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早在 1938 年,休潑馬林公司就向英國海軍部提出了一項基於噴火戰機的海軍改型,以竟標皇家海軍艦隊航空兵(FAA,Fleet Air Arm)的下一代戰鬥機。由於人為因素,海軍部最後還是選擇了費爾利公司的管鼻燕式戰鬥機(Fairey Fulmar)作為艦隊航空兵未來的主力戰鬥機。但是在戰爭初期面對性能上佳的德國的梅塞斯密特和福克戰機時,管鼻燕式戰鬥機的性能就已經不適應艦隊防空的要求。於是海軍部不得不向空軍部求援,要求獲得使用當時已經大獲成功的噴火式戰鬥機的許可。出乎預料的是,他們被生硬地拒絕了。但是空軍部最後還是同意調撥給海軍一定數量的噴火 MK I 型戰鬥機,然而海軍這時卻要求空軍調撥最新型的噴火 MK V 型供海軍改裝使用。
此後經過不斷的協調,在 1941 年 9 月經空軍同意,海軍向秀潑馬林公司定購了首批 250 架基於噴火 MK Va 和 Vb 型的海火戰鬥機。但是在雙方簽訂訂單時,皇家海軍依舊沒有確定究竟要在這些飛機上作何修改以適應艦隊航空兵的需要。為了儘快形成戰鬥力,在生產過程中這些飛機僅在原噴火 MK V 型戰鬥機的基礎上簡單加裝了著艦鉤,該型號後來被成為海火 Ⅱc(共生產 372 架)。海火 Ⅱc 還可細分為海火 Ⅱc 基本型和海火 L.Ⅱc,後者換裝了功率較大的灰背隼 32 型發動機。海火 MK L.Ⅱc 的後期型號還裝備了灰背隼 55M 型發動機(Merlin 55 M engine)和固定的 C 型機翼,該型號被稱為海火 L.Ⅱc(Hybrid),Hybrid 即英語混合之意,但是實際上該型號是機翼不可摺疊的的海火 MK Ⅲ。在這些新生產戰鬥機可以服役以前,皇家空軍先期借給皇家海軍 110 架原屬於空軍的噴火 MK Va 和 Vb 型和 3 架 MK Ⅱb 型戰鬥機用於訓練。在這 113 架戰鬥機中有 59 架(包括 3 架 MK Ⅱb)加裝了著艦鉤,這是首批在皇家海軍中服役的噴火系列戰鬥機。根據訓練中的經驗教訓,此後部分由空軍劃歸海軍的噴火 MK Vb 型戰鬥機和原來已在訓練中已經使用過的噴火進行了更徹底的改裝。這批改裝過的噴火首次擁有了海火的稱呼,其被稱為海火 MK Ib。海火 MK Ib 和MK Ⅱc 型戰機存在的問題較多,這些問題主要包括降落存在一定困難、飛行員視野不佳、起落架強度不足,尤其是飛機在著艦過程中著艦鉤有時會無法鉤到攔阻索,並且當著艦鉤反彈後會損壞機體後部。在海火 MK Ib 和 MK Ⅱc 里,損失於起落故障的飛機數量遠大於損失於空戰的數量。總體來講,早期型的海火在低強度作戰條件下使用還是合格的,但是其脆弱的結構制約了其能力的進一步發揮。
在上述計畫進行的同時,2 架原屬於空軍的噴火 MK V 型戰鬥機被送往工廠作了徹底的改進。這兩架飛機改裝完成後進行了多種項目的實驗,這為以後海火的設計和改造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1942 年 2 月 10 日,第一架海火 MK Ib 型戰鬥機成功降落在光輝號航空母艦(HMS Illustrious)的甲板上,這標誌著海火正式服役的開始。先後總共有 166 架原屬於空軍的噴火 MK Vb 型戰鬥機被改裝為海火 MK Ib,這些改裝主要包括加裝著艦鉤、對機身後部進行強化和加裝海軍標準的無線電。
海火的另外一個主要型號是海火 MK Ⅲ 型。該型號又分為海火 MK F.Ⅲ 型和海火 MK L.Ⅲ 型。海火 MK Ⅲ 型是海火系列中第一次裝備了可摺疊機翼的艦載戰鬥機。海火 MK L.Ⅲ 型裝備了轉速較低的羅.羅公司的灰背隼 55M 型發動機(Merlin 55 M engine),其速度和機動性比裝備灰背隼 55 基本型發動機的海火 MK F.Ⅲ 型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海火 MK Ⅲ 總共生產了約 1,220 架,是海火系列中生產數量最多的型號。出於皇家海軍艦隊航空兵對艦載偵察機的需要,一定數量的海火 MK L.Ⅱc 和 MK F.Ⅲ 型還加裝了 2 台 f.24 航空照相機改作偵察機。改裝後他們的編號變為海火 MK L.R.Ⅱc 和 MK F.R.Ⅲ。在執行偵察任務方面,機動靈活的海火具有相當的優勢。
皇家海軍 736 戰鬥機中隊的海火 MK Ib
