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84年,35歲的阿爾諾從綜合工科大學研究生畢業後,決定投身時裝界。在家族的鼎力支持下,他擊敗眾多強手,收購了長期虧損的紡織品公司——博薩克集團(Boussac)。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相中的並非博薩克,而是該集團旗下已作古的設計師迪奧命名的時裝公司。
1997年以來,該公司開設或收購了500餘家商店,從化妝品連鎖店到銷售太陽鏡和手錶的專業商店等。
1999年1月,LVMH公司餓狼撲食般地撲向古弛,收購了後者34%的股份,成為古弛的大股東。古弛頓時失去了自由,受制於LVMH。面對這種情況,古弛CEO德索爾提出要求,讓LVMH全盤收購古弛。阿爾諾拒絕了。道理自然很簡單——全部收購要花很多資金。阿爾諾希望通過控股古弛,達到一箭雙鵰的目的:一方面以較小的代價控制古弛,從而抑制住古弛強有力的競爭,另一方面從這筆投資中獲取可觀的收益。
2000年,這些業務銷售收入約為24億美元左右。精品行業是高利潤率行業,像路易斯-弗伊頓酒的利潤率就高達40%。零售業的利潤率要遠低於這個數。阿爾諾要想從零售業中大賺一把恐怕很難。
2003年,LVMH又收購了巴黎的La Samaritaine百貨商店,持有這家130年歷史的百貨公司2億美元股份。他希望將它改造成一家精品商場,專門銷售各種高檔商品。阿爾諾的胃口已不滿足於精品製造, 他要進入零售業,使LVMH錦上添花。
2005年上半年,LVMH集團銷售額呈兩位數增長,LV更是飆升22%,公司股票頻創新高,價格增長達30%。如今,LVMH經營的品牌包括時裝、皮具、香水、化妝品、手錶、珠寶和酒類等等。現在貝爾納·阿爾諾持有47.5%的股份,是 LVMH 集團的最大股東,他的5個子女中,長女德爾斐娜(Delphine Arnault)是他刻意栽培的繼承人。LVMH的那些品牌不是阿爾諾創造的,但是他比任何人都知道他們在世界範圍的潛在價值,並且最擅長將它們的價值最大化。
2012年9月,貝爾納·阿爾諾表示正申請比利時國籍,但他強調這主要出於擴大名下阿爾諾集團在比利時業務的考慮,不會做一名稅務逃亡者。法國總統奧朗德先前在競選中承諾,對年收入超過100萬歐元(約合128萬美元)的高收入者徵收75%的邊際稅。一些政界人士因而指責阿爾諾申請比利時國籍有逃稅、背叛法國之嫌。
2013年,法國首富貝爾納·阿爾諾宣布,已經撤銷比利時國籍的申請。
人物成就
賺有錢人的錢
阿爾諾進入精品界有些鬼使神差。阿爾諾家族原本做的是建築生意,他在大學時選修的課程也與精品行業毫無關係。不過,他非常崇拜法國著名時裝設計師克里斯蒂安·迪奧(1905-1957)。1987年,“貪婪成性”的阿爾諾把目光投向了LVMH公司。或許是時勢造英雄,20世紀80年代末正好趕上經濟不景氣,阿爾諾得以非常低的價格大量買進LVMH公司股票。他利用該公司管理層之間的權力鬥爭,經過一場頗為艱苦的官司後,終於如願以償地把LVMH這家已成功的公司納入掌中。
LVMH所屬的路易斯-弗伊頓公司(Louis Vuitton)及酒類業務如Dom Perignon和軒尼詩等的強勁現金流讓他獲得足夠的財力收購各種精品品牌:手錶公司、香水製造公司、免稅商品連鎖店、百貨公司,甚至還有精品拍賣行。建立LVMH帝國過程中,阿爾諾以難於對付、嚴酷、冷靜和機警而著稱,一如別人封給他的外號“狼”。在英國黑啤公司吉尼斯公司(Guinness)和大都會公司(Grand Metropolitan)要合併成新的大都會公司(Diageo)時,他極力反對。他的反對是有理由的,LVMH在吉尼斯公司持有重要股份。後來,在阿爾諾獲得一筆數目可觀的補償金後,合併才得以順利進行。
對號稱世界上最好的白葡萄酒公司——伊奎姆公司(Chateau d'Yquem)的控制之戰也充分體現了他的個性。這場爭奪戰爆發於1996年,至今仍未了斷,成為阿爾諾和伊奎姆支持者之間的一場苦戰。
古弛之爭
