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現藏於殷墟博物館的“亞址”銅方尊,1990年出土於安陽殷墟郭家莊M160墓中,器型莊重大方,為殷商晚期大口折肩尊之經典之作。器物高43.9cm,重21.4kg,內底中部鑄有“亞址”二字,其方口外侈,束頸,斜肩,平底,高圈足外撇。器體共有八組扉棱,口沿處扉棱伸出口沿外近3厘米,氣勢頗為壯觀。口下飾一對倒夔蕉葉紋。腹及圈足四面為分解式的大饕餮紋。饕餮眼呈圓角方形,有長條形瞳孔,目上有眉,大張其口,雲狀大耳以扉楞作鼻樑。肩部及腹部、圈足的饕餮紋之上有一夔紋帶。方尊肩部四角及四邊中部,各有四個圓釘頭,其上分別套有象頭和鹿頭形飾件。象頭長鼻圓眼,象牙高挺;鹿頭生有大角,似手掌,五指張開。這八個獸頭皆為單獨鑄造出來,被安放在釘頭上,獸頭是活動的,可以隨時取下,這種利用榫卯結構鑄造的方法在商代銅器中極為罕見。此件方尊,與**的清宮舊藏——“亞酗”方尊、“亞醜”方尊和“亞醜者(女司)”方尊的形制、紋飾和大小基本相同,特別是與後者,連重量都完全相同。成組的“亞醜”器多出土在山東青州益都蘇埠屯大型商墓中,青州在商代原屬東夷薄姑氏所統,可以想見殷墟M160墓的墓主與當時的東夷薄姑氏族之間存有某種特殊關係,亦是商文化在當時分布於山東半島的又一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