隸屬於皇家海軍 885 戰鬥機中隊的海火MK Ⅱc
在暴怒號航空母艦上降落的海火 MK Ⅲ,著艦鉤清晰可見
機翼摺疊狀態的海火MK Ⅲ,該型號是第一種機翼可摺疊的海火
1945 年 5 月第一種使用鷹獅發動機(Griffon)的海火――海火 MK XV 正式服役,該機裝備了單級增壓的鷹獅 Ⅵ 發動機和不對稱散熱器。海火 MK XV 從一開始就作為機翼可摺疊的艦載戰鬥機設計,並於 1944 年 11 月開始製造。在戰爭結束時共有 8 個艦載航空兵中隊裝備了海火 MK XV,另有 4 箇中隊正在換裝。這些海火 MK XV 與美制 F4U 和 F6F 共同組成了這一時期皇家海軍艦隊航空兵的戰鬥機主力。海火 MK XV 結合了海火 MK Ⅲ 型的機翼、噴火 MK V 型的機身和 MK Ⅻ 型的發動機罩與螺旋槳。由於鷹獅發動機的旋轉方向與灰背隼正好相反,所以海火 MK XV 在起飛時會發生一定程度的偏轉。海火 MK XV 服役時二戰已經接近結束,但是由於它具有良好的低空特性,所以在在進攻日本本土時主要擔任攔截日軍神風飛機的任務。該型號共製造了 390 架。
二戰結束後,在海火 MK XV 的基礎上還發展出海火 MK XⅦ、MK 45 、MK 46 和 MK 47(分別生產 232、50、24 和 140 架)。海火 MK XⅦ 與 MK XV 類似,但是進一步加強了起落架並採用了水滴型座艙蓋。部分海火 MK Ⅶ 的後部油箱被航空照相機取代,改裝為偵察機。海火 45 型使用了兩種不同的動力裝置--鷹獅 61 型發動機配以 5 葉螺旋槳或鷹獅 85 型發動機加上反轉螺旋槳,它的機身結構與噴火 MK 21 型相同。海火 MK 46 是在海火 MK 45 的基礎上加裝了水滴型座艙蓋的變型,它的後期型號還採用了類似怨恨式戰鬥機的機尾。裝備反轉螺旋槳和液壓摺疊機翼的的海火 MK 47 增加了機載燃油攜帶量,並曾經參加了韓戰。部分海火 MK 46 和 MK 47 還被改裝為偵察機。
正在航空母艦上起飛的海火 MK XⅦ
海火 MK 45 的原型機
皇家海軍 1832 戰鬥機中隊的海火 MK 46
海火的最後型號--裝備反轉螺旋槳的海火 MK 47
海火不僅裝備了英國皇家海軍,它還被部分大英國協國家和其他國家使用。在 1946 年 3 月 14 日到 1954 年 4 月 29 日期間,共有數量為 35 架的海火服役於加拿大皇家海軍的 803 中隊和 883 中隊。法國艦隊航空兵也曾經分別於 1947 年和 1948 年 4 月接收過一架海火 MK Ⅱ 和 3 架海火 MK Ⅲ。美國海軍從 1944 年開始曾經對兩架海火 MK Ⅱc 型戰鬥機進行了飛行測試,該項目持續到了 1945 年的歐戰勝利日(VE-Day)。南非空軍也曾經對一架編號為 LR783 的海火 MK F Ⅲ 進行過測試。
1951 年海火正式從皇家海軍艦隊航空兵中退役,但是直到 1954 年還有部分海火在英國皇家海軍志願後備隊(RNVR,Royal Naval Volunteer Reserve)服役。
分類
噴火式水上飛機
噴火式戰鬥機是於秀潑馬林公司的 S6B 水上飛機發展而來,所以其被重新改為水上飛機也屬情理之中。第一架噴火式水上飛機是在一架噴火 MK I 型戰鬥機基礎上進行的改裝。該機編號為 R6722,外號叫做納爾維克惡夢(Narvik Nightmare,納爾維克為挪威一港口,英德雙方曾經於此爆發多次海戰)。德軍入侵挪威後,英國與法國聯合出兵干預。基於當時挪威可利用的機場十分匱乏,所以迫切需要一種可以從挪威峽灣起飛的水上戰鬥機。為了滿足這一需要,該計畫應運而生。由於時間急迫,該水上飛機採用的是原屬於一架布萊克本大鵬式水上戰鬥機(Blackburn Roc)的浮筒。在隨後的實驗中發現這架水上飛機無法滿足作戰需要。該計畫在挪威戰役結束後中止。該機並沒有實際飛行,在計畫結束後重新改回噴火 MK I 的標準配置。
由噴火 MK Ⅸ 改裝而來的噴火 MK Ⅸ 型水上飛機
噴火 MK Ⅸ 型水上飛機曾經創下了同時代水上飛機的速度紀錄
