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了伊斯蘭教和黑人國家主義等因素的非洲裔美國人的宗教運動。1931年由法爾德(W. D. Fard,1877?~1934?)發起,他自稱是生於麥加的穆斯林,並在底特律興建第一座清真寺。1934年法爾德神秘失蹤,其位由助手以利亞‧穆罕默德繼任。他在芝加哥建立了第二座清真寺。他主張非洲人造道德和文化上優於白人,並命令黑人放棄基督教,認為基督教是白種人奴役非白種人的主要策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伊斯蘭民族組織成長迅速,在1960年代初期因馬爾科姆‧艾克斯的表現,該運動為全國所矚目。領導權的紛爭導致馬爾科姆另組一派,1965年他被暗殺。1970年代以利亞‧穆罕默德由其子瓦里茲‧丁恩‧穆罕默德(生於1933年)繼承其位,他將組織改名為美國穆斯林傳教會。1985年他將組織解散,並敦促其成員加入正統伊斯蘭教。一個由法拉坎領導的支團,繼續該組織的原始名稱及創立時的主張。
相關詞條
-
伊斯蘭合作組織
伊斯蘭合作組織(阿拉伯語:منظمة التعاون الإسلامي;英語:Organisation of Islamic Cooperation,...
成立日期 宗旨 成員 主要負責人 總部 -
伊斯蘭會議組織
伊斯蘭會議組織是伊斯蘭國家政府級的區域性政治組織,簡稱伊斯蘭會議。秘書處設於沙烏地阿拉伯的吉達。最高權力機構為伊斯蘭國家首腦會議。 1969年9月,24個...
成立日期 組織宗旨 組織成員 觀察員國 主要負責人 -
伊斯蘭民族
質而言之,穆斯林民族,伊斯蘭教義所支配而構成之民族。 此種特點的存在有無,即信奉伊斯蘭教的人能構成民族,與信奉其他宗教的人不能構成民族的主要因由。 這是...
-
伊斯蘭國家
伊斯蘭國家指以伊斯蘭教為國教和多數居民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和地區總計57個國家和2個地區(西撒哈拉和科索沃)。
伊斯蘭 伊斯蘭共和國 主要組織 主要含義 宗教信仰 -
伊朗伊斯蘭革命
伊朗伊斯蘭革命(又稱1979年革命;波斯語:انقلاب اسلامی,Enghelābe Eslāmi)是1970年代後期在伊朗發生的歷史事件,沙阿...
簡介 革命起因 革命背景 崛起 事件 -
伊斯蘭文明
伊斯蘭文明(Hadarah or 'Umran)即在《古蘭》《聖訓》基本思想和原則指導下,由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和突厥文化相互融合、共同發展、演化而成的...
基本概念 信息延伸 天啟文獻 重要作用 相關評價 -
伊斯蘭復興運動
伊斯蘭政治文化概念,系指發生在現代穆斯林世界的旨在復興伊斯蘭精神文化和生活方式,並以此解決各種現實社會問題的宗教與社會文化運動的總稱。伊斯蘭復興運動(a...
基本簡介 歷史概況 當代特點 社會根源 -
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
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簡稱哈馬斯(Hamas),由“伊斯蘭”、“抵抗”、“運動”三個阿拉伯語縮寫而成。哈馬斯成立於1987年12月,創始人為謝赫·艾哈...
名稱由來 簡介 標誌 歷史 領導人物 -
伊斯蘭黃金時代
伊斯蘭黃金時代(阿拉伯語:حضارة إسلامية)又稱伊斯蘭教復興,在習慣上是指8-13世紀之間的500年,近來的一些學術研究將之延展至15世紀。在...
時代基礎 時代經濟 科學 其他成就 黃金時代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