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套用
在實際套用中,交流電動機總是與生產機械相聯繫,形成電力拖動系統。不同的生產機械要求不同的速度,即使同一個生產機械在不同的運行工況下,也需要不同的速度,因而需要對拖動系統的運行速度加以調節,即產生了交流電動機調速.交流電動機,尤其是籠型感應電動機,由於沒有機械換向裝置,結構簡單、運行可靠、維護方便、造價低廉,且有良好的節能效果,在單機容量和速度極限等方面都比直流電動機高;特別是在灰塵多、有爆炸危險的惡劣環境裡,交流電動機更為適用。但交流電動機的調速性能不如直流電動機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交流電動機只能作恆速運行。解決交流電動機的調速問題,一直是電力拖動工作者所關注和研究的課題。發展簡史早在20世紀30年代,不少學者就提出了各種交流調速系統,企圖改善交流電動機的調速性能。
發展歷史
40年代初出現了無換向器電動機的試驗裝置。40年代中期,以汞弧整流器作為變流元件的串級調速裝置投入運行。50年代,晶閘流管組成的三相逆變器供電的感應電動機調速系統在實驗室中進行了試驗。50年代後期,晶閘管問世。60年代初,在靜止逆變器上套用了強迫換流技術,出現了有實用價值的、高效率的變壓、變頻電源裝置。直到60年代,才基本上解決了交流調速傳動在工業中套用的關鍵技術間題。60年代末,德國的A.舍龍(A.Schonung)等又發現通信系統中電動機的定子和轉子磁通勢有密切的相互作用,當速度變化時,這兩個磁通勢的相互作用又發生連續變化。因此,交流電動機調速要比直流電動機調速困難和複雜得多,它要用到更多的受控量。
水力發電站電力系統電力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