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特徵
當時,估衣街還是民俗活動的中心,每逢元宵節這裡放燈三天,對此,詩人曾描繪:“估衣街上魚龍舞……春燈還我少年心”。1986年,經市政府修復,估衣街再現昔日歷史風貌。130多家敞開式大小店鋪裝上宮燈,亮起金字匾額和根聯,掛起幌子和裝飾物品。一些著名的老字號,如瑞蚨祥鴻記、慶記和謙祥益保記,其鐵花罩棚的特色造型整修一新;達仁堂藥店朱漆廊柱,花格門窗,“京都達仁堂”的銅匾,等等,恢復了老店的風姿。估衣街上的建築,青磚灰瓦,造型簡樸,雖有裝飾,但繁簡得體。街西口立起一座仿古牌坊,街東口新塑有50米長的“二龍戲珠”,與這條古街原有建築渾然一體。
交通信息
外部交通
乘5路、15路、37路、161路、168路、600路內、 600路外、605路、606路、635路、651路、657路、683路、688路、801路、829路、840路、855路、906路、便民61路在估衣街下即到。
內部交通
估衣街作為古老的商業街,道路順暢,路口四通八達。估衣街是一條東西向的街道,街寬不足10米,全長不足800米,但是沿估衣街從西口(北大關)開始至東口(大胡同街):估衣街的北側有多條路可通達南運河南路,依次有:五彩號胡同、歸賈胡同、范店胡同、金店胡同等;估衣街南側還有多條路可通達北馬路,依次有:耳朵眼胡同、萬壽宮胡同、邑翠里胡同、沈家胡同、楊家胡同等。
那時候的小馬路不叫馬路,就叫胡同。這樣通達的路口多,既便於商家和買家的交通往來,而且在各個胡同里,還有眾多的商鋪。這些胡同寬窄不一,寬的也就7、8米,窄的如耳朵眼胡同,最窄處不足1.5米寬,兩個人相向通過時幾乎要擦肩。聞名中外的耳朵眼炸糕,就坐落在耳朵眼胡同口的北大關一側。
歷史沿革
天津自明初設衛以來,一直是通衢大邑,人雜五方,素稱“畿南花月無雙地,薊北繁華第一城”。因而衣食住行,風月繁華,無不競奢糜麗。天津清代詩人有詩句:“繁華要數估衣街。”估衣街,現仍存在,地處紅橋區北門東。為昔日集中出售服裝之所,反映了天津服裝行業的鼎盛局面。
天津史書上及現存城市布局中,有蹤跡可尋的老商業街,要數估衣街。《元史·海運編》里曾提到楊村馬頭。而清初《天津衛志》中屢屢提到馬頭渡等地名。明白誤的,馬頭渡地居現在的北大關橋址。由此可推斷元明時天津衛的繁華商業街—馬頭東街,即現在的侯家後中街、估衣街一線。明代天津巡撫李繼貞被天津人崇祀而建有祠堂。據民國《天津縣新志》編撰人高凌雯考證,李繼貞祠堂在馬頭東街。而李的祠堂為清代萬壽宮,即今北馬路北門東國小,該國小前門原在今估衣街上(後移至北馬路)。故馬頭東街為今估衣街可證。換句話說,估衣街就是有600多年歷史的馬頭東街。
估衣街西口,現在立有一面牌樓,上寫“沽上市廛”四個字。沽,是指天津舊有七十二沽(沽者,小水也),所以“沽上”就成為天津的代稱。“沽上市廛”就是指天津的商市。兩百年前清代文人李慈銘(蓴客)來天津,經常到估衣街遊玩,他在自己的《越縵堂日記》中曾描寫這條街“廊舍整潔”,“幾及二里”,繁華絕似“吳(蘇州)之閶門”。可見它繁榮的面貌。估衣街上有各種老字號老商店,如吃飯飲宴,有“估衣街里趙洪遠,一飯尋常費萬錢”的說法。天津飯店中的老“八大成”(八家字號中含“成”字的大飯莊:如“聚合成”),大部分在估衣街歸賈胡同或侯家後。再如天津最老的洋廣雜貨商店“范永和”及京都達仁堂,老皮貨涼蓆店都在估衣街上。西口面對的是“五甲子”老煙鋪該煙鋪至晚設於是1644年。
估衣街店名