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盟軍與日軍的島嶼爭奪戰日趨激烈。當時有一種看法認為在島嶼爭奪戰中水上飛機可發揮重要作用,改裝噴火戰鬥機為水上戰鬥機的想法又被重新提及。這次福蘭飛機公司(Folland Aircraft)接手這項任務。該公司在一架編號為 W3760 的噴火 MK Vb 戰鬥機上安裝了秀潑馬林公司自己生產的 355 型浮筒(Type 355,不知道為什麼以水上飛機見長的秀潑馬林公司自己不來完成這項工作)。其他改裝還包括延長了了發動機進氣口以防止飛濺起的水花進入發動機、裝備了葉片更短的 4 葉螺旋槳、在機翼上安裝了浮筒懸樑和添加了位於原尾輪處的腹鰭。該機 1942 年 10 月 12 日首飛。改裝後的飛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飛行速度最高達到了 324 英里/小時。福蘭公司按照上述方法還改造了兩架編號為 EP751 和 EP754 的噴火 MK V 型戰鬥機。這三架噴火水上飛機並沒有投入太平洋戰場。1943 年底他們被運往埃及,預定前往位於愛琴海上的一個希臘小島上執行打擊德軍船隊的任務。在這批飛機抵達埃及後被部署在亞歷山大港附近的大苦湖(Great Bitter Lake),但是沒有執行任何作戰任務。1944 年又有一架編號為 MJ892 的噴火 MK Ⅸb 型戰鬥機被改為水上飛機。該機於 1944 年 6 月 18 日首飛,由於其裝備了功率更強勁的灰背隼 45 型發動機,所以在試飛中取得了時速 377 英里/小時的佳績(這是二戰中水上飛機速度的最快記錄)。
海毒牙艦載戰鬥機
噴火系列最後的改型就是海毒牙式艦載戰鬥機(Seafang)。海毒牙戰鬥機的藍本是秀潑馬林公司在此之前設計的怨恨式戰鬥機(Spiteful,該機是在噴火 MK ⅪV 的基礎上研製的)。海毒牙戰鬥機按照新的 n.5/45 標準設計,最早的原型機是在一架編號為 RB520 的冤仇式上加裝了著艦鉤,該機於 1946 年首飛。由於皇家海軍認為在新式噴氣戰鬥機服役以前,海火 MK 47 已經足夠勝任作戰需要,所以海毒牙戰鬥機從來沒有正式服役。
VG471 號海毒牙型艦載戰鬥機,該機屬於海毒牙 MK F 31 型
裝備反轉螺旋槳的海毒牙 MK F 32 型
海毒牙有兩種型號,海毒牙 MK F 31 和 MK F 32。海毒牙 MK F 31 裝備了一台功率為 2,035 馬力的鷹獅 61 型發動機和五葉螺旋槳。武器裝備為 4 門 20 毫米機炮和兩個 1,000 磅炸彈掛架。該型號共生產了 10 架,第一架於 1946 年 1 月 15 日首飛。海毒牙 MK F 32 使用了摺疊機翼並可攜帶更多的燃料。該型裝備了功率更大的鷹獅 89 型發動機(功率 2,350)和兩組三葉反向旋轉螺旋槳。海毒牙 MK F 32 共製造了 8 架,但是只有兩架完工――VB893 和 VB895,沒有資料顯示他們是否真正飛行過。
冤仇號上的機群,前為海噴火,後為箭魚
型號
Seafire F.45,Seafire,F.46,FR.46,Seafire Ib,Seafire Ⅱc,Seafire L.Ⅱc,Seafire LⅢ,Seafire Ⅲ,Seafire Ib Spitfire Vb改進型,F.XV 原型機,Seafire Ⅲ 和 LⅢ,Seafire F.XV 原型機,Seafire XV 150,Seafire XV,Seafire F.XV,Seafire F.XV 和 F.XⅧ
製造商
Supermarine Aviation (Vickers) Ltd
Vickers Armstrong (Castle Bromwich) Ltd
Cunliffe-Owen Aircraft Ltd,Eastleigh
Phillips & Powis for completion at South Marston
Westland Aircraft Ltd,Yeovil
性能參數
發動機
一台 1,645 馬力 Rolls-Royce Merlin 45 發動機或是一台格里芬61或87發動機
外形尺寸
翼展:36.8 英尺 (11.23 m)
機長 :29.9 英尺 (9.12 m)
機高:11.4 英尺 (3.48 m)
翼面積:242 平方英尺 (22.48 m2)
空重
3465 kg
航速
航速:333 英里/小時 (536 千米/小時)
升限:32,000 英尺 (9,750 m)
最大航程:755 英里 (1,215 km 攜帶副油箱)
武備
兩門20mm 機炮和4挺303英寸機槍
500磅炸彈
乘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