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仲愷中學是一所以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廖仲愷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名人紀念性完全中學 。
學校於2002年被評為區一級學校,2006年被評為惠州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2007年11月被評為惠州市一級學校,2011年12月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
學校非常重視體育工作,成立了文體處,專門負責指導學校的體育工作,為學校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管理上的保障。學校有完善的體育場地設施:籃球場9個,足球場1個,400米田徑場1個,排球場1個,羽毛球場3個,桌球室1個,體操、休閒場地2個,為學校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物質保證。
學校有多種體育團體,積極開展豐富的體育活動。學校有初、高中男女籃球隊,初、高中田徑隊,初高中足球隊、桌球隊、武術隊等業餘運動隊。成立了8個籃球俱樂部,5個足球俱樂部。太極拳作為校本課程,要求每個學生學會太極拳,組織參加惠城區中國小田徑運動會開幕式表演和陳江街道運動會開幕式表演,獲得好評。堅持兩課兩操,保證學生每天參加體育活動1小時。每學期舉行一次俱樂部聯賽,每年舉行一次田徑運動會、桌球比賽、趣味體育比賽、廣播體操比賽等大型體育活動。
近幾年學校體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參加2006年惠城區中學生籃球賽,獲高中男子第二名、高中女子第二名、國中女子第二名、國中男子第四名。
參加2006年惠州市體育交流項目學校籃球賽,獲男子組第五名、女子組第五名
參加2007年惠城區中學生田徑運動會運動會,獲高中組團體總分第一名、國中組團體總分第二名。
參加2008年惠城區中學生籃球賽,獲高中男子第二名、國中女子第四名。
參加2009年陳江街道第三屆運動會,獲金牌數、獎牌數和團體總分三項第一名。
學校環境
花園式環境是學校的特色,可誰能想到,如今奼紫嫣紅的校園,創辦時還是“雨天兩腳泥,晴天一身灰”的泥沙地。1996年,學校打起了改變環境、加強硬體建設的翻身仗。通過後勤改革,靠制度降成本,向政府求扶持,向賢達尋援助等方式得到各級政府、社會各界、港澳同胞撥款和捐資,進一步美化了校園,興建了項目,完善了教學設施。
德沁園占地三萬平方,取以德化人,沁人心脾之意。全園以廖仲愷的一生為主線,以象徵性的手法展現了廖仲愷雖然短暫卻偉大的一生,展現了他和何香凝女士堅貞的愛情。園內植被豐富,品種繁多,還設有環保教育景區,園邊建有目前惠城區中學中最大的地理園,使得公園兼具了愛國主義教育、學科教學、環保教育、休閒怡情的功能,內涵豐富,功能齊全。[園名為著名書法家雷甲壽(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高級工藝美術師,美術碩士,齊白石藝術研究會副會長,石家莊經濟學院客座教授,曾在法國、美國、日本等地舉辦個展、聯展38次。)所題
愛國主義詩詞長廊——位於公園入口處,風雨長廊呈梯級延伸,完工後的橫樑上將安放歷代名人的愛國詩詞名句。
凝香池——既有聚集美好、累計知識,香遠益清之意,又得之於何香凝女士的名諱。池中種植有荷花,安放有天鵝的標本,有著觀賞、教學的功能。岸邊植有柳樹,表達了仲愷師生對先輩的懷念。(凝香二字,為惠州著名書法家陳安邦所題)
宏願樹——這棵價值數萬元的大榕樹,為一民營企業家所捐,取名“宏願”,意在寄望仲愷學子勤奮學習,前途遠大。亦是仲愷師生的願望樹。
環保警鐘——位於凝香池側的山腳,由警鐘、正在生長的小樹、十字架和懸掛書有當前環境問題木牌的枯樹組成。(正在成長的小樹分為三組,每組分別為一棵、兩棵、三棵,意取獨木難支,兩木成林,三木為森,十字架設計成上書有“救救人類”的指示箭頭,意在告戒人們,若不注意解決當前存在的環境問題,保護環境,人類必將走向毀滅)
東徵文化牆——牆上的軍裝、軍帽、手槍仿佛一下子把人們帶到了戰爭年代,牆上鐫刻有體現東征的浮雕,一幅為東征路線圖,一幅為東徵文字介紹,一幅表現了仲愷先生在前線演講的情形,一幅仲愷先生在幫助戰士裝填炮彈的浮雕生動地表現了仲愷先生不顧個人安危與戰士並肩作戰的情景。