阿爾諾精於收購之道,但在與其他公司的對弈中,他並非招招領先。實際上,他也曾下過一些“臭棋”。多年來,義大利古弛公司一直是LVMH的勁敵。阿爾諾也早就有“收編”古弛之意,但他似乎比別人多了個心眼——他要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
阿爾諾這次失算了。遭到LVMH拒絕後,古弛管理層決定使出殺手鐧:擴充股本,並將總股本的42%以3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阿爾諾的法國同胞公司PPR公司。擴股後,PPR公司成為古弛的最大股東,而LVMH公司在古弛的股份則從34%稀釋至20%。不僅如此,古弛還與PPR達成一項戰略協定,保證古弛公司的獨立性,繼續發展多品牌戰略。
古弛的舉措惹惱了阿爾諾。於是他向一家荷蘭法庭提出起訴,要求就此進行調查(古弛雖是義大利公司,但總部分別設在義大利佛羅倫斯和英國倫敦,註冊地則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阿爾諾稱,德索爾言行不一,沒有要求PPR公司100%收購古弛,但卻將古弛置於PPR的控制之下,損害了古弛公司股東的利益。LVMH公司甚至還暗示,德索爾之所以會改變主意,是因為他和PPR公司訂有一項秘密的君子協定:同意PPR作為古弛的大股東後,德索爾和古弛設計師湯姆·福特(Tom Ford)將獲得一筆巨額股票期權。
2004年4月份,一家荷蘭法院批准LVMH提出的要求,對古弛公司CEO德索爾2年多前的增資擴股行為進行調查。至今這場官司仍懸而未決。古弛也因此成為阿爾諾的心頭之痛。不過,在外人看來,這起曠日持久的官司倒不失精彩。
在拒絕屈服的同時,阿爾諾又玩了個花招:要求PPR公司全部收購古弛的其他股份,包括LVMH公司在古弛的20%。顯然,阿爾諾要逼迫PPR出手。如果PPR不全部收購,而且法院判決古弛的增資擴股行為無效,PPR將不得不從古弛退出,LVMH又會成為古弛的最大股東。如果PPR公司整體收購古弛,以阿爾諾提出的每股100美元的價格,LVMH公司在古弛的投資將獲得6億美元的收益!當然,也存在另一種可能:如果法院不認為古弛的擴股無效, PPR在古弛仍將穩坐釣魚台,阿爾諾則將輸掉其生意場上的第一場惡戰。
夢斷網際網路
收購古弛受挫後,許多人懷疑阿爾諾是否還有鬥志。 阿爾諾的行動再次打破了人們的懷疑。1999年夏,正當網路風頭正勁之時,阿爾諾成立了當時歐洲最大的網際網路投資基金,希望藉此建立一個強大的網上精品帝國。通過收購數十家網路初創公司,他建立了一個名為Europ@web的公司。他要與軟銀等公司一爭高低。
僅從個人而言,阿爾諾在網路的投資堪稱最大。他把個人財富中的近5億美元投入了Europ@web,在其他網路公司還投資有3億美元。當時,有人甚至說,阿爾諾的投資成了歐洲網路經濟的一個晴雨表。今天看來,阿爾諾的夢想實現起來會有不少困難。Europ@web所屬的幾個主要的網路公司均未能達到阿爾諾的預期。為此,阿爾諾不得不剎車。他說,他要考慮“戰略調整”。
阿爾諾曾說過,他做生意的原則是要選好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在對網路的投資上,他似乎破戒了。他所收購的時裝零售網站Boo?com和音像製品公司博斯曼公司(Boxman)已相繼倒閉。1999年收購 “拍賣場”網站(Aucland)時,他曾說過:“一兩年內,我們在全世界的對手將只剩下電子灣公司一個。”實際情況是,直到現在,“拍賣場”網站在法國以外還沒有贏得立足之地,即便是在法國,它也只能排在第二,市場份額遠不及排在第一的iBazar?com網站。阿爾諾建構一個全歐網上銀行——Zebank的計畫也難以操作。europ@web在該項目上至少已投入8000萬美元,但迄今其收益仍如同鏡中花,水中月。據說,與2003年年初時相比,Europ@web已從30億美元縮水至18億美元。
儘管如此,阿爾諾還是賺錢了。他投入Europ@web只有5億美元,光從賬面上,他已賺了十幾個億。他投資另一個網路公司——LibertySurf網站僅花了5700萬美元,而據Europ@web公司經理聲稱,他在LibertySurf網站的股份價值已達到10億美元。
風景這邊獨好
