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報社

我們擁有一流的團隊,我們團結向上,在這裡每一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 《交流》是一個廣闊的舞台,每一個人都能充分展示自己。 說到辦報的初衷,是因為我們感到了一種巨大的壓力。

《交流》簡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交流》報社創建於1999年,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優秀的研究生刊物,也是全國高校研究生最早的自創報紙之一。《交流》在校黨委的領導下,在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和校團委的具體指導下,以“精彩源自交流”為辦報理念,以“服務北航研究生”為辦報宗旨,開展學術、科技、實踐、文體等宣傳工作。《交流》是為北航學子之間架起的一座旨在溝通心靈,傳遞相互之間情感和感受,促進交流的橋樑。她能為大家打開一扇通向周圍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視窗,進而能為改善學校氛圍綿盡全力。
創刊以來,《交流》共出版印刷報紙87期,月發行量達5000份,覆蓋範圍為北航校內及大運村學生公寓。《交流》經過十五屆不懈地努力開拓,現報社體制健全,內設編輯部、記者部和宣傳部,部門分工合作。《交流》正逐步發展為制度健全、組織完備、團結高效的團隊。即將十三歲的《交流》碩果纍纍,報紙內容已近成熟――新聞、人物、視點、生活分屬四個版面,內容充實,多樣!

《交流》特色

《交流》各版內容簡介
“聚焦校園內外,呈現精彩人生,蕩滌深邃思想,演繹多姿生活”
一版“新聞”――挖掘新聞背後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和由此展開的探討和思索。以研究生獨特的視角去發現和解讀世界、國家、社會熱點;以促進良性溝通為宗旨反映校園熱點,維護同學權益。
二版“人物”――以關注校園人物為主導,以訪談等形式展示北航師生的言與行思與悟,設有教授訪談、一百個研究生一百條路、羊羊書評、他山之石、花園漫步等專欄。“教授訪談”專欄講述北航知名教授的科研與生活歷程,提煉學術思想,啟發學術靈感。“一百個研究生一百條路”講述北航研究生的學習、科研、創業等經歷,展現青春的激揚與勃發。
三版“視點”――貼近研究生同學的思考熱情,注重學術、人文、社會思想的探討與爭鳴,是《交流》最具思想內涵的版面。通過“交流沙龍”、“科學論談”等欄目形式創造民主、自由的交流氛圍,展現思考過程的真正魅力所在。
四版“生活”――《交流》最有人氣的版面。“阿九/九妹系列”深入挖掘研究生生活的典型片斷,如“阿九的站衫情結”、“阿九的出國夢”、“九妹的‘貼條兒’歲月”等,以幽默詼諧的寫作風格倍受北航研究生和本科同學的喜愛。“阿九”是眾多的作者以“阿九”自居來演繹豐富多彩的校園故事,塑造了這一永不得畢業的研究生代言人,也使阿九成為《交流》的品牌形象。
創刊以來,《交流》在保證每月一期報紙新鮮出爐的同時,認真圍繞學校工作中心、熱忱服務校園文化,及時推出“迎新”、“校慶”、“教師節等校內熱點,並積極配合各社團、學院宣傳推出相應的增刊。除了日常的報紙出版工作以外,《交流》也注重社團成員的文娛活動,曾成功舉辦各種大型的校級活動,以此來為校園文化的建設作出貢獻。

《交流》職能部門

《交流》現下屬四個部門:
編輯部負責版面設計、審稿、校稿;
記者部負責完成編輯布置的任務,對校內新聞追蹤採訪,反映校園生活;
宣傳部負責報社各項活動的前期宣傳以及社內外事活動,建立與各兄弟院校、各大報社企業的合作夥伴關係,承接校內外各種廣告業務;
辦公室由檔案物品管理到會計出納,由社團成員考核到活動策劃,負責報社日常事務以及報紙的發放及報紙發放後的調查工作。最重要的還要承擔網路宣傳作用。

《交流》寄語

我們擁有一流的團隊,我們團結向上,在這裡每一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在這裡每一個人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光和熱。我們會尊重每一個建議和想法,每一個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大家一起付諸實施。
《交流》是一個廣闊的舞台,每一個人都能充分展示自己。每一年我們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為大家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在新學期我們將面對全校招新,歡迎廣大同學加入!

