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條件
按照評選規定,只有在亞足聯主辦的一系列賽事如亞冠聯賽、亞足聯杯賽、挑戰者杯賽、亞洲杯預選賽等賽事中當選“當場比賽最佳球員”的球員,才有候選資格。
此外,亞足聯從2005年起將年度頒獎盛典安排在11月,並規定“不到場就沒獎”。這一規定實際上將那些在歐洲俱樂部踢球的亞洲大牌球星排斥在評選範圍之外。但是不排除在世界盃上表現優異的亞洲球員。
評獎標準
以亞足聯2006年亞洲足球先生的評選標準為例,亞足聯將國家隊和俱樂部 級別的競賽分類,獲得最有價值球員稱號的足球 運動員將根據賽事的不同有著不同的積分:國家隊級別的賽事最多可以獲得25分,在此類賽事中共有3項賽事,他們是世界盃、亞洲杯和亞足聯挑戰者杯。
第二級別的賽事為歐足聯的冠軍聯賽,在歐冠聯賽中獲得最有價值球員稱號的球員將獲得20分。
第三級別是代表俱樂部參加洲際聯賽的賽事,例如亞洲冠軍聯賽、亞足聯杯、亞足聯主席杯和聯盟杯。在此類級別的賽事中獲得最有價值球員稱號的球員將獲得15分的積分。
球員根據積分入圍亞洲足球先生10名候選人的大名單,在最終確定的3人名單中,由亞洲各國國家隊主教練評選,以票數多者當選。
獲獎名單
歷屆亞洲足球先生名單如下:
1994年:賽義德·奧維蘭(沙烏地阿拉伯)
1995年:井原正巳(日本)
1996年:阿齊茲(伊朗)
1997年:中田英壽(日本)
1998年:中田英壽(日本)
1999年:阿里·代伊(伊朗)
2000年:納瓦夫·蒂姆亞特(沙烏地阿拉伯)
2001年:范志毅(中國)
2002年:小野伸二(日本)
2003年:邁赫迪·馬達維基亞(伊朗)
2004年:阿里·卡里米(伊朗)
2005年:阿爾·蒙塔薩里(沙烏地阿拉伯)
2006年:卡爾范·易卜拉欣(卡達)
2007年:亞西爾·阿爾·卡塔尼(沙烏地阿拉伯)
2008年:傑帕羅夫(烏茲別克)
2009年:遠藤保仁(日本)
2010年:奧尼洛夫斯基(澳大利亞)
2011年:傑帕羅夫(烏茲別克)
2012年:李根鎬(韓國)
2013年:鄭智(中國)
2014:納賽爾·沙姆拉尼(沙烏地阿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