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伶[伶、泠、彾,讀音作líng(ㄌㄧㄥˊ)]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黃帝屬下樂官伶倫之後,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相傳,黃帝時期屬下有個樂官,名叫伶倫,他制定了古代的樂律,並與另一名叫榮將的人一起鑄造了十二口編鐘,演奏出黃帝親自創作的《鹹池》之曲。黃帝聽了以後十分高興,為表彰伶倫的功勞,便賜他名為“伶”。“伶”,在古代與“泠”、“彾”通假,後來成為帝王宮廷樂官(樂正、樂師)及演員(伶人)的代稱。在伶倫其後裔子孫中,多以先祖受賜之名沿傳,稱伶氏、泠氏、彾氏、倫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在伶氏、泠氏、彾氏族人中,後來皆有去偏旁部首簡筆為令氏者,亦世代相傳至今。
本書按:
在許多文獻中皆稱,“‘伶’在古代與‘冷’同音。所以伶氏又稱為冷氏”,這是錯誤的!自古以來,“伶”、“泠”、“彾”與“冷”從來就未同音過,字近音訛,不能稱作“同音”。伶(泠、彾)倫的後代子孫世稱為伶(泠、彾)氏,後來有筆誤寫錯,誤為“冷”,因此也有成為冷氏者,但絕不能就此稱為“‘伶’在古代與‘冷’同音”。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伶官之後,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在典籍《詩·邶風·簡兮序》中記載:“伶官,亦泠官,樂官也。伶氏世掌樂官而善焉,故後世多號樂官為伶官。”要注意的是,伶官與伶人、泠人不同,伶官掌管伶人,並負責培養伶人。在西周時期乃至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與諸侯國中,伶官皆是內大夫,屬天官府司所轄,即由王政直接管理,在國典、祭祀、迎賓、國喪等諸多重大活動中,伶官具有舉足輕重的社會地位。在伶官、伶人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其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伶氏,世代相傳至今,是十分古老的姓氏之一。後有去偏旁改姓氏字者,稱令氏,亦世代相傳至今,但姓氏讀音仍作líng(ㄌㄧㄥˊ)。
第三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東周時期伶州舟鳩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伶舟,或稱伶州,在史籍《萬姓統譜》中記載:“周伶州舟鳩之後”。伶州舟鳩,就是伶州鳩、或稱伶舟鳩,只是一個人,並非兩個人。伶州鳩是周景王姬貴執政時期(公元前544~前520在位)的周王室宮廷樂官司,據說他是一個盲人,這在典籍《國語·周語》中有記載。樂官,在周王朝乃至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周王和諸侯國宮廷中掌管音樂演奏的官員,亦稱伶官。據典籍《國語·周語》中的記載,周景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周景王曾問樂律於伶州鳩。伶州鳩的回答成了中國樂律學史上最早的名篇,解說並列舉了十二律和七音,並且說明了宮、商、角、徵、羽各階與律的音高之間的關係。伶州鳩除了借論樂來諷諫周景王“匱財用,罷民力,以逞淫心”外,還講了許多樂律學知識。伶州鳩按六陽六陰的順序列舉了黃鐘、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等十二個律名,這是十二律名見於典籍的最早的完備記載。伶州鳩在答周景王所問的“何謂七律”時,將七律的出現和周武王姬發伐紂的時期緊密聯繫起來,他從非常專業的角度,結合周武王伐紂時的實際天文現象,向周景王講述、闡釋了深奧的樂律理論,其談話記錄為後人確定周武王伐紂的具體年代,提供了可資參考的歷月和曆日、一個能夠計算的歷點,為研究周武王伐紂之年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天象資料,其在如今的《夏、商、周斷代歷史研究工程》中的結論是:商帝辛五十三年(公元前1057年),周武王姬發舉兵伐紂。在伶州鳩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伶州氏、伶舟氏,後又有省文簡改為伶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伶倫。遷徙分布
伶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以太原為郡望。今山西省的太原市、潞城縣,黑龍江省的呼蘭市,天津市,河北省的唐山市等地,均有零星伶氏族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