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軒學派

認為“六經,天地也;四書,行天之日月也”。 此派還重視“易學”研究,認為“宇宙間皆自然之易,易皆自然之天”,“言於象數,而天者具焉。

概述

〖介軒學派〗南宋末董夢程所創學派。夢程為鄱陽(治今江西波陽)人,號“介軒”,學者稱“介軒先生”,因稱所創學派為“介軒學派”。夢程初與董瓊、程正剛、余季芳、宋洪範、曹涇等同學於董銖,又學廠程正思,後從學於朱熹高足黃□,為朱熹再傳弟子。朱熹弟子黃□曾創“勉齋學派”,其門人主要分為二支,一支為以何基為代表的“北山學派”,一支為以饒魯為代表的·“雙峰學派”。此外,還有自鄱陽流入新安的一派,繼二派之後興盛一時,就是此派。此派一傳數傳弟子甚多,著名者有:董鼎、沈貴□、胡方平許月卿、董真卿、范啟、程若庸、胡一桂、江凱、程榮秀等。此派“潛心未子之學,上溯伊洛(二程),以達洙泗淵源”,於儒家經典及“理學經濟之道,靡不究竟”,尤為推崇朱熹之《四書集注》。認為“六經,天地也;四書,行天之日月也”。謂《四書集注》為“朱子平生精力之所草,而堯舜禹湯文武周孔顏曾思孟之心所寄也。其書推之極天地萬物之奧,而本之皆彝倫日用之鑰也。合之盡於至大,而析之極於至細也。言若至近,而涵至水之味。事皆至實,而該至妙之理”。此派還重視“易學”研究,認為“宇宙間皆自然之易,易皆自然之天”,“言於象數,而天者具焉。易作於卜筮而天者寓焉”。指出“凡可見者,皆謂之象,其或巧或拙,或密或疏,皆天也”。認為“易解凡幾百家,以離文義者不足道,附會取象者尤失之。”(《宋元學案》卷八十九《介軒學案》)最能反映此派特點的是由程朱理學研究逐漸“流為訓詁之學”,其著述有許多為訓詁考釋之作。主要著作有:董夢程《詩經通釋》、《書經通釋》、《大爾雅通釋》,董鼎《四書疏義》,程時登《周易啟蒙輯錄》,王希旦《易通解》,馬端臨《文獻通考》,胡炳文《易本義通釋》、《四書通》,董真卿《周易會通》等。此派規模不大,但其學說從研究程朱理學轉為注重詁之學,對後世有一定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