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

“理念”,顧名思義,即理性的概念。“管理理念”即管理在理性方面的概念。“管理理念”的提升就是對管理的進一步認識,簡而言之,就是對管理的重新定義。在新環境中,知識及知識的主要載體人員在生產產品和服務的過程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企業管理要求圍繞企業的人員及知識展開管理。以知識為本的管理思想表明了企業知識資源是創新的源泉,為了充分開發和有效利用企業的知識資源,進行以創新為目的的知識生產,需要企業建立組織學習的機制,並有計畫、有組織的進行各種組織培訓活動以及與外部知識資源的關合。

要素介紹

道德標準

在解讀所謂道德標準的時候,首先必須清楚什麼是道德。道德,本身其實就是一種行為規則,是在行為中充滿行為人、行為環境中人、物的情感為基調行為均衡。而道德標準,是以道德為基礎來衡量行為或結果的一個尺度。

在處理內、外部關係過程中始終保持高水平的道德標準,這是實現最大成功的關鍵;

道德標準高尚的企業與水平較低的競爭者相比主要有三大優勢:

道德標準高的企業更能激發員工的幹勁 道德標準高的企業更容易吸引到高水平的人才,從而擁有了基本的競爭優勢和獲利保障 道德標準高的企業可以與客戶、競爭對手和公眾建立起更好的關係,從而更有利於企業追求利潤

決策

決策要以事實為依據,客觀思考---即以事實為根基的全面決策;

以事實為根基的工作方法一旦得以充分發展並貫穿組織的上上下下,就會成為強有力的管理武器。其意義將體現在以下方面:

決策質量更高。 靈活性更高。 士氣更高。

環境

業務經營應不斷按照企業所處環境的各種作用因素進行調整;

業績考核

評判員工應以業績出發,而不應以性格特徵、教育程度、個人特點和技能高下考核員工;

成功的企業在評判一個人時看他的行為和成就,而不看他們的個人素質與技能。業績評估是公司理念中影響巨大的要素,它有據可依,也沒有素質與技能評估那么主觀,因此,它與以事實為根基的工作方式密不可分。

緊迫感

經營中應保持競爭的緊迫感。

1)有競爭緊迫感的企業領導人會抓住機會,利用機會,會更願意建立優勢而不會在不足的地方投入、支撐。

2)有競爭緊迫感的企業領導人會尋找問題、直面問題。

3)有競爭緊迫感的企業領導人不會在困難的人員安排問題上退卻。

4)有競爭緊迫感的企業領導人會致力於在保持贏利的前提下擴大市場份額,他所採取的所有行動都是從長遠著眼,為的是建立更為強大的競爭地位,但他們的行動卻是從現在開始的。

發展趨勢

以生產要素為本

工業經濟時代,土地、勞動、資本是最基本的生產要素,企業管理思想是以物為中心的。梅奧的人際關係學派,特別是行為科學的產生與發展,給管理學新的研究視角,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逐步代替以物為本的管理思想。

以知識為本

在新環境中,知識及知識的主要載體人員在生產產品和服務的過程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企業管理要求圍繞企業的人員及知識展開管理。以知識為本的管理思想表明了企業知識資源是創新的源泉,為了充分開發和有效利用企業的知識資源,進行以創新為目的的知識生產,需要企業建立組織學習的機制,並有計畫、有組織的進行各種組織培訓活動以及與外部知識資源的關合。這樣,才能將企業的知識資源融入產品或服務及其生產過程和管理過程。

實施步驟

均衡利益

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需要處理複雜的利益關係。例如,企業與國家之間、企業與消費者之間、企業與其他合作者之間、勞資之間、股東與經理人之間,控股者與普通股民之間等等。企業能否生存發展將取決於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所維繫和建立的利益關係或格局是什麼?這種利益格局是否對於各種利益相關者具有經濟價值。因此,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維繫和構建有價值的利益關係是企業發展目標的核心內容。

不能否認的是,在這種利益關係中,企業的核心利益是資本的利益,這是商品經濟制度的本性所決定的。但是,任何企業都不可能僅僅為資本謀取利益,資本的利益是生存在其他人的利益之中的,企業的發展意味著為越來越多的人謀取越來越多的利益。企業能否在經營中維持一個良好的利益關係,其關鍵取決於企業核心成員(他們有能力安排和調整利益矛盾)處理利益矛盾時的基本態度。他們對待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的態度是什麼?這種態度決定了企業基本的道德觀。一個沒有核心利益的企業是沒有發展動力的,而一個沒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也不可能有持續的發展。

總之,企業的核心利益是否能夠穩定持續的存在和增長,這將取決於企業核心成員安排的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格局是什麼,而這進一步取決於企業核心成員基本的道德觀是什麼。