高盛公司曾預測,從2004年第二季度開始,精品行業將陷入低迷。這一預言放在LVMH公司身上卻不靈驗。第二季度,LVMH公司收入增長了12%,達29億歐元(37億美元)。2004年上半年,雖然主要市場增長緩慢,但LVMH公司的營業收入仍增長可觀。
與2003年同期相比,2004年上半年LVMH營業收入增長了12%,達56億歐元(71億美元)。這主要得益於LVMH的時裝和皮革製品分公司銷售的強勁增長。上半年,LVMH時裝和皮革分公司總收入增長18%,達17億歐元。香水和化妝品分公司收入10億歐元,增長15% ,其中J'Adore分公司的香水銷售額首次達到1億歐元,是十多年來第一家獲得如此巨大銷售額的香水公司。零售業務收入也增長了15%。軒尼詩酒則是LVMH的另一個明星。得益於2003年推出的軒尼詩純白葡萄酒,2004年上半年軒尼詩酒總營業收入增長了23%。
該公司預測,全年的總收入及營業收入增長不低於10%。而在精品行業排在第三位的古弛公司卻降低了全年的銷售和利潤預期值。面對大好形勢,最高興的莫過於阿爾諾了。不過,業內專家越來越擔心,由於阿爾諾的手伸得太長,進入了一些利潤率遠低於精品行業的領域,LVMH的前景可能會受到影響。
人物評價
貝爾納·阿爾諾,這個世界最大的精品帝國的掌門人,外表一派儒雅,多次被時尚雜誌捧為“最佳著裝男士”之類的頭銜。他生性沉穩,甚至有些寡言,在媒體面前總是很低調。但從來沒有人懷疑過貝爾納是一個高深莫測的傑出企業家。他用微笑的姿態,信手拈來地買賣品牌,有人形容他“穿著開司米衫的狼”。
2013福布斯富豪榜前20
排名 | 人物 | 資產 | 主營業務 | 國家 |
1 | 卡洛斯·斯利姆 Carlos Slim Helu | 730 億美元 | 電信 | 墨西哥 |
2 | 比爾·蓋茨 Bill Gates | 670 億美元 | 微軟 | 美國 |
3 | 阿曼西奧·奧特加 Amancio Ortega | 570 億美元 | ZARA | 西班牙 |
4 | 沃倫·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 535 億美元 | 伯克希爾哈撒韋 | 美國 |
5 | 拉里·埃里森 Larry Ellison | 430 億美元 | 甲骨文公司 | 美國 |
6 | 查爾斯·科赫 Charles Koch | 340 億美元 | 多種行業 | 美國 |
7 | 大衛·科赫 David Koch | 340 億美元 | 多種行業 | 美國 |
8 | 李嘉誠 Li Ka-shing | 310 億美元 | 房地產等 | 中國香港 |
9 | 利利安·貝滕科特 Liliane Bettencourt(女) | 300 億美元 | 歐萊雅 | 法國 |
10 | 伯納德·阿諾特 Bernard Arnault | 290 億美元 | 路易斯威登集團 | 法國 |
11 | 克里斯蒂·沃爾頓 Christy Walton | 282 億美元 | 沃爾瑪 | 美國 |
12 | 史蒂芬·佩爾森 Stefan Persson | 280 億美元 | H&M服飾公司 | 瑞典 |
13 | 麥可·布隆伯格 Michael Bloomberg | 270 億美元 | 布隆伯格新聞公司 | 美國 |
14 | 吉姆·沃爾頓 Jim Walton | 267 億美元 | 沃爾瑪總裁 | 美國 |
15 | 謝爾登·阿德爾森 Sheldon Adelson | 265 億美元 | 博彩:拉斯韋加斯金沙集團 | 美國 |
16 | 艾麗斯·沃爾頓 Alice Walton | 263 億美元 | 沃爾瑪 | 美國 |
17 | 羅伯森·沃爾頓 S. Robson Walton | 261 億美元 | 沃爾瑪 | 美國 |
18 | 卡爾·阿爾巴切特 Karl Albrecht | 260 億美元 | 連鎖折扣超市ALDI | 德國 |
19 | 傑夫·貝索斯 Jeff Bezos | 252 億美元 | 亞馬遜 | 美國 |
20 | 拉里·佩奇 Larry Page | 230 億美元 | 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