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翻譯種類和翻譯的特點翻譯活動的範圍很廣。就其翻譯方式來說,有漢語譯成外語(簡稱“漢譯外”)和外語譯成漢語(簡稱“外譯漢”)兩種。就其工作方式來說,有口頭翻譯(簡稱“口譯”,interpretation)和筆頭翻譯(簡稱“筆譯”,translation)之分。口譯包括交替傳譯(簡稱“交傳”,consecutiveinterpretation)和同聲傳譯(簡稱“同傳”,simultaneousinterpretation或conferenceinterpretation)兩種。就其程度而言,可分為全文翻譯(fulltranslation)和部分翻譯(partialtranslation),如摘譯。上述各種翻譯既有共同之處,又各有其特點。
翻譯的內容主要是在各種外交、場合上口頭和局面的講話和檔案。在場合,口、筆譯往往同時使用。如建交談判、關於國際公約的談判,都要求譯員既能口譯,又能將所談的內容和結果落實到文字上,成為公報、公約、條約備忘錄、協定等。有時是先口譯,然後產生檔案。有時則在講話、演講前將稿件譯好,再到現場作口譯。
翻譯的內容決定了它具有別於其他領域翻譯的特點:首先,翻譯政治性和政策性強。無論是口譯,還是筆譯,翻譯的內容多是國家的立場、政策。稍有差錯,就可能影響到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利益、形象、聲譽、地位及其國際關係等,就可能給國家和人民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其次,翻譯的時效性強。口譯工作的最大特點是時間緊,要求譯員當場完成翻譯過程。筆譯也往往有時限要求。有時前台在與某國談判建交問題,後台同時在翻譯建交公報,隨時根據前台的談判情況進行修改,隨時打出清樣交前台使用。很多時候在領導人出訪前不久,才把出訪時要用的講話稿交譯員去翻,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翻譯定稿、打字、校對等多道程式。有時我國家領導人參加國際性首腦會議,在開會現場根據會議進程和情況親自手寫即席發言稿或修改事先草擬的發言稿,寫完立即從會場傳出來由在場外的筆譯同志譯成外語後,交會場上的同聲傳譯譯員手中,以保證翻譯,經常要翻譯尚未正式發表的講話稿及其他檔案,決不應該向外界透露檔案內容。
口譯
口譯口譯,又稱口頭傳譯,是現場翻譯。口譯的主要任務是,擔任我領導人出訪或外國領導人來訪時雙方或多言談判、會談、交談時的現場翻譯,在各種場合的演講、講話或參觀訪問時的介紹等即席翻譯。在雙邊會談中,這種翻譯通常採用交替傳譯方式。在國際研討會、國際大會、國際組織的年會等各種會議上通常採用同聲傳譯。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口譯譯員,除具有翻譯的一般素質外,還必須具有一些特別的素質。對於從事口譯工作的同志說,無論是交替傳譯,還是同聲傳譯,翻譯的第一個環節是聽。只有聽明白了原話,才能進行翻譯。因此,口譯譯員有敏銳的聽覺是極其重要的。譯員有好的聽力,還需要有良好的收聽條件。做交替傳譯的同志往往坐或站在領導人的後邊或旁邊,做同聲傳譯的同志大多坐在會場上邊的同傳廂子裡。這樣的位置有利於譯員聽清楚。但譯員有時不得不在各種環境裡進行翻譯。如:在大型記者招待會上,譯員需要聽明白記者從遠距離提出的問題。在領導人參觀訪問時,譯員有時不得不在機器的轟鳴聲中或人聲嘈雜的地方進行翻譯。做同聲傳譯的也不是每次都有具有隔音效果的同傳廂,有時不得不在會場一角、直接面對與會人員做同聲傳譯。所有這些情況都會影響收聽效果。對於這些影響收聽的因素,譯員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無能為力的。為了確保較好地完成口譯任務,譯員應該提前到場,做好準備工作。在可能的情況下選擇一個較佳位置。對同傳譯員來說,應事先做好檢查耳機是否插接無誤、電鈕的位置是否正確等準備工作。但更重要的是平時從主觀上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提高自己的聽力。如:多聽帶各種口音的人講英語的錄音帶,總結規律、熟悉口音。擴大知識面、熟悉情況和所談問題,幫助我們根據所聽的大概的聲音進行“合理”的猜測(intelligentguess),以求正確理解有的原話。
交傳
交傳進行交替傳譯時,講話者每講幾句話或一段話就會停下來,讓譯員進行翻譯。在活動中,這種翻譯方式主要用在中、外領導人進行會見、會晤、會談、對話、磋商、談判、交涉及參觀訪問等場合。現場翻譯時間緊,不給翻譯斟酌的時間,這就要求翻譯反應快、語言水平高、語言轉換能力強。在大多數外交談話中,特別是會談、對話、磋商、談判、交涉時,中、外領導人主要是討論雙邊關係和交換對國際形勢、國際問題的看法。他們的談話內容往往政策性很強,有時十分敏感。在這種場合,翻譯必須準確無誤、完整無漏,從政策高度把握分寸。在參觀遊覽、觀看演出、進餐陪車等私下隨便交談時,有時可以翻得靈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