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背景
亞歐兩大洲都是古代文明的搖籃,對人類的進步和科學文化的發展作出過巨大貢獻,但長期以來聯繫相對薄弱。冷戰結束後,隨著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通過對話和合作,促進亞歐兩大洲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日益成為亞歐國家的共同願望。1994年7月,歐盟制定了《走向亞洲新戰略》,主張與亞洲進行更廣泛的對話,建立一種建設性、穩定和平等的夥伴關係。在此背景下,新加坡總理吳作棟於1994年10月提出建立亞歐會議的倡議,得到了有關各方的積極回響。
宗旨原則
根據首屆亞歐會議通過的《主席聲明》,亞歐會議的目標是在亞歐兩大洲之間建立旨在促進增長的新型、全面夥伴關係,加強相互對話、了解與合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
首屆亞歐首腦會議召開以來,亞歐許多國家紛紛要求加入亞歐會議。2000年第三屆亞歐首腦會議通過的《亞歐合作框架》正式確定了以下指導原則:亞歐會議是一個開放、漸進的進程,接納新成員應分步驟進行;對每個申請國既要考慮其自身條件,又要考慮其可能對亞歐會議進程做出的貢獻;關於新成員參與的最終決定由所有成員協商一致做出,此前該候選國必須先獲得本地區成員的支持(雙鑰匙原則)。
亞歐會議遵循以下原則:各成員之間對話的基礎應是相互尊重、平等、促進基本權利、遵守國際法規定的義務、不干涉他國內部事務;合作應是開放和循序漸進的,後續行動應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進行;新成員加入須先獲得所在地區支持,再由首腦會議協商一致決定。
成員規模
亞歐會議的初始成員,亞洲: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汶萊、新加坡、越南、中國、日本和韓國。歐洲為歐盟15個成員國,即義大利、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丹麥、愛爾蘭、英國、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芬蘭、瑞典以及歐盟委員會。
2004年10月,在越南河內舉行的第五屆亞歐首腦會議上,亞洲的高棉、寮國和緬甸三國及歐盟10個新成員(賽普勒斯、捷克、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馬爾他、波蘭、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正式加入,實現了亞歐會議的首次擴大,亞歐會議成員由26個擴大到39個。
2006年9月,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行的第六屆亞歐首腦會議同意接納蒙古、印度、巴基斯坦、東協秘書處、保加利亞及羅馬尼亞6個新成員,亞歐會議實現第二輪擴大。至此,亞歐會議成員增至45個:中國、日本、韓國、蒙古、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新加坡、汶萊、越南、寮國、高棉、緬甸、東協秘書處、印度、巴基斯坦、奧地利、比利時、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希臘、愛爾蘭、義大利、盧森堡、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瑞典、英國、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維尼亞、斯洛伐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馬爾他、賽普勒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及歐盟委員會。
2010年10月,第八屆亞歐首腦會議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正式接納俄羅斯、澳大利亞、紐西蘭為亞歐會議成員,至此亞歐會議成員增至48個。