控制風險

企業的核心利益是資本的利益。資本可以在社會中獲得平均水平的收益,例如利息。而企業帶給資本的回報則應該高於這個水平,否則企業就會虧損。那么,企業為資本獲取高於社會平均收益的原因是什麼?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企業的利潤是對冒險的回報。在現實的分配關係中,企業利潤一個直觀的解釋是最後的剩餘是所有人的要求權,這也是其他確定性的收益支付後所剩下的最不確定的收益。因此,從這個角度講,企業的回報是在利益關係中承擔風險的回報。

企業在經營中總是面對各種各樣的風險。控制和降低風險是企業管理的基本內容之一。也就是說,面對充滿風險的世界,控制和降低風險恰恰就是企業的專業能力之一,因此,對於非專業的企業而言是高風險的經營活動對於專業企業而言卻是低風險的。進一步言之,為了尋求新的商機,企業需要進行一些自身也並非完全有把握的冒險,但是,企業可以冒險的程度應該與其承擔風險的能力有關係。

企業的天職是控制風險和承擔風險,在這方面的能力決定著企業所能獲取的利潤。企業因其“藝高”所以才“膽大”,進而“利高”。我們的一些企業家實際上並沒有真正了解利潤和風險的這種內在聯繫,只看到了別人“膽大”和“利高”之間的關係,即只看到了別人的“高風險和高收益”,而沒有看到別人“藝高 ”和“利高”之間的關係,因此誤認為只要敢於冒險就可以獲取高收益。實際上,沒有一定的控制風險和承擔風險的能力,冒險的結果只能有一個,不是獲利的機會更大,而是損失的機會更大。

但在現實中,企業也可以利用其他人對不確定事物判斷上的失誤來獲取利潤,這就是“投機”行為了。例如企業可以“炒熱”某個產品並從中獲利,其實質不過是利用了消費者對產品品質的“幻覺”,當企業獲利時,消費者卻承擔了風險。再例如,企業的管理者可以通過虛假的財務報告或者其他虛假信息給股民造成錯覺,炒熱股票套取現金收益,當他們獲利時,廣大的股民卻遭受了損失。

不能否認,投機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對市場的活躍和發現具有一定意義,並且也確實可以在短期內為一些個人和機構帶來巨大的財富。但是從社會整體而言,投機行為的本質必然是一種零和的賭博遊戲,其過度的繁榮是現代社會力圖剷除的毒瘤。

沒有什麼人能夠成為賭場上的常勝者,一次失敗足以讓上百次勝利毫無意義。企業的天職是控制和承擔風險,這應該是企業基本的道德規範。

創新

企業的生存發展要求企業具有不斷適應市場變化和超越市場的能力。這就要求企業進行持續不斷的學習和創新活動。企業冒險精神的一個具體內容就是企業的學習和創新精神,也就是不斷超越市場環境和向未知領域挺進的精神。美國經濟學家熊彼特認為,創新才是企業的利潤的源泉。

筆者認為,企業在學習和創新中應該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首先,學習和創新是企業日常經營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表現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和提高企業各方面的能力。例如,通過消費者對產品的反饋意見不斷提高企業的產品競爭力;通過對企業員工日常工作的考核不斷提高員工的素質;通過檢查企業計畫的執行結果不斷提高企業制定並實施計畫的能力等等。

其次,企業在學習和創新中應該具有一個務實的態度,未必只有搞出高科技產品才算創新,也未必只有知名企業的管理模式才值得學習。企業應該把學習和創新看作是不斷提高企業能力的手段,看作是不斷滿足市場需要和適應社會變化的手段。最後,企業的學習和創新不僅僅是企業成員的個體行為,更應該是企業的整體行為。例如,為了提高企業成員之間的交流和相互配合的能力,就需要讓企業成員具有一定的共同知識,因為共同知識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基礎。而這些共同知識的構建應該是企業作為一個整體學習的重要目的。再例如,企業的創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企業中個別成員提出的新想法能否被其他人所重視,能否轉變成企業的決策,並且被企業成員積極地執行。這些都需要企業成員具有願意接受新物、願意改變自己的態度。

積累財富

財富具有各種存在方式,勞動力是財富,專利技術是財富、廠房和機器是財富,貨幣、債券和股票也是財富。但是,企業家必須認識到,勞動力、技術、資金和設備堆積在一起並不能形成一個企業。企業的本質是一個比市場更為有效率的組織生產的單位。而企業本身作為一種具有不斷獲取收益能力的穩定組織,是現代社會最重要的財富。企業家如果希望企業常勝衰,就必須創造企業的組織價值,重視企業的組織建設。

如何建立一個有持久價值的組織呢?這與企業管理者的管理作風有著很大的關係。事必躬親的領導作風實際上妨礙了企業的持久發展,因為這種企業作為一個組織的存在取決於企業管理者的存在。一旦企業管理者由於種種原因離開,企業的繼續生存就依賴於新的管理者是否有足夠威信和能力維持組織的穩定。因此,一個對企業發展真正負責任的企業家應該學會通過制度來構建組織,而不是通過個人來承載企業的組織價值。

