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哈節活動分為四個部分,即迎神、祭神、入席唱哈和送神。迎神:在唱哈前一天,由成年男子列隊,棉對大海,擊鼓吹樂,燒香喃神,將本村信奉的“鎮海大王”、“花婆”等神及各姓祖先先接入哈亭就位。祭神:在迎神後當天下午3時左右舉行。人人入席唱哈:祭神後,凡是本地京族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齡,便有資格入席參加唱哈。送神:唱哈結束後便送神,送神結束,唱哈便告結束。
整個節日的主要活動項目就是唱哈。唱哈的主要角色有“哈哥”一人,“哈妹”兩人。演唱時,主唱的哈妹站在哈亭的中間,手裡拿兩片小竹片,一邊唱一邊搖擺地敲:拌唱的哈妹坐在旁邊地上,兩手敲竹製的椰子和之。哈妹唱完一句,哈哥就依曲調撥三弦琴。如此一唱一和一伴奏,使歌聲、琴聲、竹梆聲融為一體,十分悅耳動聽,唱哈的曲調有30 余種。
相關詞條
-
京族哈節
京族主要聚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的萬尾、巫頭、山心三個小島上,地處我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的部位,與越南隔海相望。京族原為"越人",歷史上亦稱為"京人",...
簡介 起源 主要活動 傳承價值 參考資料 -
哈節
哈節,又稱“唱哈節”,所謂“哈”或“唱哈”即唱歌的意思,是京族的傳統歌節,通宵達旦,歌舞不息。哈節主要流行於廣西的京族居住地區。
起源 簡介 主要活動 傳承價值 京族哈節 -
唱哈節
唱哈節亦稱“哈節”。京族民間傳統節日。流行於廣西防城港市東興市。“哈”或“唱哈”,在京語中就是唱歌的意思,哈節也就是京族的歌節。每到哈節期間都會舉行如迎...
節日簡介 節日傳說 節日內容 節日樂器 節日習俗 -
京族
京族(The Jing Ching nationality),歷史上自稱“京”,他稱“越”。1958年定名為京族。是中國南方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也是...
語言由來 民族服飾 人口分布 語言文字 民族簡史 -
京族婚俗
京族婚俗是少數民族的一種婚姻習俗,過去多由父母包辦,自1949年以來,京族青年人大都跳出了父母包辦籬笆,走上自由戀愛、自由結婚的道路。
簡介 特色 結婚過程 京族簡介 離婚 -
京族音樂
京族主要聚居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防城縣的巫頭、尾、山心3個島嶼(習稱“京族三島”)。世代以捕魚為生,兼營農業和鹽業。人口11995人(1982年統計)...
內容 配圖 所屬分類 -
京族文學
京族約12000人(1982),聚居在中國南海北部灣地區,即廣西防城的巫頭、山心、尾三個小島,也散居於附近的一些大陸村鎮。主要從事海上捕魚,兼種一些田...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京族民歌
京族聚居在中國南海北部灣地區,即廣西防城的巫頭、山心、□尾三個小島,也散居於附近的一些大陸村鎮。有本民族語言和土俗字,語言系屬尚未確定,很早就通用漢文。...
內容 -
京族三島
京族三島(越南語:người Kinh Tam Đảo)是中國大陸與越南交界處的巫頭、萬尾、山心三個小島。現屬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下轄的東興市江...
簡介 概況 相臨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