2012年11月5日第九屆亞歐首腦會議在寮國首都萬象開幕,會議接納孟加拉國、挪威、瑞士為新成員,至此亞歐會議成員增至51個。 這是亞歐會議自1996年創立以來的第四次擴員。
2014年10月在義大利米蘭舉行的第十屆亞歐首腦會議決定接納克羅地亞和哈薩克斯坦為新成員,亞歐會議成員增至53個。
合作領域
亞歐會議包括政治對話、經貿合作、社會文化及其他 領域交流三大支柱。亞歐各成員在各層面開展政治對話,增進了相互了解和信任;在經貿合作方面,積極開展巨觀經濟和財金政策對話,制定並落實《亞歐更緊密經濟夥伴關係河內宣言》,共同致力於促進兩地區經濟和貿易穩定增長;在文化交流和文明對話方面共識不斷增多,通過《亞歐會議文化與文明對話宣言》,制訂了中長期亞歐文化合作的規劃檔案。各成員在科技、能源、勞動、反恐、執法、環境和青年等領域也開展了合作。
活動機制
亞歐會議活動機制包括首腦會議、外長會議以及其他部長級會議等,日常工作通過高官會進行溝通協調。
亞歐首腦會議負責確定亞歐會議的指導原則和發展方向,隔年在亞洲和歐洲輪流舉行,迄今已舉辦11屆,舉辦地分別為泰國曼谷、英國倫敦、韓國漢城、丹麥哥本哈根、越南河內、芬蘭赫爾辛基、中國北京、比利時布魯塞爾、寮國萬象、義大利米蘭、蒙古烏蘭巴托。第十二屆首腦會議將於2018年由歐盟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主辦。
亞歐外長會議負責亞歐會議活動的整體協調和政策規劃,通過有關指導性檔案並批准新倡議。外長會議每兩年舉行一次,與首腦會議錯年舉行,迄今已舉辦12屆。第十二屆外長會於2015年11月在盧森堡舉行。第十三屆外長會將於2017年在緬甸內比都舉行。
亞歐高官會議負責協調和管理亞歐會議各領域活動,並對首腦會議、外長會議預做準備,包括審議新倡議和磋商檔案,以及就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初步交換看法。高官會通常在首腦會議和外長會議前不定期在亞歐之間輪流舉行,每年兩至三次。
亞歐會議協調員機制負責日常協調,由亞歐各兩個成員組成。協調員根據需要不定期舉行會議,代表各自地區通報情況、匯總各方立場並進行協調。歐洲協調員由歐盟輪值主席國和歐盟擔任,亞洲方面由東協、東北亞和南亞次區域(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巴基斯坦、蒙古、俄羅斯、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九國)各確定一名協調員。歐洲組現任協調員為歐盟、斯洛伐克,亞洲組現任協調員為緬甸、紐西蘭。
亞歐會議還舉行經濟、財政、文化部長和海關署長及科技、環境、教育、交通、農業、中小企業、勞動等其他專業部長級會議,負責在各自領域落實首腦會議決定,制定合作規劃和開展相關活動。
亞歐工商論壇是亞歐會議各成員工商界定期對話機制,旨在增進相互了解,促進企業間貿易、投資和技術合作,並向首腦會議和相關部長級會議提交工商界對重大問題的看法和建議,迄今已舉辦15屆。第十六屆亞歐工商論壇將於2018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
亞歐議會夥伴會議由亞歐會議成員國議會與歐洲議會組成,系非正式議會間論壇,旨在通過加強亞歐會議成員議會間的對話,增進亞歐人民之間的了解,推動亞歐會議進程,迄今已舉辦9屆。第十屆亞歐議會夥伴會議將於2018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
亞歐人民論壇系亞歐會議成員民間團體自行發起並參與的非政府組織論壇,主要討論和平與安全、經濟與社會、民主和人權等三大領域問題,迄今已舉辦11屆。第十二屆亞歐人民論壇將於2018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
組織活動
國家質檢總局牽頭參加了亞歐會議貿易便利化行動計畫(TFAP)框架下的標準與合格評定(SCA)、檢疫與SPS程式小組。國家認監委也積極參與質檢總局組織的與亞歐會議有關活動,多次派員出席各小組的工作會議。2002年,認監委協助質檢總局在北京承辦並參加了第七屆亞歐會議(ASEM/TFAP),並派員就國家認監委的機構設定、職能分工等情況向與會代表進行了介紹。2004年派員參加了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的第10次標準與合格評定會議,2005年和2006年分別派員參加了在日本和奧地利舉行的第11、12屆亞歐會議標準與合格評定大會。
