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介紹
《仙后》是珀塞爾於1692年創作的一部假面劇或稱“半歌劇”,腳本由埃爾卡納·塞特爾基於莎士比亞的戲劇《仲夏夜之夢》中的部分情節創作。1692年4月在倫敦多塞特花園劇院首演。
亨利·珀塞爾享有“不列顛的奧菲歐”之譽,他被視為最傑出的巴洛克音樂大師和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他在英國率先倡導為皇家慶典儀式以及各種節日場合創作音樂,這種做法經過亨德爾的繼承和發揚而成為英國音樂的一個優秀傳統。
珀塞爾1659年出生於倫敦,幼年時作為皇家教堂唱詩班成員即顯示出非凡的音樂才華。1679年起接替他的老師約翰·布洛擔任威斯敏斯特教堂管風琴師。珀塞爾在短暫的一生中創作了數量驚人的音樂作品,包括各種形式的合唱、器樂及舞台作品。除歌劇《狄多與埃涅阿斯》外,還有假面劇或被後世稱為“半歌劇”(即演出形式接近歌劇的舞台戲劇音樂作品)的《迪奧克萊希恩的經歷》、《亞瑟王》、《仙后》、《印度女王》和《暴風雨》等。他還為五十多部戲劇作有配樂和歌曲。1695年11月21日,珀塞爾在倫敦逝世。
劇情
為得到印度男孩,仙后狄坦妮婭與其夫——仙王奧布朗發生了爭執,他們各自的小精靈侍從也狂熱地加入到了這場爭鬥中。
眾精靈間的爭鬥延續到了忒修斯國王所管轄的小城。國王正在召開會議鎮壓一群渴望逃到“一個非常寧靜的地方”的凡人,因為這種思想嚴重觸犯了忒修斯主張禁慾的統治。醜行暴光後,這群凡人被逐出了小城。
被驅逐的凡人迷失在奧布朗黑暗恐怖的森林領地,並被他的侍從脅迫,卻被狄坦妮婭的小精靈救出。這讓奧布朗大為光火。舊仇未泯又添新恨,他決意要報復仙后。
奧布朗的小精靈趁狄坦妮婭及凡人熟睡之機,把一種魔花的汁液滴入了他們的眼帘,被這種魔花的藥力控制的人,將會在醒來時愛上他第一眼所看到的東西,不管看到的是何等的怪物。帕克則乘機抓走了印度男孩。
在魔花的藥力作用下,狄坦妮婭及凡人們經歷了一個完全有悖常理的、意亂情迷的夜晚。而這一切都被在暗處幸災樂禍的偷窺者奧布朗及其侍從看在眼裡。
熟睡中的國王忒修斯被喧鬧聲驚醒,發現自己的一大群善於阿諛奉承而又極其貪婪的親戚前來為他慶祝八十大壽。這一切讓他不勝厭惡,最後,他寧願帶著自己的高貴尊嚴主動躺進棺材來結束這場鬧劇。
捉弄狄坦妮婭的目的達到後,奧布朗為狄坦妮婭及凡人們解除了魔花汁液的效力。狄坦妮婭醒來後發覺自己已失身於驢子,備感恥辱和傷心,但她並未失去仙后的高貴品性,她讓那些在奧布朗的藥力之下情迷意亂、錯認心上人的凡人們與各自的愛人重歸於好。
狄坦妮婭為自己破裂的婚姻而嘆息,而奧布朗卻仍在興致不減地繼續他的惡作劇——與眾位侍從一道演習中國式的婚禮。盛怒的狄坦妮婭駕臨,摧毀了奧布朗的鬧劇。奧布朗在狄坦妮婭的威嚴下臣服,並乖乖交出了印度男孩。
狄坦妮婭的精靈們打算叫醒在棺中沉睡的婚姻之神,以便讓他為幾對真心相愛的凡人主持婚禮。但婚姻之神宣稱由來已久的婚姻制度早已聲名狼藉令他大失所望。直至親眼看到狄坦妮婭與奧布朗重歸於好之後,他才欣然同意主持新婚儀式,眾人皆大歡喜。
版本
由英國國家歌劇院發掘並重新整理的《仙后》於1995年作為珀塞爾逝世三百周年系列紀念演出之一首次上演,受到觀眾和媒體的歡迎,同時也引起不少爭議。因為在這個演出版本中,導演大衛·龐特尼作為歌劇導演領域的新秀,採取的全然不是聽眾習慣的古典手法,而是通過帶有超現實主義和象徵主義色彩的導演手法將這部古老的巴洛克時期作品變成了一出荒誕劇和諷刺劇。由羅伯特·伊斯雷爾設計的舞台布景和道具是現代派簡約和提醒式的,其中不乏富有想像力甚至荒誕的創意,最引人矚目的當屬出現在第三部分的“第八場假面劇:奧布朗的中國式婚禮”中的中國大頭娃娃和紅寶書。鄧雅·拉米科瓦設計的服裝讓觀眾耳目一新甚至有點不易接受,因為舞台上的人物所穿的既有表現仙界的奇異服裝,也有大量現代日常服裝,還有走了樣的中國的傳統及現代服裝。劇中人物除演唱和表演之外,還有許多舞蹈段落,這是符合假面劇傳統的,只不過奎尼·薩克斯的編舞並未按照珀塞爾時代的風格,而是與本劇的舞台布景和服裝設計等諸多因素一道,體現了大衛·龐特尼的時空交錯、文化融合的狂歡式整體導演構思。劇中的喜劇氛圍相當濃郁,許多細節都會令觀眾忍俊不禁。這種大膽狂放的演出雖然與所謂原汁原味的古典風範差之千里,也會讓某些人難以接受,但作為將三百年前的古老作品“現代化”的一種嘗試應屬難能可貴。從劇終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中不難感受到大多數人對這種風格的認可和喜愛。英國《衛報》對大衛·龐特尼執導的《仙后》有如此評價:“這是十分精彩、十分性感的劇院音樂,充滿樂趣、狂歡和魔力……不要錯過!”
劇中兩位主角的飾演者均為當今歌劇舞台上的明星級人物。飾演仙后狄坦妮婭的澳大利亞女高音伊萬娜·肯尼1950年生於悉尼,自1975年在倫敦初次登台後即活躍於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格蘭德伯恩歌劇院以及歐洲其他各大歌劇院,其優美的女高音和出色的表演眾好天賦深得觀評。從1992年起,她涉足早期歌劇演出,在亨德爾《阿爾辛那》中的表演贏得各界讚譽。她在這個演出版本里對劇中最著名的詠嘆調《聽!勝利的喜悅之聲迴蕩在空中》 (第三部分“第八場假面劇:奧布朗的中國式婚禮”結尾)的演唱婉轉高亢,灑脫自如,充分展示了她精湛的聲樂藝術造詣,給人以深刻印象。
飾演仙王奧布朗的美國男高音托馬斯·蘭德爾1958年出生於美國好萊塢,在歐美歌劇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尤其以對早期歌劇的準確把握見長,曾在世界各地多次飾演《仙后》中的奧布朗一角,對奧菲歐(蒙特威爾第《奧菲歐》)一角的詮釋也頗為評論家和觀眾所稱道。
尼古拉斯·科克指揮下的英國國家歌劇院管弦樂團演奏的雖不是仿古樂器,但其清澈明亮的音色並不缺少此劇所需要的盎然古風。劇中不時出現的鼓號齊鳴的樂段極具珀塞爾音樂特有的震撼人心的效果。聽覺的享受與視覺的衝擊可謂相得益彰,二者均在這個用高清晰度設備現場拍攝的DVD節目上得到生動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