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至永樂三年(1405年)
學道於茅山(15-37歲)。
永樂四年(1406年)奉詔征至金陵(今南京)文淵閣,參與編修《永樂大典》(時38歲)。
永樂九年(1411年)授道錄右玄義至永樂十一年(1413年)供職道錄司於南京(43-45歲)。
永樂十一年(1413年)經正一嗣教真人張宇清舉薦敕其為玄天玉虛宮提點(正六品,時45歲)。
永樂十七年(1419年)正月,武當山33處敕建宮觀告成,任自垣捧奏表到皇宮謝恩,參加並主持了北京洪恩靈濟宮金籙大齋。永樂皇帝親臨現場,十分高興。700人中(道士),各有賞賜,“而一愚獲賞獨厚焉”(時51歲)。
永樂十七年(1419年)至永樂二十年(1422年)任奉旨纂修《道藏》且任總裁(51-54歲)。
洪熙元年(1425年)明仁宗為其作《蟾宇歌》。
宣德三年(1428年)敕為太常寺寺丞,職專提督武當山宮觀一切之事(時60歲)。
宣德三年(1428年)至宣德六年(1431年)在武當山太上岩編纂《敕建大岳太和山志》十五卷(60-63歲)。
宣德六年(1431年)63歲,壽終於武當,還葬句容(茅山)。
主要著作
《永樂大典》之編纂
《道藏》之編纂
《敕建大岳太和山志》的編纂
文獻記載
對於馮先生的考證推測似乎還須斟酌,現將有關任自垣出生年代的幾種記載摘錄下來供考:
1.仁宗皇帝御製《蟾宇歌》中有:“早歲學道棲岩洞,葆和修真久乃成”。
2.曾硔在《送玉虛宮提點任一愚序》中有這樣的記載:“一愚,自幼時嘗有慕於其教遠棄家入三茅山中精修苦行二十餘年,深得玄教之旨”。
3.鄒濟在《送道錄任玄義之武當玉虛宮提點序》中有“自垣字一愚,號蟾宇,京口之雲陽人也,幼稟玄質,清虛好學,旁通儒典,能辭章”。
4.豫章胡儼在《蟾宇歌有序》中云:“大岳玄天玉虛宮提點任一愚,自少修真於茅山,以蟾宇自號。”
5.京口胡囦在《贈武當提點》中云:“雲陽有高士,寄跡於玄門,弱齡服師訓,穎悟殊絕倫。”
在“中國道教”中的地位
任自垣把他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中國道教事業。現將《中華道教大辭典》“中國道教年表”中有關任自垣的記載摘錄如下:
1.永樂九年(1411年)授任自垣道錄司右正一。
2.永樂十一年(1413年)八月,武當山宮觀建成,賜名“玄天玉虛宮”、“太玄紫霄宮”、“興聖五龍宮”、“大聖南岩宮”,選有道行者各二人住持,別選至誠敬謹道士每處五十人看守。九月敕準張宇清舉保道錄司右玄義任自垣為玄天玉虛宮提點。
3.永樂十六年(1418年)十一月,武當山諸宮觀成,任自垣上慶賀表文。敕改武當山為大岳太和山,御製《大岳太和山道宮之碑》。
4.永樂二十年(1422年)十二月,任自垣修《道藏》經成,進上。
5.宣德三年(1428年)二月,敕太常寺寺丞任自垣專提督太和山宮觀一切事。
6.宣德六年(1431年)三月,任自垣編述《大岳太和山志》進上。
人物軼事
1.他與三位皇帝的交往。
任自垣的一生經歷了明王朝初期的五個朝代,即: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他與成祖、仁宗、宣宗三朝皇帝關係甚密,分別得到成祖至少八道聖旨,仁宗御詩一道,宣宗至少五道聖旨。
2.與三王的交往。
任自垣與肅王、安王、永興王交往甚深,他們分別為任作《蟾宇詩》。
3.與三代天師的交往。
與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有交往;與四十四代天師張宇清道誼情深;與四十五代天師張懋丞互為敬重。
4.與文臣武將、高道、儒士道誼情深。
任自垣善交友,凡與他一起共事的文臣、武將、高士,都對他十分敬重。如翰林侍講兼修國史臨川王英,翰林侍讀學士奉大夫同修國史廬陵曾棨,奉政大夫左春坊左庶子嘉興鄒濟,定遠將軍李林,懷遠將軍陳啟方,中書舍人王利用、姚宗記,及蘄陽朱彤、翛江王價、京口胡淵、四明余士吉、昆陵胡源潔、祭酒胡儼等人對其評價可看出一代儒道之風範。
5.任的一生曾參加了《永樂大典》、《道藏》、《敕建大岳太和山志》明初三大國家級文化工程且負重任。
6.任在茅山修道22年,提調武當18年,在南京道錄司、文淵閣供職8年,為茅山道教事業、武當山道教事業、中國道教文化事業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