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任水村位於霸州市區北4公里處。京九鐵路由村東通過。總面積2.1平方公里,耕地2119畝。全村396戶,1524口人,多為漢族。姓氏以陳、安、李為主。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小麥。蔬菜、林果有了較大的發展。集體企業、私營企業8攤,主要從事出口日本貨箱和國內家具業。2002年人均收入4181元。
【建制沿革】任水村建於宋朝,此地原有水塘,當時軍馬常在此飲水,俗稱飲馬坑,後在此定居,根據飲水的諧音雅化為任水,沿用至今。1949年10月起隸屬霸縣六區。1953年6月起隸屬霸縣二區田各莊鄉。1956年6月起,隸屬霸縣二區南孟鄉。1958年10月起隸屬南孟紅旗公社何莊管理區。1961年8月起隸屬南孟公社。1984年1月起隸屬南孟鄉。1984年5月至今隸屬南孟鎮。
【藝術】該村曾有高蹺會、花子會、平戲,現已失傳。現有獅子會,逢年過節為民眾演出。
【主要成就】通過招商,北京中科機電產品實驗廠投資建成網箱廠,產品出口日本,年產值1000萬元。由北京金屬科貿有限公司、北京門頭溝礦山機構廠和北京中科產品實驗廠三家合資,建成泡沫玻璃廠,總投資300萬元。該村是遠近聞名的林果村,1995年種植桃樹1200畝,蘋果樹100畝,梨樹50畝。果樹年收入130多萬元,1999年後,由於市場需求的變化,原來的老品種達不到市場的需求。為此,村里組織民眾對老品種進行更新換代。種植見效快,效益高的品種。從外地引進冬棗、雪棗、梨棗,種植面積達300多畝,每畝收入3000至5000元。現在又大量引進早熟梨,種植面積350畝。近幾年先後安裝變壓器12台,打深井2眼,中層井56眼,村街道路已全部硬化。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41.00畝(其中:田21.00畝,地20.00畝),人均耕地0.11畝,主要種植水稻、柑橘等作物;擁有林地594.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98.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7畝,主要種植柑橘等經濟林果;無水面、草地,荒山荒地98.00畝,其他面積767.00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水稻、柑橘,農產品主要銷售往縣內國外。2007年全村銷售總收入65.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2%。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5.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3.00萬元,占總收入的41%;畜牧業收入66萬元,占總收入的4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50頭,肉牛1頭);林業收入2.00萬元,占總收入的1%;第二、三產業收入18.00萬元,占總收入的12%;工資性收入15.00萬元,占總收入的11.5%。農民人均純收入830.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2.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6人(占勞動力的7%),在省內務工的有6人。該村到2007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9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2.58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0.50萬元,有固定資產0.8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通路、通電、和電視、電話四通,沒有路燈。有9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98戶通電,有8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8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3%和8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0戶(分別占總數的51 %和41%)。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 ;村內主幹道為未硬化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 3.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農用運輸車5,拖拉機5輛,機車36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0戶;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5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0.00畝,有效灌溉率為7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5 畝。該村到2007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公里。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1.00畝(其中:田21.00畝,地20.00畝),人均耕地0.11畝,主要種植水稻、柑橘等作物;擁有林地594.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98.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7畝,主要種植柑橘等經濟林果;無水面、草地,荒山荒地98.00畝,其他面積767.00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水稻、柑橘,農產品主要銷售往縣內國外。2007年全村銷售總收入65.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2%。該村目前正在發展優質甜橙特色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98戶,共鄉村人口377人,其中男性198人,女性179人。其中農業人口367人,勞動力214人。該村以汗族為主,是漢、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16人,哈尼族族5人。
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57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7%;享受低保10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小新寨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建水四中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50公里,距離中學3.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8 人,其中小學生21人,中學生17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7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9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2.58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0.50萬元,有固定資產0.8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內重大事項;集體財務收支情況。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9人,黨員中男黨員9 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業基礎設施落後;飲水困難;農業技術科技含量低。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特色農業,擴大優質甜橙種植;大力發展畜牧業,發展勞務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