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八世[威廉·莎士比亞創作戲劇]

亨利八世[威廉·莎士比亞創作戲劇]
亨利八世[威廉·莎士比亞創作戲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亨利八世》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的戲劇。 《亨利八世》講述了亨利八世在位期間白金漢公爵被誅,凱薩琳王后被廢,大主教沃爾西被黜,安·波琳加冕,和英國教會脫離羅馬教廷的統治而單獨成立由英國國王直接領導的英國國教等主要情節。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亨利的宮廷一片奢華,但在奢華之中,掩蓋著奸邪權詐。以阿伯根尼勳爵、勃金漢公爵代表的派別密謀反對國王的謀士、紅衣主教伍爾習,因為他代表了天主教的勢力和影響,具體指控是他有野心,瞞著國王擅自處理國家事務。然而伍爾習識破了他們的詭計,趁對方還沒動手,就以叛國的罪名先逮捕了勃金漢公爵。

此時亨利已與王后凱薩琳分居,因為她未能生下王位繼承人。伍爾習府邸舉行假面舞會,國王和主後侍女安·波琳一道翩翩起舞。伍爾習發現一項法律條款不利於維持國王和王后的婚姻,於是建議王后請求國王的憐憫,但她回到了西班牙,並請求教皇相助。亨利發現了伍爾習侵吞國家財產,還發現他鼓動教皇推遲批准離婚,以便達到排擠新教徒安·波琳的目的。於是亨利罷免了伍爾習的官職,並任命托馬斯·克蘭默為坎特伯雷大主教,以隆重的禮儀迎娶了安·波琳。

伍爾習和凱薩琳先後去世,但貴族們依舊在明爭暗鬥。這一次,他們在樞密院會議上指控大主教克蘭默信奉異教邪說。亨利正欲探望剛生下伊莉莎白公主的新王后安·波琳,便允諾授予克蘭默豁免權,因而當樞密院做出決定要把克蘭默投入倫敦塔監獄時,他否定了這項判決,還要克蘭默做伊莉莎白公主的教父。在洗禮儀式上,克蘭默謳歌了這位新出生的公主,並聲稱她將為英國人民帶來無上的榮耀。

創作背景

該劇大約創作於1612年,1623年在第一對摺本中初次出現 ,是莎士比亞最後的戲劇創作,基本上取材於霍林謝德《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編年史》,其中有關克蘭默的情節可以在約翰·福克斯的《偉大殉道者之書》找到淵源。《亨利八世》被認為是詩人與另一位劇作家弗萊徹合作的作品,從劇作的戲劇格局上可以看到這位比莎士比亞年輕15歲的劇作家敘事格式的華麗風格。

人物介紹

亨利八世:亨利從未在溫馨的家庭場景中露面。他給人的印象自始至終是一尊華麗的雕像,仿佛撲克牌上的國王或霍爾拜因的著名畫像已經成活一般。亨利經常主持會議,舉行典禮,接見使者,參加假面舞會及其他舞會。只有在劇終,當他指責樞密會議判決克蘭默有罪時,觀眾才得以看清國王面具後面的真相。

紅衣主教伍爾習:伍爾習身為天主教會的主教(因而他處理英格蘭國務時,過多地受到羅馬天主教的影響),權傾朝野。以勃金漢、諾福克、薩立和薩福克為核心的宮廷貴族,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他作為政客,極其圓滑,影響頗大。亨利問他,為何擅自利用國王名義徵稅。他先是聲明自己受了別人誣陷——“一些無知之輩,對我橫加誣衊。請允許我說,這種隋況是有地位的人必然遭到的命運,有道德的人必然經歷的荊棘路徑”——接著,他廢除了這些稅務,並放風說,國王之所以這么做,全仗他周鏇。伍爾習巧舌如簧,他哄騙王后同意解除婚約,又私下給教皇寫信請求推遲批准離婚。

王后凱薩琳:凱薩琳同亨利之兄亞瑟王有過短暫的婚姻。儘管那時的法律明文規定:任何人不準娶自己兄長的遺孀為妻,但亨利以他們的第一次婚姻不完美為法律藉口,獲得了教皇的特許,就在亞瑟王辭世幾個月後,他於1599年娶了寡嫂凱薩琳為妻。這次婚姻維持了二十年,之後亨利不安分的目光又轉到了波琳家族成員身上(安·波琳的姐姐做過亨利六年的情婦。安·波琳一長大成人,她就從度過少女時代的法國返回英格蘭,於是亨利又移情於她)。