進一步講,個人的組織能力總是有限的。組織的發展以及組織價值的增加不應該僅僅依賴於管理者的活動,還應該依賴於更多的企業成員的活動。如果企業建立了通過制度構建組織的理念,企業成員在經營活動中對制度的不斷完善就可以不斷推動企業組織的發展,提高企業的組織價值,從而將全體企業成員學習和創新的成果通過制度的完善繼承下來,這樣,企業的發展就具有了更多的動力。例如,如果一個企業的財務結算完全由老闆一個人來決定,執行老闆指令的財務人員即使發現老闆有不妥之處也未必願意和能夠糾正,因為其所糾正的不僅是錯誤,而且還包括老闆本人。但是,如果財務結算是財務人員根據企業確立的財務制度來進行,財務人員一旦發現問題就更願意指出錯誤,而老闆和財務人員也都更願意通過完善制度來解決問題。

總之,企業家應該對企業的組織價值有更多的偏好。他們應該明白自己的權力不是表現在有多少人必須根據其命令行事,而是體現在有多少人願意按照其所建立的遊戲規則生存和發展。

核心理念

方向

中國人做事情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講的就是要把行動的目的和環境協調起來。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社會環境可以包括政治和經濟制度、市場(產品、勞動和資本)以及人的觀念等等。企業和社會環境之間存在著互動發展的關係。每個企業必須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和實際所處的環境來決定各自的發展目標。

現實

中國經濟無論是在經濟制度、市場還是人的觀念上都是不完善的。我國剛剛加入了世貿組織,這雖然標誌著中國經濟開始融入到世界經濟之中,但是,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之間畢竟還存在著相當的隔閡。這就是中國企業生存環境的基本特點。這種環境對具體的中國企業而言是利弊並存的。

一方面,這些環境限制著中國企業的發展,例如對勞動力流動的限制、社會保障體系和金融信用體系的不完善、地方保護主義盛行、不合理的行業進入限制以及與世界市場的隔閡等。

另一方面,這些不完善的環境又為企業的生存提供了一種特殊條件,甚至可以使得一些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快速成長。例如,一些企業可以利用政府的特別支持,利用區域性市場的分割或極為低廉的勞動力,甚至利用消費者心理的不成熟(例如通過高額廣告投入來創造銷售奇蹟)等條件迅速壯大。

從總體上講,市場不完善所導致的弊端要遠遠大於它為個別企業帶來的利益。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的生存環境也在發生迅速的變化。中國企業必然是在適應和挑戰這種變化中成長。首先,中國企業在其成長過程中必須面對一個相對不完善的環境,學會在這種環境中生存;其次,中國企業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它賴以生存的條件中哪些是落後的,是必然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改變的,必須認識到任何力圖維繫這些條件的尋租行為在長期都無法拯救企業,企業應該積極地適應市場變化的挑戰。

企業管理理念標語

1、管理就是行動,管理就是樹立榜樣

2、認為沒有問題,進步就要停止,退步就要開始

3、領導有許可權,管理無界限

4、要為解決問題找方法,不要為逃避問題找理由

5、觀念的超越才是真正的超越

6、好領導:工作前指導,工作時督導,工作後輔導

7、正確指導+強制執行=管理

8、培訓員工是唯一的出路

9、管理的第一個功課,就是先管好自己

10、質量是我們生存的基礎,創新是我們發展的根本

11、班前準備,班中維持,班後整理

12、用心做事,方能成就大事

13、會而必議,議而必決,決而必行,行而必果

14、管理者更應重視對一線人員的培訓

15、多建管理工程,少建管理模式

16、顧客滿意是企業永恆的追求

17、抓住不落實的事+追究不落實的人=落實

18、我們有兩隻耳朵,是因為:需要傾聽左右的意見

19、好員工:想公事,做實事,不出事

20、只有想不到的事,沒有做不到的事

21、不會做小事的人,永遠做不出大事

22、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23、管理者是事業成敗的關鍵

24、減少了開支,就是增加了效益

25、管理者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怕什麼

26、工作要簡化,不要簡單化

27、開會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重複問題

28、管理職責化,工作標準化,辦事程式化

29、工作三要素:責任人、時限、結果

30、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是由最短的木板決定的

31、成功與失敗同在,競爭與超越並存

32、看不出問題是最大的問題

33、要么自己革自己的命,要么市場革你的命

34、第一次就做對,第一次都做對

35、管事先管人,管人帶作風

36、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

37、先處理重要的事,後處理緊迫的事

38、誰要砸企業的飯碗,先砸掉他的飯碗

39、規範管理科學化,創新管理全員化

40、堅持一流管理,生產一流產品,提供一流服務

41、人的差異化,管理的標準化

42、堅持原則,實現優質

43、管理者要是坐下,部下就躺下了

44、想到了+做到了+做好了=100分

45、加強溝通與交流,促進支持與合作

46、經營企業就是要經營人,經營人首先要尊重人

47、零庫存,零浪費,零不良,零故障

48、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