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學特點
頸交感乾(CST):
CST節前纖維起自上胸段脊髓,經上胸部神經(主要是T1~T3)及其白交通支至交感乾,縱向走行於頭長肌和LC淺面,椎前筋膜深面,頸動脈鞘的後方,迷走神經乾的內側,行於中下頸椎時多位於橫突的前方,節後神經元發出節後纖維,形成各節的分支,分布於血管和各器官。從頭端到尾端的走行過程中,CST逐漸向內側走行。左右兩側CST的形態不對稱,神經節個數也不固定。屍體研究表明,絕大部分頸椎每側有3~4個交感神經節,即上、中(個數不定0~3個)、下神經節或頸胸神經節,椎動脈附近可出現椎神經節,又稱頸中間神經節。頸上、下神經節或頸胸神經節恆定(100%)出現,位置一般較為固定。中神經節在有些標本中缺如,且呈不對稱缺如。頸胸神經節是由頸下神經節與第1胸神經節融合而成,也稱為星狀神經節,在下神經節缺如時恆定出現。
1、頸上神經節位於胸鎖乳突肌區,第2、3頸椎橫突前方,最大,呈梭形或橢圓形,前側被椎前筋膜、頸動脈鞘、迷走神經、耳大神經及枕小神經覆蓋,後側為頸長肌及其軟組織筋膜。頸上神經節發出的節後纖維發出多個分支,主要包括:頸內動脈神經、頸內靜脈神經、頸外動脈神經、心上神經及咽喉支等,向椎動脈發出的分支較少。因位置較高且易於辨認,手術中該神經節損傷幾率很小。上神經節長為25.41±4.10mm,寬為7.75±1.03mm,厚為2.61±0.68mm;
2、頸中神經節最小,位於C5或C6橫突水平,有時缺如,有時多達3個,形狀不規則,不易辨認,周圍組織包括甲狀腺下動脈、頸橫動脈、斜角肌等重要結構。其節後支穿過椎前筋膜、頸長肌等組織進入椎間孔,終止於椎動脈中部,並在椎動脈表面與頸下節的交通支相吻合。頸中神經節長為7.66±1.43mm,寬為3.80±1.25mm。國內有研究顯示頸中神經節出現的機率約為56.0%~58.3%。頸中神經節位置變異較大,在一些屍體中未見到的頸中神經節很有可能位於下一個椎體水平。
3、頸下神經節(星狀神經節)多呈星形或橢圓形,由第7、8頸神經節合併而成,位C7橫突與第1肋骨頸部之間,位置較深,分支較多。下神經節長為16.99±4.88mm,寬為4.84±0.45mm,厚為4.48±0.48mm。約75%的人頸下神經節與第1胸神經節合併而成星狀神經節(頸胸神經節)。即使頸下神經節未與第1胸神經節合併,其與第1胸神經節距離也很近(約5~10mm),且兩個神經節有時會交織在一起。星狀神經節發出至臂叢的灰交通支明顯比頸上、中神經節多,其許多節後支分布於椎動脈表面形成椎動脈叢,大部分沿椎動脈壁向上與頸中節交通支匯合,與頸上節交通支聯繫較少。
4、椎動脈神經節又稱椎神經節,位於頸中與頸下神經節之間的節間支內,常有交通支聯繫C6或C7,也有支神經包繞椎動脈。有文獻統計椎動脈神經節出現的機率約為79%,最常見的位置是椎動脈的前方(約45%)及前內方(約37%)。
胸交感乾:
胸交感神經乾位於胸椎的兩側稍前方沿脊柱走行,緊靠胸膜,一般有10-12對胸交感神經節,上胸段交感神經節與相應的肋間神經及肋間血管靠近。而下胸段交感神經節與肋間神經及肋間血管相互分離。胸交感神經節以節間支連線。胸交感神經節所在的部位屬於椎旁疏鬆組織。
腰交感乾:
腰交感乾與下腔靜脈、腹主動脈等血管的關係,左右腰交感乾被大小及數目不等的腰淋巴結及脂肪結締組織覆蓋。右腰交感乾均位於下腔靜脈外側緣後方、腰大肌內側與腰椎之間;左腰交感乾位於腹主動脈外側,由上至下兩者之間的距離逐漸縮小,距離0.5~2.0cm。走行於骸總正管後方。但在身材瘦小的標本左腰交感乾更鄰近腹主動脈甚至被腹主動脈外緣覆蓋。
腰動脈均走行於腰交感乾的深面。腰靜脈位於腰交感乾淺面者,以腰4、5靜脈多見,有的腰5靜脈自腰交感乾淺面匯入左或右髂總靜脈,且較粗大。位於淺面的腰靜脈大多與相應的腰交感神經節毗鄰,關係緊密。
骶交感乾:
系交感神經節的一部分。骶交感乾神經節每側有4個,位於骶前孔的內側。此神經節發出灰交通支連線相應的骶神經和節上的分支參加骨盆的神經叢,兩側骶神經乾間有橫支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