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山景區

伏波山景區

伏波山在桂林市區東北的灕江邊上,因為唐代曾在山上修建漢朝伏波將軍馬援祠而得名。這座山孤峰挺秀,一半插入江潭,另一半則枕於陸地。每年春夏,江水暴漲,山麓遏阻急浪狂瀾,使江水倒轉迴旋,有降伏波濤之力。

基本信息

景點介紹

伏波山景區伏波山景區
伏波山在桂林市區東北的灕江邊上,因為唐代曾在山上修建漢朝伏波將軍馬援祠而得名。這座山孤峰挺秀,一半插入江潭,另一半則枕於陸地。每年春夏,江水暴漲,山麓遏阻急浪狂瀾,使江水倒轉迴旋,有降伏波濤之力。伏波山景致優美,岩洞奇特。山的東面是臨江迴廊、吸波茶室和依崖而建的聽濤閣,西面有登山石階,可達半山亭和山頂,登高眺望,可看到桂林清秀如畫的水光山色,因而有"伏波勝景"之美稱。山東麓還有著名的還珠洞,洞內玲瓏剔透,勾連曲暢,洞壁有一百多種石刻,其中宋代大書畫家米芾的題名、自畫像和詩人范成大的題詩堪稱珍品。

還珠洞

洞名來源於一個古代傳說,相傳有一位漁人進入此洞,見到在一條形狀如狗,正瞑目而睡的神秘動物前,有顆瑩光四射的寶珠,他取珠而歸。宮府知道後,命他歸還寶珠。當漁人返洞還珠時,那如犬的動物乃酣未醒。於是後人便稱此洞為還珠洞。洞的東面豁然開朗,臨於江潭。在近水之處,有一石柱下垂,上粗下細,底端有一寸多的空隙,不與地面相接,據說是被伏波將軍用利劍砍斷,故稱試劍石。從這裡盤桓而上,可以到達千佛洞,內有唐代摩崖造像二百多尊。在進入伏波山門時,還可看見一口5000多斤的鑄鐵大鐘和一口能煮成擔米的千人鍋。這兩件清代定粵寺的巨大遺像,雖然經歷了三百多年風雨剝蝕,但至今仍然完整無缺,紋飾和銘文也清晰可認。定粵寺在抗日戰爭時期毀於戰火,鐵鐘和鐵鍋便移置於此。

試劍石

還珠洞內有一懸掛的巨石,離地一寸許。有人說是馬伏波試劍留下的痕跡,故名試劍石。相傳“岩石連,出狀元”,岩石不斷地生長,就不斷地出狀元,因而又叫“狀元石”。又由於試劍石的形狀似大象的鼻子,又名“象鼻石”。這塊岩石如果有水溶解碳酸鹽的作用的話,是能生長的。但是它已無水的溶解作用,無法分解碳酸鹽而產生新的沉澱作用,已失去了生長、發育的條件和環境,所以它不可能與地面相接,而且將永遠這樣,離地一線而成為引人懸念的奇石。

位置及交通

所在位置:桂林市濱江路
交通指引:乘坐2路車到桂林伏波山站下車,或58路免費公車直達伏波山
附近景點:疊彩山公園木龍湖景區老人山灕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