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特拉斯龍
中文名稱( chinese )→ 亞特拉斯龍
其它中文名稱( chinese【other】 )→ ...
拉丁文學名( name )→ atlasaurus
發音( pronounced )→ at-las-saw-rus
含義
含義( meaning )→ atlas--亞特拉斯巨人,希臘神話中雙肩撐著天的巨人種族。屬於泰坦神族,是普羅米修斯的弟弟。泰坦神族被宙斯打敗之後,亞特拉斯被懲罰扛天空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亞目( suborder)→ sauropodomorpha 蜥腳型亞目
類( infraorder)→ sauropoda 蜥腳類
eusauropoda 真蜥腳類
neosauropoda 新蜥腳類
macronaria 大鼻龍類
camarasauromorpha 圓頂龍形類
titanosauriformes 巨龍形類
屬( genus )→ atlasaurus 亞特拉斯龍
模式種( type species )→ a. imelakei
其它種( other species )→ ...
錯誤歸屬種( misassigned species)→ ...
時代( period )→ 侏羅紀中期 bathonian to callovian
分布( found in )→ 摩洛哥
發現地層( stratum )→ ...
食性( diet )→ 植食
典型體長( length )→ 長13-14米
推測體重( mass )→ ...
發現者( discoverer )→ monbaron, d. a. russell & taquet, 1999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monbaron, d. a. russell & taquet, 1999
亞特拉斯龍(學名Atla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個屬,是種中型蜥腳類恐龍,生存於中侏羅紀(巴通階至卡洛維階)的北非。
發現及物種
在1981年,摩洛哥的塔德萊-艾濟拉勒大區發現這些化石,包含一副接近完整的骨骼,以及一個頭顱骨,該地屬於Tiougguit地層,地質年代為侏羅紀中期的巴通階至卡洛維階。它們的身長估計為約15米長。
在1999年,戴爾·羅素(Dale Russell)將這些化石正式命名。模式種是“A. imelakei”。屬名意為“阿特拉斯蜥蜴”,是以鄰近的阿特拉斯山脈為名,相傳希臘神話中的泰坦神族阿特拉斯在此支撐天空。種名則是以一個阿拉伯巨人(Imelake)來命名的。
分布
分布(foundin)→摩洛哥
發現地層(stratum)→...
分類
在1981年,阿特拉斯龍的化石剛發現時,當時被認為是種原始的蜥腳下目恐龍,可能是鯨龍科。之後根據數個脊柱與四肢的特徵,阿特拉斯龍被認為較接近腕龍。阿特拉斯龍與腕龍的不同處在於:不同的背椎長度(假設共有12節長3.04米)、比例較大的頭顱骨、較短的頸部(至少13節頸椎)、較長的尾巴及四肢(肱骨/股骨比例為0.99;尺骨/脛骨比例為1.15)。阿特拉斯龍的下頜約69厘米長;頸部約3.86米長;肱骨長1.95米;股骨長2米;總長度及體重估計值分別為15米及22.5公噸。牙齒呈匙狀,牙齒邊緣有小齒。
亞特拉斯龍
化石時期: 中侏羅紀 PreЄЄOSDCPTJKPgN
保護狀況
化石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下目: 蜥腳下目 Sauropoda
(未分級) 大鼻龍類 Macronaria
屬: 亞特拉斯龍屬 Atlasaurus
Monbaron, Russell & Taquet, 1999
種
亞特拉斯龍 A. imelakei
Monbaron, Russell & Taquet, 1999 (模式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