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什麼?“仁”與“禮”在其中如何定位?以現代社會的狀況來看,孔子之道是否還有值得學習之處?這些都是近代以來關心中國文化的學者所不斷思考的問題。
本書透過古籍文獻的疏理,還原孔子學說的本來面目;使用今天的語言,重釋古老儒學的核心概念;運用嚴密的論證,清除對儒學的流行誤解;藉助認知科學、演化生物學和大腦科學等當代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重估孔子之道的現代意義。所探討的或許是老問題,研究方法卻絕對是新嘗試。一步一步跟從本書抽絲剝繭的探索,讀者將可以看到,即使“復禮”之說已不可行,孔子的“仁之方”則不但經得起時間之考驗,還通得過當代科學的考查。孟子說“仁者無敵”,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本書目錄
序
引言
第一章 “儒家”釋義
一、“原儒”的問題
二、孔子之時何謂“儒”的問題
三、儒家起源的問題
四、誰是真孔的問題
第二章 孔子之道中仁與禮的關係
一、仁與禮之主次問題
二、仁是禮的必要條件
三、孔子之道在於修起禮樂
第三章 何謂“禮”?
一、“禮”字釋義
二、凡人類社會皆有禮
三、禮與儀
四、禮與仿效
五、禮與傳統
六、禮之所以
七、禮與身份及地位
第四章 人道與人性
一、人道與ethics
二、禮與親親
三、親親與人性
第五章 人道與禮義
一、禮本道德說
二、“倫理”與“道德”
三、西方人道論的古今異
四、“道德”作為虛位
五、“德”的含義
六、“義”的含義
七、禮與義
八、孔子所謂“義以為質,禮以行之”
第六章 仁的內容
一、理學家轉失孔孟言仁之義
二、仁人與仁術
三、仁與群
四、仁之方、金律、道德律與兼愛
第七章 禮義之理據
一、禮與治
二、義與利
三、人道論的兩個層次
第八章 重估孔子之道
一、演化與道德
二、仁之方與投桃報李
三、情感與仁義
四、直覺主義的問題
五、傳統與人道
六、禮、法及效用
七、總結
參考書目
一、漢語著作
二、外語著作及外語著作中譯本
索 引
作者介紹
梁家榮,香港人,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曾任德國弗萊堡大學客座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現象學與當代哲學資料中心副研究員,現任同濟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已于海內外學術期刊發表中英文論文十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