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五牧驛站始設於明永樂年間,延續至清末,是武進與無錫兩縣驛站間的中轉站。其時,武進、無錫同屬常州府,武進有一驛站,設於縣治常州,無錫有一驛站,設於錫山(山名),兩地相隔90里。五牧驛站西距常州和東距無錫各為45里,是兩地驛傳樞紐,凡東西上下傳遞文書的驛使到此,均需換馬後繼續前進。驛道沿著塘岸,寬闊平坦,可容五馬並馳,,並有養路工修補、保養。當年驛馬賓士,晝夜不絕。
光緒年間,五牧驛站的驛官(掌管驛傳事務)叫王頭兒,他是五牧的末代驛官,系由京都派來,北方人。那時驛站有東西兩馬號(養馬的地方),各畜駿馬八匹,由驛夫餵養。往來驛使到站換下的馬匹,即由王頭兒之妻牽著在2里路內慢步往返,直到馬身汗乾為止,謂之“晾馬”。有一年伏天,一匹驛馬因疲勞後熱死,按規定,須割下死馬的耳朵和尾巴上報,並請示處理辦法。由於所派請示人誤傳將死馬“埋掉”為“賣掉”,王頭兒將錯就錯把死馬賣給附近的劉、薛兩家食用。但私賣驛馬等於私賣“皇馬”,罪在不赦,這事恰巧被送文書的驛使撞見揭穿,王頭兒畏罪,就把賣馬的六塊大洋塞進他的口袋,劉、薛兩家還被罰了些錢財,以此了事。
光緒三十四年(1908),滬寧鐵路築成通車,郵傳代替驛傳後,五牧驛站隨之撤銷。1946年,里人曾募捐集資,於五牧渡口,即運河北岸驛站舊址附近,建一涼亭,名“延紫亭”。亭中有石柱對聯一副,系請無錫玉祁鄉禮舍舉人薛葆煌撰書。
古運河上清名橋 在邑城古運河與伯瀆港交匯處,有一座全用花崗岩構築,採取“多鉸拱”砌拱榫卯而不用灰漿,橋形雄偉減觀的單孔石拱橋,這就是無錫城現存規模最大和最為完整的古橋樑建築、名聞中外的清名橋。
清名橋原名清寧橋,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19),由當地鄉紳秦太清與其弟秦太寧出資所建。近代秦銘光撰的《錫山風土竹枝詞》中載有“太清公·太寧公兄弟兩同建”。當地百姓傳說,當太清年高80,太寧年過古稀,大辦壽宴之時,當眾宣布接受壽金,連同歷年累積的幾大罐錢財,在南門古運河上建座大橋,速食麵北行人與貸物搬運。橋成,百姓不忘秦氏兄弟倆造福地方,起名為“清寧橋”。
二百多年後的道光年間(1851),因避皇帝“ 寧”名諱,改稱現橋。同西側券石上豎刻的四價楷書簡要地記敘了清名橋改名經過。現在的清名橋,是清朝同治八年(1869)重造的。橋長43.3米,寬5.5米,橋高8.5米,橋孔跨度達12米。橋西36級,橋東37級,行人和腳踏車可由南北兩翼拾級而上。1983年在橋東南側發現清代石碑兩方:一方為乾隆31年(1766)邑人雍正進士、禮部侍郎鄒一桂撰文的“重修清寧橋記”,一方為同治九年(1870)“修建清名橋記”,均完好無損。後將碑移至橋之西北堍,建亭以存古蹟。
如今清名橋,不僅是無錫南大門經濟建設的嶄新通道和對外開放的視窗,更是著名的旅遊新景點。
中華生態第一碑 地處錫澄交界的八士鎮斗夾山,滿山蔥蒼,潭水清澈,幽雅而寧靜。斗山和夾山是江南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相傳是遠古時舜帝少時躬耕之地,有“九畝廿三丘”、“九畝一長 ”和避雨石、釘耙齒印等遺蹟。後人看中此處有一土墩,四面環水,景色甚好,便在墩上建了一座廟,人稱水墩庵。
清朝,順治17年(1660),無錫縣玻堂吳興祚聞說此事,便親臨水墩察看,見此確是一塊風水寶地。便以官方名義樹了一塊“禁約碑”,明確提出了“上宏解罔,下沛放生”的宗旨,劃定了“永為放生處所”的環境保護區,明文規定嚴禁在此“擅竊池中一魚,擅打林中一禽,擅采禁內一草一木”等,並對違規者提出了嚴懲措施。
過了兩年,吳興祚又為水墩庵撰寫了“放生池”碑文,再次公告百姓保護好生態環境。當時刻入碑上的護法與施主共有38人,其中有考上進士、舉人的徐調元、馬羽中等地方名士多人。
這兩塊碑石嵌入水墩庵大門左右兩壁,啤文均為楷書,字型秀麗、蒼勁,雖經300多年風雨吹打,仍保持完好。多年前經北京考古學家實地考察,確定為國寶。著名考古學家、中科院院士賈蘭坡先生看了古碑拓片後,十分興奮地說,這是“中華生態第一碑”,並欣然題詞:“你們要好好保護,要讓孩子看得懂,讓外國人也能看懂,教育子孫後代”。