安·波琳:紅衣主教伍爾習聲稱安·波琳為虔誠的新教徒,但這完全是用來阻止她嫁給國王的藉口,劇中並沒有這方面的實際描繪,她的所言所行也沒絲毫顯示這方面的跡象。安·波琳年輕貌美,口才極佳,且舞姿嫻熟,她對王后凱薩琳也非常和善。儘管如此,她仍然接受粗俗老僕人的忠告,來贏得亨利王的最大程度的迷戀。她還樂於嫁給國王,並懷上皇家的血脈。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亨利八世》選擇英國社會政治史上一個特殊階段作為戲劇動作展開的背景。開始擺脫羅馬天主教廷的影響和新教思想在英國社會的廣泛傳播。在對這個敏感性題材的處理中,詩人沒有放棄對王權性質及宗教傾向進行嚴肅的思考,並把自己的理解熔鑄在戲劇形象中。

莎士比亞歷史劇給讀者提供的理想王權形象是理想的政治品格和理想的道德品格的統一。亨利八世顯然不是理想的執政者,他完全有能力也應該對當時英國宮廷內外發生的一系列事件負責。劇作當然沒有表明伊莉莎白公主是否為合法的婚姻的結果。但是,在亨利八世對英國社會逐漸增強的影響力下,除了他在凱薩琳皇后的規勸下,收回了一條令民眾怨聲載道的法令外,幾乎看不到什麼值得稱道的政績。只有克蘭默的預言才使閱讀者感到一點理想的亮色,這時,詩人把他經歷過的“伊麗莎自時代”的光榮作為亨利八世未來的偉績加以熱烈的謳歌。

《亨利八世》也表明了擁護新教的傾向。凱薩琳皇后主要是因為亨利八世國策的改變而被廢黜的,伍爾習受亨利八世的恩寵並不是因為亨利八世希望接受羅馬天主教廷的控制,而伍爾習的受貶正是因為他報復了羅馬教皇從而又摧毀了自己生存的基礎。詩人也寫出了英國新舊教最初的對峙因為國王的干預,對峙的雙方相互擁抱了,但是代表新教的克蘭默畢竟獲得了勝利,他所廣泛播散的新思想其實就是英國反對舊教的宗教改革的開始。

藝術特色

該劇的對比描寫是莎士比亞創作的一大特色。人物之間有凱薩琳王后和安·波琳的對比,前者悲傷,後者歡樂。勃金漢公爵和伍爾習紅衣主教的對比,前者忠誠,後者奸詐。亨利王前後的對比判若兩人,前陣子昏庸,後陣子英明。在場景描寫上也有鮮明對比。王后被廢悲悲戚戚,安·波琳加冕和女公主洗禮,氣氛歡樂無比。兩場審判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審判勃金漢公爵時,亨利王袖手旁觀,無動於衷;審判克萊默時,亨利王精心策劃,公開亮相。對比描寫不僅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也使劇情跌宕有致。

作品評價

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理事孟憲強:作為一位真正的藝術家,莎士比亞始終遵循他的藝術準則,要使戲劇成為“時代的縮影”。莎士比亞在這種戲劇潮流中以巍然屹立的雄姿描寫了亨利八世的活動,表現了他在其餘9部歷史劇中所體現出來的開明君主統治的政治理想以及過制貴族僧侶、支持新興資產階級的政治主張,《亨利八世》在表現重大主題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超過了他的4部傳奇劇,它以其落日餘暉的熱力,最後一次使莎士比亞的戲劇搏動著時代之音。

演出情況

1613年6月29日,該劇標以《真人真事》由國王劇團在環球劇院初次上演,演到第一幕第四場時,禮炮引起火災把劇場焚毀了。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beare,1564—161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戲劇家和詩人。莎士比亞於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國中部斯特拉福德城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在家鄉的文法學校念過書,學習拉丁文、文學和修辭學。後來家道中落,曾幫助父親經商,1578年左右隻身到倫敦謀生,據說從事過馬夫或僕役一類當時被看作“最下等的職業”。後來當了演員和編劇,隨著劇團到各地巡迴演出,與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有比較廣泛的接觸。他在劇團里扮演過像《哈姆萊特》中的鬼魂之類的配角,也擔任過導演,但主要是編寫劇本,開始時不過是給舊劇本加工,逐漸由加工而改寫或自己創作。他後來成了劇團的股東,1613年左右從倫敦回到家鄉,1616年4月23日逝世。

歷代英國國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