昭之。數合聲和,然後可同也。故以七同其數,而以律和其聲,於是乎有七律。”伶州鳩從專業角度,結合周武王伐紂時的實際天文現象,向周景王講述、闡釋了深奧的樂律理論,其談話記錄為後人確定周武王伐紂的具體年代,提供了可資參考的歷月和曆日、一個能夠計算的歷點,為研究周武王伐紂之年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天象資料,其在夏、商、周斷代歷史的研究中的結論是:商帝辛五十三年(公元前1057年),周武王姬發舉兵伐紂。
在伶州鳩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伶州氏、伶舟氏,後又有省文簡改為伶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布

伶州氏(伶舟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在歷史上曾以洛陽為郡望,但今已不再,皆演變為單姓伶氏、州氏、舟氏等。

郡望堂號

郡望

洛 陽:亦稱洛陽郡。戰國時期秦國的秦襄王置洛陽縣,該縣以在洛水之陽而名,屬於三川郡。西漢時期為河南郡治。東漢時期建為都城。三國的曹魏及後來的西晉、北魏、五代後唐皆建都於此,南北朝時期東魏置郡,故城轄地在今河南省洛陽市白馬寺東漢水北岸。隋、唐兩朝,洛陽故城轄地達今韓國漢城市以西九公里處,大周王朝的武則天曾以洛陽為都城達十四年。由於新莽、唐朝、五代後粱、後晉、後漢、後周、北宋、金國也都以洛陽為陪都,故而多稱洛陽為“六朝古都”。

堂號

洛陽堂:以望立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