亞歐基金
亞歐基金(Asia-Europe Foundation,簡稱ASEF)成立於1997年,是亞歐會議框架下唯一常設機構,負責開展亞歐學術、文化和人員交流活動,致力於加強亞歐相互了解,資金來源以亞歐會議各成員自願捐款為主。辦事機構設在新加坡,負責人為總幹事,任期四年,由亞歐兩洲輪任。截止2015年底,亞歐基金已在亞歐會議成員國舉辦了700多項活動,直接參與者達2萬餘人次,成為推動亞歐民間交流的重要渠道。
會議成果
亞歐會議成立以來,陸續展開了以經貿為重點的一系列後續活動,合作勢頭良好,反映了亞歐經濟上互有所需、政治上彼此借重的戰略需要,並初步形成了以首腦會議、外長會議和高官會議為核心的政策指導和協調機制。
亞歐會議已舉行了九屆首腦會議、經濟部長會議、財政部長會議,六屆外長會議,以及科技部長會議、環境部長會議、移民管理部長級會議和文化文明部長級會議,通過了《2000年亞歐合作框架》、《亞歐貿易便利行動計畫》及《亞歐投資促進行動計畫》,成立了亞歐基金和亞歐會議信託基金,分別負責在文化、學術、人員交流和金融領域開展合作等。此外,亞歐會議還在政治、經濟、金融、科技、環境、司法、文化、教育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後續行動。
2009年5月28-29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亞歐救災能力建設合作研討會”召開。此次會議是落實溫家寶總理在2008年10月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上所提倡議的重要後續行動,也是亞歐會議框架下首次召開的救災減災能力建設合作專題會議。
前景展望
亞歐會議成員國有24.7億人口,約占世界人口的39%,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總值的一半多(2003年)。作為亞歐兩大洲之間直接聯繫的渠道,亞歐會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成立和發展,大大增強了亞歐兩大洲的直接聯繫。亞歐會議自成立以來,根據亞歐領導人的授權,亞歐雙方在政治、經濟、貿易、金融、科技、司法、環境、文化和教育等領域進行了廣泛合作,合作領域不斷拓展,機制逐漸成熟,取得不少成果,推動了亞歐新型全面夥伴關係的深入發展。在當前國際形勢下,進一步加強亞歐在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各領域的協調合作,符合亞歐雙方的共同利益,也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亞歐會議的發展前景將更為廣闊。
歷屆會議
第一屆
1996年 3月1日至2日,首屆亞歐首腦會議在泰國曼谷舉行,來自亞、歐兩大洲的25國和歐盟委員會的領導人出席。其中,亞洲為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汶萊、新加坡、越南、中國、日本和韓國。歐洲為歐盟15個成員國,即義大利、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丹麥、愛爾蘭、英國、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芬蘭、瑞典以及歐盟委員會。
會議採取非正式會晤形式,主題是“為促進發展建立亞歐新型夥伴關係”。會議的主要議題包括亞歐會議的意義,亞歐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合作,亞歐會議的後續行動等。會議通過了《主席聲明》,並確定每兩年召開一次首腦會議,確立了未來亞歐關係的基本框架,標誌著亞歐關係的新起點。
第二屆
1998年4月3~4日,在英國首都倫敦舉行。東協各國和中、日、韓,歐盟各國和歐盟委員會的領導人出席會議。會議議題包括亞洲金融危機、環境保護、打擊跨國界犯罪、經貿關係、文化交流及吸收新成員等。1998年4月3日,第二屆亞歐會議在倫敦的伊莉莎白二世會議中心開幕。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以及日本、韓國、東協七國、歐盟15國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或代表以及歐盟委員會主席出席了開幕式。
