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壽里,是台灣南部自明鄭時期至清治時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其範圍約為今高雄市的岡山區中部及西南部、永安區西部、彌陀區全部、梓官區全部、橋頭區大部分地區及楠梓區西部。
仁壽里為1664年(南明永曆十八年)明鄭時期始設的四坊二十四里之一,其北邊為維新里,東北邊為嘉祥里,東邊及南邊為尚未納入管轄之地區,西邊為台灣海峽[1]。
仁壽里後來分拆為仁壽上里、仁壽下里[2]。
相關詞條
-
仁壽下里
仁壽下里,是台灣南部自清治時期至日治初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其範圍包括今高雄市的岡山區中部、橋頭區大部分地區及楠梓區西部。 仁壽下里西邊為仁壽上里,西北邊為...
-
仁壽上里
仁壽上里,是台灣南部自清治時期至日治初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其範圍包括今高雄市的岡山區西南部、永安區西部、彌陀區全部及梓官區全部。 仁壽上里西邊瀕臨台灣海峽...
-
仁壽黑龍灘
仁壽黑龍灘,位於仁壽縣城10公里左右的龍泉山南麓,被譽為“川西第一海”,蓄水3.6億立方米。在236平方公里的水面上,85座群島星羅棋布,似水上盆景。碧...
簡介 特色 交通 -
周仁壽
周仁壽主任編輯。男,漢族,1936年4月出生,上海人。新疆伊犁日報社總編辦公室主任。大學學歷。
清末民初周仁壽 主任編輯周仁壽 -
祿豐縣碧城鎮仁壽里國小
雲南省楚雄祿豐祿豐縣碧城鎮仁壽里國小
-
仁壽殿
仁壽殿,清漪園時名勤政殿,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鹹豐十年(1860)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二年(1886)重建,取《論語》中“仁者壽”之意,改...
簡介 建築 仁壽殿聯 典故 -
仁壽村
仁壽村隸屬於雲南省大理永平縣杉陽鎮,該村國土面積23.1平方公里,海拔1315米,年平均氣溫19.7℃,年降水量807毫米,農民收入主要以外出務工和種植業為主。
1、雲南省大理州永平縣杉陽鎮仁壽村 2、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固驛鎮仁壽村 -
仁壽大佛
仁壽高家大佛位於仁壽縣城東北35公里的高家鎮鷹頭村牛角寨,因此又被稱為“牛角寨大佛”。彌勒佛半身石刻像高15.85米,闊11米,建成於公元707年唐中宗...
大佛簡介 高家大佛 大佛傳說 大佛由來 閉關保養 -
仁壽宮
仁壽宮,位於陝西省麟遊縣,隋文帝開皇十三年二月始建,開皇十五年三月竣工,是隋文帝楊堅的避暑離宮。入唐後改稱九成宮。
建造過程 宮闈軼事 擴建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