當然,估衣街上最多的仍然是服裝店與綢緞莊。據“七七事變”前統計,在估衣街(東到鍋店街)上開設的綢布棉紗呢絨布莊、裘皮商及服裝商店(包括內局貨木棧)就有:謙祥益、敦慶隆、元隆、瑞蚨祥鴻記(經理辛挹泉)、華祥、瑞蚨祥(經理李文泉、綿章、寶豐、崇慶、萬聚恆、慶德成、益慶和、怡慶、德益棧、同豐裕、義豐厚、德益成、慶利恆、義聚恆、寶昌、西裕興、慶祥、天順成、裕興文、毓盛長、榮馨、裕盛永、慶豐、榮慶、大慶元、永康、新豐泰、瑞森祥、義信成、公益、慶盛恆、恆祥公、大豐泰、鴻生義、恆利、東泉盛、永聚成、四合元、籃生祥(張省三)、德源(經理陳少軒)、瑞興、同益、廣興永、華泰、聚源德、德源(經理陳錫九)、益合、恆興德、寶順合、萬興厚、祥記、文興順、華盛、義興合、信達永、德茂成、毓成齋、寶元隆、順興德、益生、春泰、恆泰慶等。
其它資料
估衣街上當然賣估衣,就是賣舊衣。清代崔旭在道光四年(1824)寫有《估衣街竹枝詞》一首:
衣裳顛倒半非新,
挈領提襟唱賣頻;
夏葛冬裝隨意買,
不知初制是何人。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清代天津估衣街上主要店鋪——估衣店的經營活動。一、衣裳半非新,必是舊物。因天津當鋪很多(“四十八家當店齊”),居民中經濟變化既大又快(天津有“富貴無三輩”的說法),因此家中新制的鮮衣華服,轉瞬間就可能因破產送進當鋪,往往又無錢去回贖,所當衣服即成為死當,所有權轉移到當鋪手中。當鋪即按堆兒編號售出,賣者多為估衣鋪,便拿到估衣街上售賣。當時要喝唱吆喊:“這一件皮襖呀,把它賣了吧!”聲如歌唱,買主可討價還價。故詩中說“唱賣頻”。買的既是舊衣服,當然“不知初制是何人”了!
估衣街上的服裝店,是從面料開始,到絲線、估衣、新衣、皮貨、軍衣,無所不有,是具有600年歷史的一條服裝商業街。這在世界上也是少見的。
旅遊特色
現在,從一些老棉店門面上,還要看到昔日風采,高大的院牆上有鐵花罩棚,院內是寬敞的店堂,一般是樓上樓下都設櫃檯,與京都大柵欄的大綿布莊驚人地相似。這說明天津與京都在清代同樣繁華熱鬧,曾吸引著南北遊客。
其它相關
淮安估衣街
清代史書記載,當年淮安河下有108條街巷,44座橋樑,102處園林,63座牌坊,55座祠廟。留存的著名古蹟有狀元樓、魁星樓、吳承恩故居、清代左寶貴祠等。所以,古淮安與運河沿線的揚州、蘇州、杭州並稱為“四大都市”。
估衣街,顧名思義,當年是賣估衣的地方。
一街筒子的店鋪,琳琅滿目,比比皆是,賣得最多的是舊衣服。有人考證,估衣,並不都是賣舊衣,而是服裝集成之處,總之是賣衣服的地方。還有人說:這個估衣市場是指出售的舊衣服或原料較次、加工較粗的新衣服,再現淮安當年服裝行業鼎盛之景。想想也是,當年從運河裡來的四面八方的商賈(主要是鹽商)、漕船、舟子、官宦、百姓人家,行走、訪親、見面、會客、過年、辦節、喜慶、奔喪,總要扯件服裝,做點體面事情;或有舊衣服拿來買賣。《老殘遊記》第八回:“因在估衣鋪內,選了一身羊皮袍子、馬褂,專差送來。”明清小說里經常寫道:“這皮襖黢黑油兒的皮,福綾緞兒的面呀,翻過來再瞧里兒看這毛,九道彎亞賽羅絲轉兒。上有白,下有黃,又有黑,起了一個名兒三羊開泰。”
清代有一首《估衣街竹枝詞》,這樣寫道:“衣裳顛倒半非新,挈領提襟唱賣頻。夏葛冬裝隨意買,不知初制是何人。”
這街里子可是當年康熙爺下江南年間改造的市面。那時節,可能也叫“政績工程”,這可關乎到當官的頂帶花翎,當官的樂得屁顛屁顛的忙開了。街道由一個程姓徽商捐資的,徽商有錢,就像現在的大款巨商贊助社會工程一樣,非常有臉面,又是功德無量的好事,還能流傳百代,他何樂而不為呢?!街巷地面都是長1米,寬0.5米,厚0.1米的條形青麻石鋪設而成,俗稱青石板街。兩側至今還有一半以上的建築是明清時的小瓦二層小樓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