朱鎔基總理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他首先回顧了第一屆亞歐會議以來所做的大量有益工作,指出亞歐兩大洲的互利合作和相互關係出現了具有戰略意義的積極變化。然後,他對亞洲金融危機談了幾點看法,並就加強亞歐互利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問題提出四項主張:不斷擴大經貿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加強科技領域的合作,並建議召開一次亞歐科技部長會議,中國願承辦這次會議;密切金融領域的國際合作;在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循序漸進的原則基礎上加強政治對話與磋商。
二戰後,世界出現了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美國採取了“兩洋”戰略,一條線是通過大西洋加強與西歐的聯繫,一條線是通過太平洋加強與亞洲一些國家或地區的聯繫。冷戰後,兩極對峙格局瓦解,但美國傳統的兩條線大體保留下來。在這一時期,亞洲與歐洲的聯繫是相對薄弱的。
1996年,在亞洲國家的提議下召開了第一屆亞歐會議,這標誌著世界上第三條主線開始了形成的過程。從物理學的角度看,三角形是一種具有穩定性的結構,亞歐聯繫線的形成和加強,將促成國際關係上的多極多邊結構,有利於世界的穩定,它既是冷戰後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產物,也將有力地促進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第三屆
2000年10月20日至21日在漢城舉行。亞歐25個國家的領導人或他們的代表以及歐盟委員會領導人出席了會議。與會領導人著重就亞歐兩大洲開展政治對話和經濟、社會領域的合作,世界和地區安全形勢,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國際貿易多邊化和地區組織的開放性,加強兩大洲在信息化時代的經濟金融合作和科技交流等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另外,他們還就文教、環境、人力資源開發、國際犯罪、兒童婦女福利等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探討,並達成了共識。會議通過了《2000年亞歐合作框架》檔案,發表了《朝鮮半島和平漢城宣言》和《第三屆亞歐會議主席聲明》。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出席會議並發表了題為《發展新世紀的亞歐夥伴關係》的講話,就進一步擴大和加強亞歐在經貿、科技等領域的合作提出了具體建議。
第三屆亞歐會議會議通過了《第三屆亞歐會議主席聲明》、《2000年亞歐合作框架》和《朝鮮半島和平漢城宣言》三個重要檔案。
《第三屆亞歐會議主席聲明》主要概括了與會領導人就當前全球性問題進行討論的情況,確定了下世紀頭10年亞歐加強合作的指導性原則和目標。
《2000年亞歐合作框架》根據亞歐會議各成員提出的倡議,確定了合作的優先領域和具體項目。會議決定設立亞歐獎學金,為兩大洲學生加強交往提供支持。會議還決定繼續保留亞歐信託基金,幫助遭受金融危機的亞洲國家恢復經濟,支持它們復甦經濟的努力。
在《朝鮮半島和平漢城宣言》中,與會領導人一致認為,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同亞太地區及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關係密切。他們對朝鮮半島最近局勢的緩和和北南雙方關係的改善表示歡迎,高度評價了北南首腦會晤後雙方為實現離散家屬團聚、加強經濟合作和軍事對話所作出的努力,並希望雙方在這些領域繼續取得進展。宣言表示,亞歐會議各成員將同朝鮮加強對話、人員往來和經濟交流。
中國總理朱鎔基率團出席會議並發表了講話,就進一步擴大和加強亞歐經貿科技等領域的合作闡述了中國的建議。中國就共同打擊跨國犯罪、反腐敗以及加強環保和森林可持續發展合作等3個倡議獲得了與會領導人的一致認同,並被寫進《2000年亞歐合作框架》。
第四屆
