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觀

人才觀

人才觀是指關於人才現象和問題的基本觀念體系。諸如對人才的本質、標準、成長過程和開發使用等每一方面的基本看法。受一定的政治經濟制度、生產力水平的制約,並受意識形態、倫理觀念、文化傳統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 具有歷史性和時代性,在階級社會中常帶有階級性。對教育的目的、目標、制度、內容和方法等均會產生影響。

基本信息

有關文章

人才觀 人才觀

研究人才和人才觀的問題,首先要分析人才的特徵。一般而言,人才的本質特徵主要有以下幾點:有才能;有遠見;有較強的開拓、創新能力等等。此外,要研究這些特徵如何培養,在這些問題上,不同的人才觀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馬克思主義人才觀是人民性、實踐性和現實性的有機統一。在理論和實踐的動態統一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人才觀,對於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馬克思主義人才觀是建立在人民根本利益基礎之上的與時俱進的人才觀

馬克思堅持理論與實際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基礎上的統一,並把這一基本精神貫穿到全人類謀解放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當中,創立了“共產主義”的人才觀。

列寧在領導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堅持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自始至終注重對各類人才的培養、選拔和使用,全面論述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各種人才的素質要求及其培養和管理措施,從而形成了內容豐富、體系完整的社會主義人才理論,創立了“社會主義”人才觀。

毛澤東的人才觀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具體實踐創造性結合的產物。毛澤東用“為什麼人的問題”統帥整個人才觀,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核心,探討人才的培養、選拔和使用的原則與方法,創立了“理論與實際統一”的人才觀。

鄧小平從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具體實際出發,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反對人才觀上的教條主義,把“三個有利於”和“人民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貫穿於人才培養、評價和使用的全過程,創立了“實事求是”的人才觀。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人才隊伍建設的根本指針,依此確立新時期人才素質的標準和依據,劃分人才的標準和類型,搞好人才的培養、考核、選拔和使用。在此基礎上,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創立了“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四個尊重”的大人才觀。

二、科學的人才觀是馬克思主義人才觀在我國新世紀現代化建設中的新發展

人才問題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關鍵問題。第一,人才是推動科技進步和教育發展的基本力量。當前,知識已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進入生產領域,以高科技為代表的科學技術及作為其載體的人才已成為生產活動中最重要的資源。人力資本與科教興國密不可分。第二,人才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在社會各種資源中,人才是最寶貴最重要的資源。在科技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化中,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決定性作用,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最具革命性的推動力量。在當今新的歷史條件下,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集聚一大批優秀人才,占領人才高地,更有著十分緊迫的現實意義。第三,人才是黨和人民事業興旺發達的根本大計。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人才越來越成為決定性的因素。擁有優秀人才,擁有尖子人才,擁有強大的人才隊伍,成為一個國家實現強國夢的必由之路。

三、在理論與實踐的動態統一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人才觀

我國是一個有著十三億人口的大國,是繼續背負著沉重的人口負擔還是將之轉化成人力資源的優勢,對新世紀中國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我們要緊緊抓住機遇,積極應對挑戰,既要形成人人都可成才的局面,又要重點培養一批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要求的高層次人才,努力創造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良好局面,把各類優秀人才聚集到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中來,努力使我國的人才工作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要在落實和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實踐中,進一步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人才觀。我們不僅要堅持馬克思主義人才觀對實踐的指導,還必須以正確的方法來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人才理論。馬克思主義人才觀的根本宗旨,是培養為最廣大人民民眾服務的人才隊伍。因此,我們在學習、把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人才理論時,必須時時刻刻從人民根本利益出發,從變化了的實際情況出發,堅持理論和實際與人民根本利益的動態統一,在理論與實踐的動態統一中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人才理論。

有關文章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各公司、企業都在千方百計地促進自身的長遠發展,改革創新,對人才的需求更是“求才若渴”,不惜重金招才納賢,並再三強調以人為本。現在連電影《天下無賊》中也在說,21世紀最貴的是什麼?人才!看,連賊頭都知道市場的趨勢,可見人才炙手可熱的程度。人才的概念不可一概而論或者說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不同行業、不同工種有與之發展相適應的人才觀和價值觀,有的重學歷,有的重品質,有的重經歷,有的重實踐能力,有的重相貌等等。據中華詞典查閱:人才是指品德才能兼優的人,有特長的人。由此而知,“人才”中,品質是首要問題、是基礎,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品質良好,做人誠實正直、心胸寬廣、勤奮忠誠。在此前提下,一個在其所在行業、所在領域、所在層次做出超乎一般人貢獻、出類拔萃的優秀人物才能稱得上是“才”。相反,一個擁有才華卻品質低下的人,即使才華再出眾,最終也會一事無成,比方說,如果把“才”用到賊頭的身上,才能越高,破壞力就越大。西方也有句話說:知識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質。中西方的這些道理足以說明人們對品質的重視,優秀的品質是人們成才、成功的指航燈,是一個基本決定因素。

在我們了解了人才所具備的基本品質後,出眾的才能也應是我們所關注的,但我們也必須清楚,人才不是全才,更不是全能,不可能盡善盡美。他們只是某一個行業、某一種職業、某一個公司的佼佼者,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界上只能找到適合做某項工作的人才,很難找到完美無缺的全才。所學的知識與人類已有的知識、經驗、能力相比,任何偉大的天才都是滄海之一粟。所以,我們應以一種長遠的發展目光來發現人才、培養人才、使用人才,揚長避短,挖掘其所具備的潛質。人才的培養、成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首先,人才需要一個以人為本的良好的成長大環境。其次,上級的個人魅力影響、領導的培養也有密切的關係。最後還要看一個人和自身所乾行業的融合程度。酒店業作為一個重複性很強的服務行業,同樣參與社會競爭,同樣需要適合酒店所需的人才。酒店的人才必須熱愛酒店這一行業,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工作熱忱。只有熱愛,才會奉獻,才會發揚勤奮、敬業、忠誠盡責、自動自發的精神。可是現實中,有很多的用人制度卻過多地受到高學歷怪圈的影響,一味地強調高學歷,認為只有學歷才能代表能力、代表人才。我們不能否認學歷的作用,但學歷只代表一個人已經或曾經達到的某種水平,它是一種能量、是財富、是基礎,但決不能代表能力和已有的生產力,更不能代表成功。更多的,企業要看員工在工作後能否把所學的知識變為實踐,把所存儲的能量轉化為行動,把積累的財富充分利用,做出實際成效。同樣是一筆錢,不同的使用方法,其價值完全不一樣。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中,如果我們能適應環境,調整自己,擺正位置,我們將苦盡甘來。如果一味地恃才自傲,眼高手低、怨天尤人,讓企業感覺不到你應有的作用,那么你將成為人材。

其實人才的成長還和許多方面有著密切的關係,如上司的才能、機遇、公司的用人機制和用人標準、自身的心態、素質的提高等。據調查:人類最大的浪費並不是自然資源的浪費,而是人力資源的浪費,不運用它就會消磨殆盡,一般人在進入墳墓時,所有美妙的樂章都是尚未演奏的。願我們都能杜絕浪費,以木匠的眼光審視所有的人,避其所短,用其所長,發現人才、培養人才、使用人才,也願所有心高志遠的知識青年都能學以致用、人盡其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