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樂教和

⑴以祀禮教敬,則民不苟。 ⑷以樂禮教和,則民不乖。 ⑺以刑教中,則民不暴。

基本信息

以樂教和 【yǐ yuè jiào hé】
解釋: 用音樂來教育和感化人,使人們能夠和諧相處。
出自《禮記 樂記》:“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以禮教中,以樂教和。”

國學背景介紹

西周國學簡介

周朝之所以強大,在於政治、社會、經濟、軍事上的重要措施很多。而對教育文化關係密切者,則為制禮,作樂。 周公制禮作樂,乃集前聖之大成,其範圍泛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諸如冠、婚、喪、祭、鄉射、朝聘之類,其儀文度數之周詳嚴密,實為世界各國所僅見,而其宗旨則不外乎調節性情,使人日從善而遠罪也。
周公制禮作樂,實際上為一件事。‘樂自內出,禮由外作。’樂主和,禮主敬,樂是情之不可變,禮是理之不可易,合乎情,然後合乎理。完全的人格和理想的社會,必須兼備禮樂之教,才算美善相樂、盡善盡美。孔子說:‘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中國號稱禮義之邦,而制禮作樂為中國文化的中心。
西周的教育宗旨,便是儒家所謂之六藝之教。即禮、樂、射、御、書、數是也。其中禮樂二項,尤為六藝之中心。 禮代表人的分際,即倫理觀念;樂代表人的同情心,即和諧相處。禮是人倫所不可易者,樂是人情所不能已者。

西周國學課程

國學課程:注重修己治人之道,培養政治人才為目的。
國學課程之十二教
⑴以祀禮教敬,則民不苟。
⑵以陽禮(鄉飲酒之禮)教讓,則民不爭。
⑶以陰禮(婚姻之禮)教親,則民不怨。
⑷以樂禮教和,則民不乖。
⑸以儀辨等,則民不越。
⑹以俗教安,則民不偷。
⑺以刑教中,則民不暴。
⑻以誓教恤,則民不怠。
⑼以度教節,則民知足。
⑽以世事(世業)教能,則民不失職。
⑾缸以賢制爵,則民慎德。
⑿以庸(功)制祿,則民興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