2002年9月22日至24日,在丹麥舉行。會議東道國、歐盟輪值主席國丹麥首相拉斯穆森在閉幕式上發表講話說,這次亞歐會議就不同議題進行了坦率的交流,並取得了與亞歐人民直接相關的具體成果。他在聯合記者招待會上特別感謝朱鎔基總理、越南總理潘文凱和歐盟委員會主席普羅迪作為亞歐雙方的協調員為這次會議的成功所作出的貢獻。
這次亞歐會議通過了第四屆亞歐首腦會議主席聲明、關於反對國際恐怖主義合作的宣言及合作計畫、關於朝鮮半島和平的政治宣言等檔案。
朱鎔基在這屆會議上發表了“攜手共創亞歐合作新局面”的講話,就進一步加強亞歐合作提出6點主張。
這次亞歐會議通過了第四屆亞歐首腦會議主席聲明、關於反對國際恐怖主義合作的宣言及合作計畫、關於朝鮮半島和平的政治宣言等檔案。
第四屆亞歐首腦會議還決定,下一屆亞歐首腦會議定於2004年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行。
第五屆
2004年10月8日至9日,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行。本屆會議就加強亞歐會議和在其他國際論壇的對話與合作、加快聯合國和聯合國安理會的改革進程、加強亞歐會議在反對國際恐怖主義、打擊跨國犯罪及其他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各種威脅等問題進行了討論。會議決定,進一步密切亞歐經濟夥伴關係,加強亞歐地區在貿易、投資和金融等領域的合作。亞歐會議成員國承諾將繼續努力,為更緊密經濟夥伴關係創造有利環境,以充分發揮兩大區域的潛力,更好地利用兩大區域形成的合力,加速區域合作和一體化進程,增強夥伴關係的可持續性和有效性,並加強亞歐會議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作用。
會議還強調,要推進兩大洲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促進亞歐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友誼,在實現文化多樣性基礎上謀求共同發展。與會領導人對亞歐會議在文化與文明對話方面取得的進展表示滿意,一致同意開展亞歐青年友好項目,促進教育及培訓領域的經驗交流;促進亞歐會議成員國在藝術及文化領域的信息和經驗交流;促進觀念和知識交流與創新;促進文化旅遊的可持續發展;保護和發展傳統和現代文化藝術形式;支持亞歐基金開展的活動。
第六屆
2006年9月10日至11日,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根據亞歐領導人達成的共識,亞歐會議的活動將以非機制化方式多層次進行,主要有首腦會議,外長會議,經濟、財政和科技等部長會議,高官會議及其他後續行動。亞歐首腦會議每兩年輪流在亞洲和歐洲國家舉行一次。9月10日,以“共同應對全球挑戰”為主題的第六屆亞歐首腦會議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開幕式。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和來自東協10國、韓國、日本及歐盟成員國25國和歐盟理事會共39方代表出席開幕式。這是與會的亞歐領導人在開幕式上合影留念。
第六屆亞歐會議提出關於為了加強對方關係和為ASEM將來作出Henxinki的宣布.跟將來的挑戰對面,確定各大展望;選擇個方面的重要活動和加固體制機構;建立加強合作.十三各亞洲領導,二十五各歐洲國家與歐洲聯明委員會主席肯定在歐洲聯明和亞洲關係的背景.,ASEM的促進作用是對地區具體合作形式或小地區和雙方合作的展開行動方向..
會議的宣布氣候變化肯定為了答應共同的目標保證決心精神與緊張的行動.為穩定密溫窒效應的廢氣,減污染空氣和改善全球能源..;為了實現天年紀的目標共同加強接近牢固能源的目的.同時為分擔通訊和早警報天災加強ASEM合作夥伴之間。
第七屆
於2008年10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首次承辦的亞歐首腦會議,亞洲和歐洲的45個成員的領導人都將參加此次峰會。中國外交部官員表示對話合作互利共贏是本次峰會的主題,與會領導人除了討論能源、氣候變化和糧食安全三大世界性難題外,還將重點關注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
中國將第一次承辦由亞洲和歐洲45國領導人共同參加的亞歐首腦會議.
