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估價公約》簽訂的目的,是為了便利國際貿易,訂立儘可能高度統一的海關估價方法,確實可靠的以貨物的統一估價為基礎,簡化國際關稅談判和外貿統計的對比。《估價公約》共18條。主要內容包括:1、要求締約國按公約規定將附屬檔案1中的海關估價定義訂入其本國法,並自公約對該國生效之日起執行該定義。估價定義中規定的完稅價格為正常價格,即貨物進口時相互獨立的貿易雙方可以在公共市場上購得該貨物的價格。2、海關合作理事會設立海關估價委員會,監督公約的執行,保證公約的解釋和執行的一致性。所有採取本公約的理事會成員國均有權派代表參加。3、締約雙方或各方間對本公約的解釋和執行如有爭議,應儘可能自行協商解決;如協商無法解決,應提交海關估價委員會審議;海關估價委員會不能解決爭議,應由該海關估價委員會提交理事會。爭議雙方可以事先承認海關估價委員會或理事會的建議對該方有約束力。
《估價公約》規定的完稅價格審定方法,與《關貿總協定》略有不同。關稅完稅價格的審定方法是影響進出口貿易的一個重要因素。《關貿總協定》規定了審定完稅價格的一般原則,即:應以進口商品或相同商品的實際價格,而不得以國內產品的價格或者以武斷的或虛構的價格作為計征關稅的依據。1979年,東京回合達成《實施關貿總協定第7條的協定》,決定以成交價格為估價依據,世界貿易組織在此基礎上修訂為《關於履行1994年關貿總協定第七條的協定》(又稱為《海關估價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