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渠法

據《史記·河渠書》記載,公元前120年,漢武帝徵發1萬人,從陝西澄縣一帶開鑿水渠,引洛水至大荔縣。途中經過商顏山時,由於山腳的黃土土質非常鬆軟,按通常的施工方法沿山腳明挖河渠,經常出現渠岸倒塌的情況,工種無法進行下去。

概述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水工發明了井渠法。他們在地下挖一條暗渠,將水從商顏山的西面引向東面。開挖之前,在相隔一定距離的地方先開鑿一口豎井,以確定暗渠開挖的位置,並作為開挖暗渠的出土口和通風口。豎井深淺不等,隨暗渠距地面的深度而定,最深處達四十餘丈。經過民工不懈的努力,終於建成了一條全長5公里,從地下穿過3.5公里寬的商顏山的井渠。由於在施工過程中挖掘到龍骨(遠古動物骨骼化石),所以這條渠又稱“龍首渠”。它的建成,有力地緩解了大荔縣嚴重缺水的狀況,使五六十萬畝鹽鹼地變成良田。水工在施工過程中發明的井渠法,是勞動人民因地制宜的創舉,它很快就推廣到甘肅、新疆一些乾旱地區。至今仍在新疆農業生產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坎兒井(古稱“井渠”),就是在井渠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相關條目

灌溉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