1997年,亞洲遭受金融危機,次年在英國倫敦舉行的第二屆亞歐首腦會議重點討論了應對危機的對策,並決定設立亞歐信託基金,幫助亞洲國家恢復金融穩定並消除危機對社會的影響。這是亞歐會議在金融領域合作的成功範例。應該說,經過10年發展,當再次面對危機時,亞歐國家不僅有更強的實力,也積累了更多的經驗和智慧來應對。更重要的是,面對當前危機,亞歐各國都有著和衷共濟、共度時艱的強烈共識和堅定信念。
10年前,面對亞洲金融危機,中國承諾人民幣不貶值,為緩解危機作出了貢獻。10年後的今天,中國作為首腦會議東道國,及時調整了會議議題,將國際經濟和金融形勢列為首腦會議首要議題,還主動加強與各成員的協調,推動亞歐合作應對危機。同時,中國政府將繼續本著積極、負責任的態度,努力保持中國巨觀經濟穩定,保持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穩定。我相信,在各成員與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下,亞歐各國一定能克服困難,共同維護國際金融市場的穩定,促進全球經濟的健康發展。
第八屆
2010年10月4日第八屆亞歐首腦會議是在全球經濟繼續復甦、但仍不穩固的形勢下召開的。因此,會議把可持續發展列為了中心議題。會議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
會議以“改善民生,提高公民福利和尊嚴”為主題,實際上有一點破題的味道。當今時代的發展問題,更多地關涉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如何實現經濟發展與人的幸福和尊嚴“齊飛”。在這一點上,美國所尊奉的自由資本主義美國模式早已黯然失色。這也恰恰是亞歐合作可以撇開美國的突破口。第八屆亞歐首腦會議和第十三次中歐領導人會晤10月4日至6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中國總理 溫家寶出席。
第九屆
當地時間2012年11月5日,第九屆亞歐首腦會議在寮國首都萬象開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第九屆亞歐首腦會議第一次領導人會議,並作了題為《共同擔負起促進世界經濟穩定增長的重任》的主旨發言。
2012年11月6日下午,在寮國萬象舉行的第九屆亞歐首腦會議第四次全會上,日本不顧亞歐會議的合作主題,不顧大多數成員的願望,蓄意在釣魚島問題上歪曲事實,無理辯解。對此,與會的外交部長楊潔篪即當場予以堅決駁斥。
楊潔篪向與會各國代表闡述了釣魚島問題歷史與事實真相及中方的嚴正立場。楊潔篪說,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聖領土。中國對這些島嶼行使了長期有效的管轄。1895年日本在甲午戰爭末期竊取了這些島嶼,並強迫中國政府簽署了不平等條約,將包括這些島嶼在內的有關領土割讓給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國際檔案,釣魚島等島嶼同被日本侵占的其他中國領土一起回歸中國。
第十屆
當地時間2014年10月16日下午,第十屆亞歐首腦會議在義大利米蘭開幕,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會議,並在第一次全會上作引導性發言。 此次會議主題為“構建負責任夥伴關係,促進可持續增長與安全”。
第十一屆
2016年7月13日,應蒙古國總理額爾登巴特的邀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天(13日)和明天將對蒙古國進行正式訪問。隨後,李克強總理將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出席第十一屆亞歐首腦會議。 本次會議的主題是“亞歐夥伴二十載,互聯互通創未來”,有來自53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參加,與會領導人將在這一主題下深入討論亞歐未來合作的新方向。
第十二屆
2018年10月11日,李克強總理出席第十二屆亞歐首腦會議 。
會議發言
尊敬的圖斯克主席和容克主席,
各位同事:
兩年前我們相聚烏蘭巴托,共繪亞歐發展的美好藍圖。兩年後再聚布魯塞爾,我們對亞歐合作的未來更加充滿信心。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對歐盟及比利時政府為本次會議所作的周到安排表示感謝。
當今世界是一個複雜變化、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一方面,人類實現進步的能力和手段前所未有;另一方面,對未來的擔憂和疑慮也前所未有。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面臨新的機遇,但風險挑戰不容忽視。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波折,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抬頭,地緣政治熱點、恐怖主義此起彼伏,既有國際秩序和多邊貿易體制受到嚴重衝擊,開放合作與封閉對抗的較量關乎人類前途與未來。
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認同。各國應加強對話合作,尊重彼此選擇各自發展道路的權利,通過談判協商政治解決各種分歧,共同維護和平與穩定的大環境。同時,各國應通過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穩定增長,以大力度創新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遵循包容普惠原則推動經濟全球化實現再平衡,共同維護世界經濟復甦的好勢頭。這些都需要開展緊密的全球合作,建立強有力的全球夥伴關係。