《交流》發刊詞

《交流》第一期《發刊詞》(1999年4月)
經過不懈的努力,《交流》終於以煥然一新的面貌與大家再度見面了。從昔日的刊物到今天的報紙,這成功轉變凝聚了許多人的汗水和心智。報紙比刊物更加講求時效性,它需要編輯們加倍付出自己的勞動,需要有源源不斷的稿件,還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箇中艱辛,編者自知。可喜的是,今天我們終於如願以償,把報紙奉獻給了大家。
說到辦報的初衷,是因為我們感到了一種巨大的壓力。環顧今日之中國高校界,強者林立而又無一不在為下個世紀自己在中國乃至全球教育界的地位而不遺餘力地奮鬥。不要說我們固步自封,就是步伐慢了一點,我們也會被對手遠遠拋下。當我們拿出發黃的照片為哪個是中國第一枚探空火箭而據理力爭時,清華大學成立了宇航學院,成立伊始就宣稱,明年要發射中國高校的第一顆小衛星。這與其說是一次樹立清華永爭第一的高校形象的大手筆,不如說是清華準備在航空航天領域大展拳腳的宣言書。我不知道身為北航一員的您, 聽聞此訊, 可有萬千滋味在心頭? 北航之為航空航天大學, 就是因其在航空航天領域擁有中國高校界無可匹敵的高水平的科研水平和教學水平。然而可有足夠的信心將輝煌延續?如果某個早晨,當我們從睡夢中醒來時,發現我們在航空航天領域泰山北斗的地位不再依然時;如果有一天,我們將不得不為捍衛校名中的“航空航天”四個字而戰,北航人,您將作何感想?北航,您又將如何實現今天的夢想?
一句“我是清華人”包含著清華學生十足的底氣和透骨的傲氣。在這底氣和傲氣後面是其驕人的資本:數一數中國政界人物,半數的省長出自清華,朱�基、吳邦國……更是閃耀政壇的清華精英;再數一數我們手中有多少張光碟是出自清華洪恩的產品吧,你可知道公司卻是一群平均年齡不到24歲的清華畢業生一手創辦起來的。單說清華研究生自己辦的一份《清華研究生》報,至今已200期有餘,而我們的《交流》報才開張大吉。兩相比較,一句“我是北航人”難令北航學生有如清華學子那樣的自豪之情。我們每天都在埋頭苦讀,我們同樣胸懷鴻鵠之志,可是畢業到社會上,就是遜人一籌。記得前學校黨委副書記方復之曾經感慨:北航的畢業生為什麼做上部長以後,就再也做不上去了呢?對此,我們是否有必要反省一下我們的學習環境和學校氛圍呢?
作為決定著下個世紀把一個什麼樣的北航風骨展現在社會面前的研究生同學,你們是否認為現在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就是最好的,或者根本就是唯一的?每天總有看不完的書,乾不完的課題的你,當午夜時,帶著一天的疲憊,“煢煢孑立,形影相弔”地走到歸舍的路上,或許你想與別人說兩句心裡話,聽到別人的幾句知心話,但是沒有這個機會;或許你曾看不慣身邊的一些事,提筆給學校領導去過信,當時你也曾想把你的感想告訴每一個研究生同學,但是沒有這個機會,或許你還想過就某個共同關心的話題能與周圍的同學展開討論,但是沒有這個機會。當人類已經步入資訊時代,我們津津樂道於通過網路可以最迅速地了解到全球最新的信息時,驀然回首,我們發現同我們身邊的人和事的聯繫和交流竟是這樣的貧乏和無助。幸而我們決不是甘於現狀的一代。以壓力為動力,我們將迎面而上,為彌補這種種遺憾而竭盡全力。《交流》──正如我們為這一份報紙所取的名字一樣──正是北航研究生會為你、我、他架起的一座旨在溝通心靈,傳遞相互之間的感情和感受,促進交流的橋樑。我們更希望她能為大家打開一扇通向周圍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視窗,進而能為改善學校氛圍綿盡全力。當然,我們也深知籌辦一份報紙是難以達成我們心中的理想。但是,朝著這一方向努力,總比不努力好。我們也誠邀您的加入和您的支持,正如魯迅先生說的那樣:“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就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吧,“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1999年4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