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得家書

《京師得家書》是明代詩人袁凱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詩中前兩句寫書信經過三千里的江水送到詩人處,後兩句表達了詩人至親希望詩人“早還鄉”的願望。全詩描寫家人對詩人的思念,也表達詩人久居異地對家人的無限思念。詩歌十分短小,語言通俗,但情真意切,天然淳樸。

作品原文

京師得家書

江水三千里 ,家書十五行 。

行行無別語 ,只道早還鄉。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京師:指大都(今北京)。

江水:指長江之水。

家書:書信,家中的來信。

行(háng)行:每行。

1.

京師:指大都(今北京)。

2.

江水:指長江之水。

3.

家書:書信,家中的來信。

4.

行(háng)行:每行。

白話譯文

我家遠在三千里外,今天接到一封家信,信上寫滿了十五行。

信里沒有別的話,只說要我早早回到家鄉。

創作背景

詩人袁凱獨居在京師,百無聊賴,收到了親人的來信,心中充滿喜悅之情,於是寫下這首絕句。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江水三千里”,寫去家之遠;“家書十五行”,寫家書之短。古代的信箋一般每頁八行,這封家書只寫了兩頁不到。惟其去家有三千里之遙,而家書又僅有十五行之短,故這封家書的分量更顯得非同凡響,詩人接信後也更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和喜悅。兩句全用實字,對仗工整,對照強烈,簡括凝練。

在遠離親人的京師得到盼望已久的家書,詩人的欣慰、喜悅之情是可以想見的,因此詩的後兩句完全可以抒寫詩人捧讀家書時的激動心情,或寫對故鄉親人的深切懷念。但詩人卻匠心獨具,將自己的感情意緒完全拋開不寫,只從家書的內容落筆,寫在這封僅有十五行的家書中,親人沒有別的話語,只叮囑自己儘早還鄉。“行行”、“只道”突出了“早還鄉”是家書中惟一的書寫內容,因其“行行無別語”,更寫出這是一種千叮嚀、萬囑咐,一再反覆訴說的話語,兩句詩寫出了親人對自己思念及盼望的殷切和深沉,作為詩人感情的折光,詩人強烈的鄉思和迫不及待的歸情也就盡在不言中了。據《明史》卷二百八十六《文苑傳》記載,袁凱元末曾為府吏,博學有才辯,議論飆發,往往屈座人。在文網森嚴的明初,士大夫人人自危,袁凱歷仕二朝,憂讒畏譏,進退維谷,他的處境必然是十分險惡的。家書中親人切切的叮囑,固然有對遠方親人的深切思念,也包含著對身羈官場的詩人安危的擔憂,而袁凱的鄉情中包含對惶惶不可終日的仕宦生活的厭棄及對閒適的家居生活的嚮往。後來,袁凱就因觸怒明太祖朱元璋,驚懼不已,徉狂免歸。因此,這裡的“早還鄉”,是有更深層次的感情內容的。

這首詩緊扣家書展開敘述,信中只勸早早還鄉,與詩人以病免歸的情事完全吻合。唐人五絕往往自然真切,不假雕飾。這首詩圍繞家書一事,純用白描,情真意切,恰到好處,頗有唐人之風,在明代懷鄉詩中實屬難得。

名家點評

清沈德潛《明詩別裁集》:天籟。

作者簡介

袁凱(生卒年不詳),明詩人。字景文,號海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元末為松江府府吏,洪武三年(1370)征拜御史。因事為朱元璋所惡,佯狂辭歸。永樂初卒。年輕時游於楊維楨之門,其《白燕》詩為楊維楨所嘆賞,人呼“袁白燕”。著作有《海叟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