亞洲和歐洲是世界兩大穩定力量,也是世界兩大經濟板塊。亞歐會議有53個成員,大家走到一起,順應了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的時代潮流;大家坐在一起,代表著近六成的世界人口和一半的世界經濟總量,在全球政治經濟版圖上舉足輕重。亞歐合作基礎深厚,潛力巨大,前景廣闊。本次會議的主題確定為“歐洲和亞洲:全球夥伴應對全球挑戰”,現實針對性很強,既反映出各國面臨的迫切任務,也是對亞歐關係定位的最好詮釋。
面對新形勢下的新挑戰,亞歐國家作為全球夥伴,應擔負起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繁榮發展的重要責任,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亞歐各方要以開放的胸襟、包容的氣度、協調的行動,打造開放、聯動、合作、共贏的新格局,為世界發展增添力量、注入信心。我願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為維護多邊主義發揮引領作用。我們處在各國利益交融、命運休戚與共的新時代,各國只有攜手合作,踐行多邊主義,才能更好把握全球性機遇,應對全球性挑戰。亞歐會議的成立與發展始終秉持多邊主義理念,在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正是多邊合作的成功實踐。亞歐會議的多邊主義傳統來源於亞歐國家的多樣性,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沒有成為合作的障礙,反而成為互學互鑒的源泉和優勢互補的基礎。亞歐會議的多邊主義內涵體現在亞歐國家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在重大問題上能夠求同存異、協商一致,實現共同發展、互利共贏,為亞歐關係行穩致遠、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提供有力支撐。
當前形勢下,亞歐國家都面臨單邊主義的嚴重衝擊。我們要加強協商合作,堅定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堅定維護聯合國權威,堅定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對於國家間出現的分歧,應該在雙邊或多框線架內依據國際法協商解決。對於國際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應該致力於尋求多邊解決方案,遵守業已達成的國際協定。作為多邊主義的倡導者和受益者,亞歐國家也應該成為多邊主義的捍衛者和引領者。
第二,致力於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世界經濟復甦的勢頭來之不易,其中很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加強政策協調、堅持開放合作,避免了上個世紀大蕭條重演。世界經濟要進入持續增長的軌道,仍然需要堅持夥伴精神,堅持開放發展的大方向,不斷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促進全球分工合作向更加普惠、平衡的方向發展。那種採取保護主義、挑起貿易摩擦的做法,不僅解決不了本國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還會加劇全球市場動盪,影響各國人民福祉,殃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前景。
亞歐國家各具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互補性強,完全可以通過加強各領域務實合作,實現多贏共贏。我們要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鞏固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基石。對現行世貿組織規則進行適當調整完善是可以的,但不能“另起爐灶”,必須堅持自由貿易等基本原則,充分照顧各方的利益關切,特別要重視保障開發中國家的權益。我們既要促進全球經濟成長與繁榮,也要致力於縮小南北差距。中方支持對世貿組織進行必要的改革,已同歐盟成立世貿組織改革聯合工作組,保持溝通協商。中方倡議繼續推進亞歐經濟部長會議進程,推動海關等領域加強合作,為深化亞歐貿易便利化拿出切實舉措,以實際行動支持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
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全球經濟穩定增長,離不開創新的支撐。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不斷突破,使跨越國界的產業鏈深度合作成為大勢所趨。中國願與亞歐各方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和新經濟合作,包括開展數字經濟、智慧城市、車聯網等領域合作。中方將於明年舉辦以創新發展為主題的高級別對話會,希望各方積極參與,共同促進世界開放創新深入發展。
