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海因里希·迪特里希·比洛

亞當·海因里希·迪特里希·比洛 Dietrich Heinrich von Bülow 男爵,普魯士軍事作家和軍事理論家。

生平

1772年開始在普魯士軍隊服役。1790年退役後參加了南尼德蘭(今比利時和盧森堡)反對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起義。繼而遊歷美、英、法等國,進行政治和軍事等方面的考察。1799年出版了他的著作《最新戰法要旨》。1806年比洛撰寫了一本抨擊性小冊子《1805年遠征》,批評了俄國軍隊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戰爭中的行動,侮辱、攻擊了俄軍指揮部。為此,根據沙皇政府的要求,於1806年被捕,然後從海上遣往俄國,於1807年死於里加獄中。

理論

比洛的主要著作有:《新軍事體系的精神》、《新軍事原理》和《新戰術》。比洛的軍事理論著作發展了一些概念,豐富了軍事學說。對19世紀普魯士、奧地利以及當時的世界軍事有較大的影響。他論證了一個重要命題:軍事戰略從屬於政治,戰術從屬於戰略。使用了“戰爭基礎”、“作戰基地”、“戰略展開”等概念。但過分熱中於作戰的幾何圖形,把十八世紀進行戰爭的經驗當成教條,片面強調軍隊倉庫供給制的作用,忽視交戰本身的作用,他認為,要達到戰爭的目的,不在於消滅戰場上的敵軍,而在於破壞其交通線。認為作戰的藝術就是威脅敵軍倉庫和交通線,迫敵不戰而降,而軍事學說的成就將使戰爭少流血。比洛的理論曾受到拿破崙、K.克勞塞維茨、A.約米尼、海因里希·安東諾維奇·列耶爾以及其他軍事家和軍事理論家的讚揚和抨擊。拿敗侖在比洛論述1800年德國和義大利戰局史的一本書上寫了批語,批判了比洛的觀點。恩格斯江《波河與萊茵河》這篇著作中曾引用拿破崙所作的批語。恩格斯在自己的其他一些文章和書信中也常以嘲諷的語氣提到比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