錚錚鐵骨——浮雕展現了廖仲愷先生被陳炯明關押在廣州石井兵工廠囚室中仍然堅貞不屈,留詩訣別親人,勉勵子女、妻子堅持鬥爭的情景。上書有廖仲愷在囚室中所寫詩文《留訣內子》“後事憑君獨任勞,莫教辜負女中豪。我身雖去靈明在,勝似屠門握殺刀。生無足羨死奚悲,宇宙循環活殺機。四十五年塵劫苦,好從解脫悟前非。”當時,陳炯明反叛孫中山,認為廖仲愷是孫中山的錢袋子,只要抓了廖仲愷,孫中山就無法再革命了,於是就把廖仲愷抓起來關押在廣州石井兵工廠內,用三條鐵鏈鎖在床上。何香凝聞知,親自上白雲山找到陳炯明,怒斥陳炯明,強烈要求釋放廖仲愷,陳炯明為何香凝威嚴所折服,寫下手諭讓何去兵工廠領人。何香凝將廖仲愷接出後立即安排廖仲愷逃離廣州,她認為陳絕不會輕易放過廖仲愷。第二天一早,陳炯明果然後悔,派人來抓廖仲愷,但卻撲了個空。(“鐵骨”二字為前廣東政協秘書長,著名文史學家、著名書法家林雅”三大政策,當初,廖仲愷先生是三大政策最為忠實的執行者。中間的圓球象徵著團結,喻示著三大政策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廖仲愷和孫中山的友誼堅如磐石,也表達了仲愷人期望第三次國共合作、和平統一台灣的願望。(“磐實”二字為著名書法家秦萼生之子秦大我所書,取“磐石”之音,意在希望我仲愷學子勤奮學習,夯實知識)
春蠶到死絲方盡—— 不鏽鋼欄桿構成的抽象的蠶絲中央是一隻正在吐絲的春蠶,既表現在廖仲愷無私奉獻精神,也反映了當年,廖仲愷何香凝夫婦為幫助農民
亭匾為民革中央主席、全入凝香池中,象徵著仲愷先生上下求索,不斷集聚知識,胸懷天下的精神。又喻示仲愷學子人才輩出,源源不斷,生生不息。
憑弔台—— 周圍松柏環繞,莊嚴肅穆,上書“仰止”二字,取高山仰止之意。是人們仲愷,自省其身之處。
方方印記—— 當年廖了這段史實,象徵了廖、何堅貞的愛情。
執著追求—— 此景由馬燈、書卷、筆硯構成。象徵著廖仲愷、何香凝在崢嶸歲月中堅持苦讀,追求革命真理的精神。
教學質量
學校從多方面入手:狠抓常規教學,從備課、輔導、考評到每周小結,教案檢查,環環相扣,無一疏漏;抓好學科帶頭人,以年級為單位,設備課組長,集體備課,把握教學進度,討論每一節課的教法,以集體智慧提高講課質量:加強教研活動,以科組長為帶頭人,參與上級主管部門的課題研究。學校從領導到教員,教育教學、教研活動,已蔚然成風。自1995年始,該校參加中、高考一年一個新台階。至1998年,中考取得了及格率、優良率、優良人數絕對值居於原惠陽全市前四名的成績,2000年高考取得歷史性突破,有85人上了高校;2001至2003年,每名同學獲“劉皇發獎學金”,從2012開始,每年又有90名高中部同學獲旭日集團“品德優秀獎學金”。
仲愷中學一貫堅持德育為首,教化為先。學校為體現環境育人的辦學思想,新建了廖仲愷何香凝紀念室,展出歷史資料圖片、香凝書畫以及實物複製品共凝重,格調高雅。偉大的愛國主義情,紀念室實際上已成為仲愷中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此外,學校還在校內校外成立了德育研討小組,組成和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德育工作。
為平難而又品學兼優的高中各年級學生減免學雜費。 為考上大學又無法支持孩子上學的家庭籌措入學費用。2000年以來四年時間,已為二十多位困難學子順利上大學籌措了近二 十萬元。
在先生銅像矗立的地方,在9萬多平方米的美麗校園,踏著先生用生命和精神護佑的土地,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心中涌動,這股力量也使仲愷人不斷的向前邁進!
學校歷史
仲愷中學是以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廖仲愷先生的名字命名的紀念性完全中學,是惠州仲愷高新區唯一的一所區直屬中學,廣東省一級學校,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建設全國試點單位。
學校地處惠州仲愷高新區陳江街道(原陳江鎮),前身是陳江農業中學,開辦於1964年,1969年更名為陳江中學,1984年11月正式命名為仲愷中學。學校占地面積94188平方米,綠化面積40000平方米。
現有在編教職工322名,其中廣東省特級教師1名、惠州市首席教師2名,中、高級教師215人,占67.1%;本科、雙學位、研究生學歷279人,占87.1%;張乾丁校長是廣東省中學特級教師、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豐富的教研教學管理經驗。
現有79個教學班,高中43個班,學生2521人;國中36個班,學生2694人;住校生2800多人。
學校以“人生最重是精神,精神日新德日新”為校訓,確立“三品三促”的辦學思路—— 師生尚品格、管理重品位、學校創品牌;促學生成才、促教師成長、促學校成功。實行“五轉一下移”的管理措施:—— 領導圍著老師轉,教師圍著學生轉,處室圍著級務轉,後勤圍著“前勤”轉,全校圍著教學轉;將管理重心下移至年級組。成立了從七年級到高三6個普通年級和圖音體特長年級管理小組,加強了年級組管理。師生樂觀上進,校園風清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