第三,以互聯互通推動亞歐聯動發展。亞歐國家山水相連,開展互聯互通合作具有天然條件,也是亞歐各國民心所向。我們要加大公路、鐵路、航空、光纖等基礎設施方面的“硬聯通”,以點帶面、從線到片,充分整合亞歐大陸的資源稟賦、人口紅利、產能優勢等要素,打造亞歐大交通、大產業、大物流格局,完善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充分釋放亞歐發展的巨大潛力。同時,要加強制度、政策、規則和標準等方面的“軟聯通”,激發資本、技術、服務和數據等要素的活力。一旦歐洲的新技術和亞洲的大市場能夠在更高水平上結合起來,不僅將為亞歐發展注入新動力,也能為世界經濟持續增長提供新機遇。亞歐會議互聯互通工作組為深化這一重大合作搭建了有效平台,我們要共同支持工作組發揮好統籌協調作用,使有關規劃儘早落地。
“一帶一路”倡議源自中國,屬於世界,重點是亞歐大陸。我們願意與各方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打造開放、透明的合作平台,堅持高水平、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合作項目,實現共同發展和繁榮。明年中方將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歡迎亞歐各方積極參與。
第四,通過人文交流為亞歐合作注入更大活力。亞歐大陸孕育過東西方交流的歷史佳話,也正在書寫不同文明對話合作的新篇章。人文交流是亞歐會議機制的重要支柱,也應該成為政治、經濟合作的帶動力量和有力依託,值得更大投入。我們要加強各國議會、社團、智庫、高校、媒體的往來,不斷增進人民間的了解和友誼,進而促進政治互信。公共衛生、教育、老齡化、旅遊、殘疾人、婦女、青年等領域合作關乎民生福祉,是實現包容發展的重要內容。亞歐各國應加強經驗分享、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推進社會公平正義,讓各國人民更好享受發展成果。我們將繼續開展亞歐框架下的殘疾人合作,讓平等、包容的理念深入人心。中方建議亞歐會議探討建立相應機制,為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積極貢獻。
各位同事,
我願在此介紹一下中國的經濟形勢和巨觀政策取向。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目前,城鎮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左右,日均新設企業約1.8萬戶,高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信息技術服務業快速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和服務業企業利潤保持兩位數增長,新動能持續蓬勃發展,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超過1/3。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健康的。當然,受外部環境明顯變化等的影響,中國經濟發展也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
中國還是一個開發中國家,雖然經濟總量不小,但人均水平不高、排在世界第七十多位。中國還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發展差距較大,不少地方的交通、能源、市政等基礎設施仍很薄弱。中國還有3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他們的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人民幣。硬幣都有兩面,發展差距也是發展潛力。擁有13億多人口的中國是個大市場,經濟發展潛力大、韌性強、空間廣,面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具有較大的迴旋餘地和應變能力,完全可以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不僅創造了中國發展奇蹟,也為世界帶來了巨大機遇。我們將繼續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最佳化服務等改革,提高政策透明度,實行公平公正監管,打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我們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今年以來,我們大幅放寬了包括服務業特別是金融業在內的市場準入,在分批次降低藥品、汽車、部分日用消費品等進口關稅基礎上,最近又降低1500多個稅目工業品等商品進口關稅稅率,使關稅總水平從上年的9.8%降至7.5%,在全球處於中等偏低水平。下個月我們將在上海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是為了給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機會,也是中方以實際行動促進貿易自由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歡迎各國積極參與、共享機遇。中國將堅持市場化的匯率改革方向,不會搞競爭性貶值,人民幣匯率完全能夠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各位同事,
亞歐會議機制已經邁入第三個十年,成為促進亞歐對話合作的重要平台。我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同舟共濟,就能為亞歐人民創造更多福祉,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